簡況
入門前院設白沙先生銅像廣場,銅像身後是祠前木石牌坊,祠內一進四座掛兩廊(由門廳、貞節堂、崇正堂、碧玉樓組成)。牌坊上有“聖旨”匾一方,並賜有“貞節”橫匾一塊,故名“貞節坊”。該祠為紀念陳白沙生母林氏夫人而建,是廣東省僅存兩處同類型明代牌坊之一,對研究明代木石建築極有價值。過貞節牌樓,便是陳白沙紀念館的主體——白沙祠。陳白沙身前舍繁就簡,以“自得”與“自然”為綱創立“江門學派”,一度被譽為“真儒復出”,“聖道南宗”,名滿京師;死後從祀孔廟,嶺南僅此一人。萬曆皇帝在即位後的第二年,便詔建白沙家祠,竣工於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明清兩代均進行過大規模重建。
祠內中堂稱“崇正堂”,供有陳白沙木雕坐像與泥塑立像各一座。后座“碧玉樓”為白沙先生生前所建。樓內曾藏有圭璧王一塊,以此得名。崇正堂左邊走廊一側是用大理石重刻的《慈元廟碑》,碑文是陳白沙晚年為慈元殿落成而撰並書,額為正楷,文行書,用自創茅龍筆寫成,全文記載興建慈元廟的經過。碑文後由陳白沙弟子增城人湛雨(字若水)題跋,記述豎此碑之因由。正文共599字,落款:“南海病夫陳獻章識”。跋共115字,落款:“門人增城湛雨跋”,碑文書寫刻工精緻。原碑位於新會古井鎮官沖慈元廟(今崖門古戰場)內,是一塊很有歷史文物與書法藝術價值的碑刻,曾有港商出資千萬求購。
建築架構風格
白沙祠結構嚴謹,縱深四進,主體建築排列在同一縱軸線上,由前門進,依次為春陽堂、貞節堂、崇正堂、碧玉樓。均為磚木結構,布瓦硬山頂,綠琉璃剪邊。前後建築物之間以左右對稱的軒廊相連線,中間形成“天井”,是傳統的四合院式結構。整座祠堂看上去與廣州的陳家祠頗有些相似,特別是大門上也有勾線重彩的巨幅鬥神,據說是上世紀90年代末維修時,仿造陳家祠鬥神而添加的。天子詔建的白沙祠俯仰皆是濃厚的官派作風,比如春陽堂倚牆而立的3塊高腳牌,分別是“文廟從祀”、“鄉賢崇祀”、“忠孝附祀”;還有御賜的“崇正堂”匾額及“道傳孔孟三千載,學紹程朱第一支”對聯(為後人重刻),足以說明白沙學說受到明代理學界和朝野上下的重視。當年,陳白沙在此設館教學,慕名而來者終年不絕,後來身兼三部尚書的明代著名學者湛若水,便是他的入室弟子。直到今天,陳白沙為弟子編寫的《戒戲歌》、《戒懶文》,仍是江門學子勤於誦讀的座右銘。
一入前院,便可見一棟西北向東南、四面飛檐的木石牌樓,厚重、蒼涼、雄闊,極具特色。牌樓分四柱三間三樓,明樓為布瓦廡殿頂、次樓為布瓦歇山頂,均是綠琉璃剪邊,樓脊飾有夔龍戲珠圖樣,樓檐下為重翹如意斗拱,明樓正面懸掛一塊刻有“貞節”字樣的木匾。這便是白沙祠的鎮祠之寶、省文物保護單位——貞節牌樓,據說是廣東現存完好的兩座明代牌樓之一。
據陳白沙紀念館梁炳堯館長介紹,這座建成於明成化年間的牌樓,是明憲宗為表彰白沙之母林氏夫人貞節事跡而下詔興建的。原來陳白沙的父親在他出生之前逝世,成了遺腹子的陳白沙全靠母親撫育成人。他在給明憲宗皇帝的《乞終養疏》中,對於母親夫死守節、盡心培育幼子的事跡有十分動人的描寫。文中說:“天下母子之愛雖一,未有如臣母憂臣之至、念臣之深者也。”今人讀來仍覺滿紙戚戚。據說,在當地陳白沙淡泊名利、以孝為先的道德觀念,與其學識齊名。
位於白沙祠最裡面的碧玉樓,是陳白沙奉養母親、靜心讀書的地方,布局大方樸素。樓分上下兩層,下設神龕供奉五世祖先,樓上為居所,室內仿古凳椅、奇石盆景均為館方蒐集布置,並非原件,卻也古色古香。有研究稱,陳白沙在碧玉樓潛心道學之餘,常作詩記睡,如“小睡正酣童子問,公今是夢是醒時”,“半醉半醒”的人生態度實為白沙理學的基點。碧玉樓前有一荷池,池中紫金蓮遲遲含蕊,仿佛他當年亦睡亦醒之姿。
獨創“茅龍筆”至今仍製造
白沙祠內東、西兩側廡廊上,保存著6塊明代石碑,最早為萬曆年間禮部尚書何維柏所撰《改創白沙家祠碑記》。它主要介紹了陳白沙“篤志聖學,德成道尊”的道德風範,以及創建白沙家祠的經過。在這裡我們還見到了陳白沙用“茅龍筆”書寫的《慈元廟碑》複製品,原碑被譽為“南中國第一碑”,現藏於新會崖門。
陳白沙生平貢獻
陳獻章(1428—1500),字公甫,號石齋,出生於廣東新會,後遷江門白沙村,又被稱為陳白沙。20歲應鄉試中舉人,之後兩次赴京參加會試落選,27歲師從江西學者吳與弼,55歲時始以薦舉官授“翰林院檢討”,旋以奉母終養告歸,返白沙鄉居碧玉樓讀書講學,此後終身不仕。逝世後於明萬曆十三年詔命從祀於孔廟,與歷代聖賢位列於孔廟之中,據考廣東省歷史人物之中,能從祀於孔廟的,只有白沙先生一人而已,故有“嶺南一人”之譽。哲學:陳白沙認為程朱“格物致知”和“泛觀博覽”等一套求知和修行方法繁瑣、僵化,奉行“宗自然”、“貴自得”和“靜坐澄心,從中悟道”的方法,反對人云亦云,食古不化,主張“學貴知疑”、“獨立思考”,提倡較為自由開放的學風,其學說在當時自成一家。自白沙學說出現,明代理學“始入精微”,上承宋儒理學的影響,下開明儒心學的先河,在明代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遺著被編為《陳獻章集》。
詩歌:白沙詩格清高,雅淡清灑,常好以詩論道,詩句之中,多涵哲理,故有“白沙詩語如禪語”之謄。詩句平易近人,不事雕飾而直抒胸臆。“身居萬物中,心在萬物上”等詩作在明詩中別具特色。
書畫:白沙工書善畫,尤擅畫梅。其書法植骨於歐陽詢,又參以米蘇之勢,自成一體。早歲作書,皆用毛筆,最擅草書,晚年喜用茅草綑紮製成的“茅龍筆”,下筆挺健雄奇,一洗元代以來柔弱萎靡的書風,第一個奠定了廣東書法在全國的地位,代表作有《自書詩卷》、《種蓖麻詩卷》。
陳白沙的書法數百年來獨步書壇,繼者不絕,甚至比他的儒學成就還要出名。在今年年初廣州舉辦的“廣東省歷代書法展”上展出的陳白沙代表作——國家一級文物《種蓖麻詩卷》轟動一時。據專家介紹,由漢代到元代,廣東傳存下來的作品絕少,也沒有出現過具有全國影響的書家。到了明清時期,第一位使廣東書法獲得全國認可的便是陳白沙。他獨創“茅龍筆”,即以茅草綑紮製作成筆使用,作字雄渾挺勁,“以生澀醫甜熟,以枯峭醫軟弱,世人耳目為之一新,嶺表書風為之復振。”他提倡的“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剛而能柔”的書寫原則,被後人尊為金科玉律。
白沙祠東面的展覽中心保存了陳白沙的大量墨寶拓片,還有他生前使用過的名為“滄海龍吟”的古琴,以及碧玉圭、硯田等。這裡還展出了數管後人仿造的一尺來長的“茅龍筆”。聽梁館長介紹,“茅龍筆”現在新會等地還有生產,而且需求量還不少,在市面上的售價一支可達100多元。
在陳白沙紀念館不遠處的白沙公園中還有一處書畫長廊,廊壁嵌有40多塊後人題寫的白沙詩文石碑。與長廊相鄰的,有當地按照陳白沙會晤嘉賓之舊址重修的“嘉會樓”,是品茶納涼的絕好去處。
五邑故里將籌建博物館
陳白沙紀念館中還有幾處別具特色的建築。位於白沙祠東北面的白沙父母墓,外形酷似一座高約3米、直徑6米的蒙古包,通體材質為花崗岩。據考證,這種明代墓型較為罕見,大概是受元代墓葬形式的影響。墓旁的“小廬山花園”實為一微型園林,曲徑、迴廊靜而彌深,前後草木簇沓,綠暗處似凍翡翠,暑氣全無,沁涼之中可辨花香。
而紀念館中特辟的“白沙故里”,則保留了6間白沙村的古舊民宅,並將籌建一座五邑華僑博物館。這6間清末青磚土瓦民房,掩隱於禾雀花纏繞如纓絡的枝蔓當中,牆頭檐下淺淺鏤上一溜卷草紋,仿如輕掃眉黛。門前設有傳統的趟櫳,大體格局為中間客廳外加兩邊耳房,室內一線天光下射,明亮如碧水。在一件名為“旺相堂”的大屋裡,甚至還放置了一張月洞式新婚大床,貼著“喜見紅梅多結子,笑看綠竹又生孫”的對聯。還有一間竟然是蔡李佛洪聖武館,滿屋都是新舊不一的獅頭,一地蒙塵許久的錦繡。四面牆上懸掛著蔡李佛歷代掌門的畫像,以及洋弟子叩頭拜師的照片。
白沙村又一件令人嘆為觀止的“寶貝”——位於白沙紀念館西邊仁壽坊的一座蚝殼屋。整座蚝屋坐西北向東南,為四合院式建築,三面牆均用蚝殼混合蚝殼灰以及黃粘土砌成。牆體厚約五六十厘米,外牆裸露的蚝殼整齊劃一,蔚為奇觀,內牆則以混合灰漿批蕩平滑,地基及門廓則用紅砂岩築成。據該屋主人介紹,該蚝殼屋是其六代前之先祖於乾隆年間買下的。由此推算,此屋應該有近300年的歷史。它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據說還有隔熱保溫的特效。
據當地人介紹,利用蚝殼建造蚝殼井、蚝殼牆、蚝殼廟、蚝殼屋,是五邑僑鄉建築的一大特色。這座難得的高齡蚝殼屋,已經引起粵港文化界、傳媒界的高度關注。
後人訪談
陳白沙第28代傳人陳澤林(曾任江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1997年退休。其弟陳澤榮現任清華大學副教授):
高尚人格激勵後代
小時候,家裡的長輩經常給我們講關於陳白沙先生的故事。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家境貧窮,很小的時候就要下田乾農活,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讀書。雖然這個故事聽起來很普通,但它對我起到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因為家境關係,我國小沒畢業就出來謀生。但是工作以後,我一直沒有放棄學習文化知識,祖先的事跡對於我來說是莫大的鞭策。 至今,白沙村的村民們還會用陳白沙先生的故事勉勵小孩子好好念書。
陳氏後人每年都會組織一次祭祖活動。我們最近還準備成立鄉親聯誼會和陳白沙理學思想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