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風

白毛風

白毛風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民眾對這種天氣的地方性稱呼,指大風、降溫並伴有降雪的天氣,在氣象上又稱“吹雪”或“雪暴”。出現白毛風時,草原積雪,大風又把地面的雪和雲中下降的雪漫天翻卷,地面和天空一片白茫茫,能見度極壞,對畜牧業、交通運輸影響嚴重。

引言

白毛風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民眾對這種天氣的地方性稱呼。內蒙古自治區由於地處中國的北部邊疆;冷空氣入侵時首當其衝,因此大風日數較多,是全國有名的大風區之一。特別是在自治區的西、中部地區,因氣候乾旱,植被稀疏,沙源充足,更容易形成黃毛風和白毛風天氣。

據中國科學院治沙隊考察研究,當貼地層風速≤3米/秒時,地面積雪和沙塵將基本維持穩定,如果風速大於4.1米/秒,地面乾松的積雪就開始捲起,使人難以辨別是吹雪還是降雪,當風速超過6—7米/秒時,大量積雪將捲起,開始形成白毛風天氣,如地面無積雪覆蓋,則會明顯起沙,當風速≥10米/秒時,大量的沙塵將捲入高空,使空氣變得十分混濁,開始形成揚沙或黃毛風天氣,如風速≥17米/秒時,部分石礫將被風吹走,能見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天空呈土黃色或紅黃色,這就是強烈的沙塵暴天氣。

現象描述

白毛風(blizzard wind)是指大風、降溫並伴有降雪的天氣,在氣象上又稱“吹雪”或“雪暴” 。

出現白毛風時,草原積雪,大風又把地面的雪和雲中下降的雪漫天翻卷,地面和天空一片白茫茫,能見度極壞。由於地面被雪覆蓋,大風又往往把畜舍刮塌,使牛羊驚群失散,可對畜牧業造成重大災害,並嚴重影響交通運輸。

產生機理

一個地區白毛風出現的次數和頻率,不僅與當地大風日數有關,而且決定於這個地區的植被覆蓋率和地表裸露程度,以及冬季降雪和地面積雪的多少。

圖1內蒙古年平均白毛風日數分布圖 圖1內蒙古年平均白毛風日數分布圖

白毛區天氣主要發生在沿大興安嶺西麓至錫林郭勒盟南部和陰山以北的廣大牧區,如圖1,一般年份為5—20天,其它地區白毛風天氣出現一般在5天以下。

白毛風發生的時間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據統計1951一1980年8個有代表性的氣象台站(巴彥毛道、臨河、東勝、包.頭市、四子王旗、錫林浩特、赤峰、通遼)白毛風各月出現的頻率,說明全區各地白毛風主要出現在11一4月,其中以3—4月出現日數最多,約占全年出現總日數的40%以上。

從地被物狀況來分析,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以西地區,由於,植被普遍稀疏,沙源豐富,大風易將地面的細沙和塵土吹起,因此黃毛風較易形成。尤其是在大風日數偏多的春季,氣候十分乾旱,地被物乾燥,地面更易於起沙而形成黃毛風天氣,在錫林瓤勒盟以東地區,一般年降雨量較多,植被條件較好,黃毛風天氣.相對出現較少。 ·

白毛風與地面積雪覆蓋程度和積雪時間的長短有關。一般來說,地面積雪覆蓋淺,且積雪時間短,表層積雪疏鬆,較易於形成白毛風。如果地面積雪較深,積雪時間長,座冬雪形成早,財白毛風出現相對少些。

危害和預防

內蒙古風害分區

不同地區,由於大風日數、植被狀況、地形和土質的不同,白毛風對農牧業生產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根據這些,可將內蒙古風害分成10個區,見圖2。

對農牧業生產的危害

圖2 風害分區劃分指標 圖2 風害分區劃分指標

白毛風對農業生產的危害主要是風蝕表土,造成耕地沙化。據一些調查資料說明,內蒙古伊克昭盟歷年不同程度遭受風害的農田面積就約占全盟農田總面積的一半左右,因風沙、乾旱危害使收穫甚少或顆粒無收的農田近20萬畝。在烏蘭察布盟後山地區,不同程度遭受風害的農田達550萬畝,約占該地區耕地面積的43%,其中100多萬畝耕地表層土壤嚴重風蝕,有的地塊一年吹蝕表土一寸多。

風害對牧業生產的危害首先表現在破壞草場,促進草原退化和沙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占全區總面積70%以上的13億畝草場,已有三分之一嚴重退化或沙化,其中1億多畝草場逐漸被沙漠侵吞,整個草原的產草量約下降了20—30%。特別是1960年以來,許多草場都直接受到了風災的威脅,僅西部地區的沙化面積就擴大了45%。另外,風災還對牲畜的放牧有著直接影響。例如1966年3月17日,內蒙古中部地區出現了一次強黃毛風天氣,瞬間最大風力達11—12級,能見度低於100米,入夜後又降了中到,大雪,使黃毛風轉為強白毛風,持續了一夜之久。這次風災僅錫林郭勒盟損失牲畜就達20多萬頭(只)。又如1981年5月13日,錫林郭勒盟北部烏珠穆泌草原上出現一次較強的白毛風天氣,造鹹畜群驚慌亂跑,不少牲畜掉入山溝、河道而摔傷、凍傷,丟失和死亡。

風害的預防

預防白毛風的危害,首先要加深對自然資源利用與農牧業生產客觀規律的認識,充分估計自治區自然資源的優勢和不利因素,適當調整農牧林結構。由於內蒙古大部分地區乾旱,風沙大,土壤風蝕嚴重,多流動沙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的發展,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農牧林業的比例,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對於那些土層薄,’風蝕沙化,水土流失嚴重的耕地,以及陡坡地,要逐步退耕還牧,植樹種草,發展牧林業。特別是在一些盲目開荒和濫墾,把農耕地開墾到沙質淡栗鈣土地帶(即伏沙帶)的地區,更應注意增加地表植被覆蓋度,以減輕風害的程度。

在白毛風容易發生的季節,要注意加強對畜群的放牧管理,根據天氣預報確定放牧的遠近和放牧時間的長短,防止牲畜在大風中跑散。夜間,要有專人下夜看守畜群,以防牲畜在風雪天因互相擠壓取暖而壓死,尤其是對剛剪毛抓絨後的羊群,更應格外加強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