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白楊-M(SS-27)洲際飛彈
白楊-M(SS-27)洲際飛彈,是俄羅斯最新一代的地對地洲際彈道飛彈,是21世紀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支柱裝備。1993年開始研製,1994年12月首次試射。
概述 特點 -
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
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蘇聯代號RS-12,北約代號SS-25,是俄羅斯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戰略飛彈型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投入現役的車載洲際彈道飛彈。飛彈...
簡介 歷史 結構性能 操作方法 延伸型號 -
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
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俄語:РТ-2ПМ2 «Тополь-М» ,北約代號SS-27),是俄羅斯的一種洲際彈道飛彈,可攜帶多枚分飛彈頭,射程超過1萬公...
簡介 研發歷史 結構特點 要點技術 性能特點 -
白楊M
RT-2PM2彈道飛彈(俄文:РТ-2ПМ2 «Тополь-М»,英文:RT-2PM2 «Topol-M»,中文:白楊-M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2...
研製背景 研製過程 結構特點 核心技術 性能優勢 -
白楊洲際飛彈
俄軍於一九八八年裝備“白楊”洲際飛彈。該型飛彈為三級固體燃料飛彈,最遠射程一萬公里,發射重量四十五噸,戰鬥部重量一噸,具有發射準備時間短、高度靈活和隱蔽...
簡介 性能 研製 基本數據 -
白楊-m洲際飛彈
“白楊-M”飛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80年代後期,它是“白楊”-M(SS-25)飛彈的改進型。 1994年12月20日,“白楊”-M飛彈進行了首次試射,原...
簡介 相關條目 -
“白楊—M2”洲際飛彈
據設計者稱,“白楊”-M飛彈系統的全部試驗都進行得很順利,此外,在訓練場和戰備值班中將進行有關的試驗工作,全部戰術技術性能將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目前,俄現...
簡介 特性 -
“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
“白楊”-M飛彈系統是俄羅斯飛彈製造業歷史上第一種自己研製和生產的彈道飛彈系統。 當時,在俄羅斯研究投產的3種洲際彈道飛彈中,只有SS-25屬於單彈頭導...
研製歷程 研製背景 專家分析 部署概況 裝備試驗 -
“白楊”RS-12M洲際飛彈
“白楊”RS-12M洲際彈道飛彈於1983年首次發射,1985年開始服役,設計服役期為10年,現已大大超出最初設計使用壽命。 俄羅斯媒體曾報導說,俄軍計...
-
淺析中俄洲際飛彈
1992年俄羅斯決定以原有的白楊-M設計為基礎研製一種純俄羅斯的固體洲際飛彈。 2008年初俄羅斯已經服役了48枚地井部署和6枚機動部署的白楊-M洲際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