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洞寺僧人塔墓

白岩洞寺僧人塔墓

白岩洞寺僧人塔墓,在臨海杜橋鎮境內的白岩山山頂崖下,位於崢嶸洞之內。
白岩洞,又名瓊華洞,寬21米、深18米、高10米,是白岩山五十八洞之一。洞外左崗環抱,聳如翠屏;右岩秀削,紛錯凌空。周圍漫山遍野的竹木叢生籠翠,參差竟長。洞前兩岩橫向突兀,勢若虎踞龍盤,稱為“龍虎把關”。洞後高崖揭天,絕壁礙雲;佇立崖巔,極目遠眺,有“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之景象。寺始建於清順治中(1644—1661年),有大殿三間、廂房八間、門樓四間,初名不詳,為僧靜岩所創。雍正、乾隆時(1723—1795年),僧文來雲禪師曾予以重修。以後歷代屢有修葺,現存建築為2004年重建。
白岩洞寺僧人塔墓一共六座,分別為“沙彌普同塔”、“比丘普同塔”、“開山傳法臨濟正宗三十四世文來雲禪師塔”、“清圓比邱上一下悟圓禪師塔”和“優婆塞之塔”,其中一座已毀而不得其詳。塔的體量並不大,高約1.2米,由塔帽、塔柱、塔盤和塔座組成。塔帽為六角攢尖頂,上浮雕覆蓮紋;塔柱做成六面柱,柱的每一面都刻有文字;塔盤為六方形石板;塔座造型簡樸,用磚砌築而成。
“沙彌普同塔”的塔柱上,每面都刻有文字。正面刻“沙彌普同塔”,背面刻“乾隆歲次庚子年造”,另四面則刻有“性相一如”四字。“沙彌”全稱室羅摩拏洛迦、室羅末尼羅。又作室羅那拏。意譯求寂、法公、息惡、息慈、勤策、勞之少者。即止惡行慈、覓求圓寂之意。為五眾之一,七眾之一。指佛教僧團(即僧伽)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齡在七歲以上、未滿二十歲之出家男子。“普同塔”即指亡僧藏骨的地方。“性相一如”系佛教用語,謂理性和事相融通無礙,而體用不二。乾隆庚子年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則此塔造於是年。
“比丘普同塔”的塔柱上,正面刻“比丘普同塔”四字,背面刻“乾隆庚子年陽月造”,另四面分別刻“同轍”四字。“比丘”是指男子出家進入佛教教團,受具足戒且滿二十歲以上的修行僧。是由梵語‘求乞’的動詞bhiks! 轉化而來的名詞,意指托缽僧。中國將此字音譯作比丘、苾芻等;意譯作乞士、除士等。“比丘普同塔”就是修行僧亡故後藏骨之處。“凢性同轍”語意不明。是塔亦造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開山傳法臨濟正宗三十四世文來雲禪師塔”的塔柱上,正面刻“開山傳法臨濟正宗三十四世文來雲禪師塔”,背面刻“大清雍正四年吉旦立”,其它四面分刻“真境寂光”四字。文來雲禪師,臨海人。曾居臨海雉溪雨華庵,有《芙蓉洞》等詩,生平事跡不詳。“真境”是指真理之境界也。維摩經序曰:‘冥心真境,既畫環中。“寂光”為常寂光土之略稱,又作寂光土。天台宗四土之一,即毗盧遮那如來所住之淨土。據題刻,是塔造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則文來雲禪師卒於是年。
“清圓寂比邱上一下悟圓禪師塔”的塔柱上,正面刻“清圓寂比邱上一下悟圓禪師塔”,背面刻“大清乾隆三十五年桂月造”,另四面則分刻“寒暑不涉”四字。一悟圓禪師里籍無考,生平不詳。佛教上有“寒暑到來”之公案,猶言生死到來。洞山錄曰:‘僧問洞山:寒暑到來,如何迴避?山云:何不向無寒暑處去?僧云:如何是無寒暑處?山曰:寒時寒殺闍梨,熱時熱殺闍梨。’是即道破生也全機現,死也全機現之當體者也。所謂“寒暑不涉”,當與此公案之意有關。據題刻,此塔造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優婆塞之塔”的塔柱上,正面刻“優婆塞之塔”,背面刻“大清乾隆三十年吉旦造”,其它四面分刻“真常妙湛”四字。“優婆塞”是指在家之男性佛教徒。又作烏婆塞、伊蒲塞、伊婆塞、烏波索迦、鄔波索迦,或作優波娑迦、優婆娑柯。意譯近事男、近善男、近宿男、善宿男、清信士、清信等。為在家二眾之一、四部弟子之一。即指親近三寶、受持五戒之在家男子。按此詞原為印度各宗教所通用之名稱,原義為‘侍奉者’、‘服事者’,指侍奉或服事出家修行者之人。佛教取之以為男性在家佛教徒之專用語,即今天我們所稱的“居士”。按佛教所說,真常即“指如來真空常寂的涅槃之境”。據題刻,此塔造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