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白堊刺甲鯊](/img/9/1c4/nBnauM3XwYDMxATN4gTOwgTO3ITM1ETOyMTOwADMwAzMxAzL4k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於晚白堊紀晚期(一億年前)興起了一種大型鼠鯊科代表---白堊刺甲鯊Cre
toxyrhinamantelli,平均能長達5~7.6米,跟現生的大白鯊的身型相仿,這時期大量白堊紀鯊魚僅從牙齒化石得知。相反,不少白堊刺甲鯊的完整椎骨化石已被發現,這驚人的化石發現包括了脫節的椎骨化石串及弓型的上下顎,提供了一個生動的鯊魚長度及嘴部的寬度。值得注意的是,古生物學家還發現了至少屬於白堊刺甲鯊已礦物化的皮膚---帶有齒狀的皮膚化石。
生活習性
![白堊刺甲鯊](/img/0/37f/nBnauM3XwITOxQTO1kTOwgTO3ITM1ETOyMTOwADMwAzMxAzL5k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特點
在白堊紀晚期,刺甲鯊是海洋中體積最大的鯊魚,也是最令對手生畏的捕食者之一。它的暱稱為“金廚鯊”,能用象廚房刀具一樣的滿嘴利齒,將獵物切成薄片或小塊。另有證據表明,刺甲鯊還可獵食滄龍、蛇頸龍,甚至本身也屬兇狠食肉魚的劍射魚。由於鯊魚是由軟骨構成,並不能完全陳腐成為化石,人類所知大都來源於其茂密堅硬的牙齒。刺甲鯊的牙齒光滑且呈弧狀,長度超過2英寸,撕咬痕跡和齒內獵物骨殘留表明它吞噬獵物時非常野蠻兇殘。從保留至今為數不多的金蘇魚軟骨組織來看,它們的身長可達24英尺,與現代的大白鯊相近。儘管本身兇猛,刺甲鯊仍淪為更巨大的滄龍的獵物,殘留的腐肉則是當時小型鯊魚角鯊的美味。
刺甲鯊的牙齒永遠也掉不完,這和它的生活習性相適應,它不僅吃肉,而且會連著骨頭一起吃下去。並且如果有不能消化的食物,刺甲鯊會直接以嘔吐的方式將其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