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燕尾

白冠燕尾

白冠燕尾是屬於雀形目鶲科燕尾屬的鳥類的統稱,中等體型(25厘米)的黑白色燕尾。前額和頂冠白(其羽有時聳起成小鳳頭狀);頭餘部、頸背及胸黑色;腹部、下背及腰白;兩翼和尾黑色,尾叉甚長而羽端白色;兩枚最外側尾羽全白。分布範圍是\n印度北部、中國南方、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白冠燕尾白冠燕尾
中文名:白冠燕尾
物種分類:鳥類→雀形目→鶲科→燕尾屬
拉丁名:Enicurusleschenaulti
英文名:Black-backedForktail
屬中文名:燕尾屬
雀形目 > 鶲科 > 燕尾屬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Enicurus leschenaulti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Iucn2003:LC.IUCN2003:Notlisted
遷徙:留鳥

特徵

白冠燕尾白冠燕尾

體型:體重♂42-52g,♀37-52g;體長♂250-307mm,♀221-285mm;嘴峰♂19-25mm,♀19-25mm;翅♂100-116mm,♀98-114mm;尾♂140-177mm,♀125-162mm;跗蹠♂29-35mm,♀27-33mm。
形態:雌雄羽色相似。前額至頭頂前部白色,頭頂後部、枕、頭側、後頸、頸側、背概為輝黑色(雌鳥頭頂後部沾有濃褐色)。肩亦為輝黑色具窄的白色端斑。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長、呈深叉狀,中央尾羽最短,往外側尾羽依次變長,尾羽黑色具白色基部和端斑,最外側兩對尾羽幾全白色。翅上覆羽黑色,翅上大覆羽具白色尖端;飛羽黑色,基部白色,與大覆羽白色端斑共同形成翅上顯著的白色翅斑,內側次級飛羽尖端亦為白色。下體頦、喉至胸黑色,其餘下體白色。幼鳥上體自額至腰咖啡褐色,頦、喉棕白色,胸和上腹淡咖啡褐色具棕白色羽乾紋,其餘和成鳥相似。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偏粉。

叫聲:響而薄尖的雙哨音tsee-eet,特別刺耳。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我國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和長江流域以南的廣大地區。北至河南南部、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和南部,西至四川、貴州和雲南,南至廣東、香港和海南島。
國外分布:國外分布於印度東北部、錫金、不丹、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為清澈山溪兩旁的常見鳥,高可至海拔1400米。亞種sinensis為留鳥於河南至陝西、甘肅南部及長江以南所有地區包括海南島。亞種indicus為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南部的留鳥。

繁殖

白冠燕尾白冠燕尾

繁殖期4-6月。通常營巢於森林中水流湍急的山澗溪流沿岸岩石縫隙間,巢隱蔽甚好,不易被發現。巢呈盤狀或杯狀,主要由苔蘚和鬚根編織而成,內墊細草莖和枯葉。巢外徑20.5cm,內徑9.5cm,高7.5cm,深3.5cm,營巢的土洞深8.0cm,洞口直徑26.0cm,洞離地70cm,洞上面有突出的天然岩石,四周密被蕨類植物和草將巢隱蔽起來。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3-4枚。卵為卵圓形,污白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24-27mm×17-20mm,重4-5g。孵卵由雌鳥承擔雛鳥晚成性,雛鳥孵出後的當天,雌雄親鳥即開始尋食餵雛。通常在早晨約7:30親鳥即開始餵食,一直到傍晚約7:30才停止餵食,平均每天雌雄親鳥共餵食108次,其中雄鳥餵食38次,雌鳥餵食次數明顯高於雄鳥。晚上雌鳥與雛同宿於巢中,而雄鳥則在附近小樹上棲息。

習性

性活躍好動,喜多岩石的湍急溪流及河流。停棲於岩石或在水邊行走,尋找食物並不停地展開叉形長尾。飛行近地面而呈波狀,且飛且叫。
譯註: 鄭作新先生在以往的著作中(1987, 1994),稱本種為黑背燕尾,但他未將Enicurus immaculatus列入中國鳥種。 故現從這兩個種的英文名而將Enicurus immaculatus稱為黑背燕尾,而將本種稱為白冠燕尾。

食性

主要以水生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昆蟲和幼蟲,以及蝗蟲蚱蜢螞蟻蠅蛆蜘蛛等。

生境

主要棲息于山澗溪流與河谷沿岸,尤以水流湍急、河中多石頭的林間溪流較喜歡,冬季也見於水流平緩的山腳平原河谷和村莊附近缺少樹木隱蔽的溪流岸邊

野外鑑別

中型鳥類,體長25-27cm。尾長、呈深叉狀。通體黑白相雜。額和頭頂前部白色,其餘頭、頸、背、頦、喉黑色。腰和腹白色,兩翅黑褐色具白色翅斑。尾黑色具白色端斑,由於尾羽長短不一,中央尾羽最短,往外依次變長,因而使整個尾部呈黑白相間狀,極為醒目。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相似種斑背燕尾背燕尾背部密布白色斑點,明顯與之不同,野外不難識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