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是李白在金陵登鳳凰台時作的一首律詩,是眾多描寫金陵風光的詩作中頗為經典的一首。全詩八句五十六字,以登臨鳳凰台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此詩氣韻高古,格調悠遠,體現了李白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色。

基本信息

簡介

《登金陵鳳凰台》是李白在金陵登鳳凰台時作的一首律詩,是眾多描寫金陵風光的詩作中頗為經典的一首。小時侯去白鷺洲公園遊玩,就看見路邊的標牌上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的詩句,模模糊糊地可以體會到一點其中的山水情趣,可是一直都沒有查閱這兩句詩的出處。直到有一天意識到自己做為一個南京人,對南京的歷史文化卻知之甚少,這才又想起找尋這首詩。詩中所提的鳳凰台已不復存在,故址在今中華門附近,只有一條“鳳台路”提醒人們昔日的鳳台。而令我有些神傷的是“白鷺洲”也不是兒時留下許多足跡的那個“白鷺洲”,僅僅是泛指長江邊的沙洲。光陰荏苒,物換星移,我已無處尋找當年李白去過的地點,只能在腦海里描繪那時的人,景,情。金陵風物的綽約,懷才不遇的寂寥。

作品概述

【作品名稱】登金陵鳳凰台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李白

【作品體裁】詩 七言律詩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吳宮:三國時孫吳曾於金陵建都築宮。

2、晉代:指東晉,南渡後也建都於金陵。

3、衣冠:指的是東晉文學家郭璞的衣冠冢。現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園內。

4、成古丘:晉明帝當年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華一時,然而到了唐朝詩人來看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丘壑了。現今這裡被稱為郭璞墩,位於南京玄武湖公園內

5、三山:山名。今三山街為其舊址,明初朱元璋築城時,將城南的三座無名小山也圍在了城中。這三座山正好擋住了從城北通向南門──聚寶門的去路。恰逢當時正在城東燕雀湖修築宮城,於是將這三座山填進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後,在山基修了一條街道,取名為三山街。

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

6、半落青天外:形容極遠,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經南京後,西入長江,被橫截其間的白鷺洲分為二支。白鷺洲:古代長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鷺,故名。今已與陸地相連。位於今南京市水西門外,已闢為白鷺洲公園,是南京城南地區最大的公園。該園在明朝初年是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家族的別業,故稱為徐太傅園或徐中山園。後徐達後裔徐天賜將該園擴建成當時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園林,取名為東園。該園成為園主與王世貞、吳承恩等許多著名文人詩酒歡會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時,曾慕名到該園賞景釣魚。入清以後,因不斷受到戰火與人為的破壞,以致景物凋零,園林蕭瑟,一代名園已成遺址。民國期間,南京市政府於1929年將該處建為“白鷺洲公園”。至日偽期間又遭摧殘,公園淪為一片廢墟。

8、白鷺洲:古代長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門外,因多聚白鷺而得名。

9、浮雲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賢良。比喻讒臣當道。浮云:陸賈《新語·慎微篇》:“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

作品譯文

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裡遊憩,而今鳳凰鳥已經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台,伴著江水,仍逕自東流不息。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於古墳里了,早已化為一抔黃土。我站在台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天上的浮雲隨風飄蕩,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創作背景

《登金陵鳳凰台》是李白集中為數不多的七言律詩之一。此詩一說是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作者奉命“賜金還山”,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一說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鳳凰台”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作品鑑賞

作品簡析

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

一、這首借景抒情的七律,大約作於天寶六年或八年李白寓居金陵時。天寶年間,李白因高力士、楊貴妃進讒言而被排擠出京(長安),開始了以金陵為中心的漫遊生活。天寶六年回金陵登臨鳳凰台時,觸景生情,,感時傷事,寫下了這首抒發個人感慨的名篇。表達了詩人不忘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

二、這首詩可分為兩層。前兩聯為一層,寫登臨所見:吳宮的廢墟、晉代的古丘、空寂的鳳凰台,淒涼冷落之景,弔古傷今之情,自然融為一體。隱寓著詩人被排擠打擊之後的悲涼心情。後兩聯為第二層,從遠景落筆,以三山迷霧,二水分流,浮雲蔽日之景,曲折而形象地揭示了奸佞當道、排擠賢能的黑暗現實。其中結句以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了詩人遭受排擠之後的憤懣之情和等待出仕的進取之心。

三、李白借鑑崔顥《黃鶴樓》寫成此詩,又有所創新,表現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唐宋詩醇》(清·季昀等《唐宋詩醇卷七》)評此詩說:“崔顥題詩黃鶴樓,李白見之,去不復作,至金陵登鳳凰台乃題此詩,傳者以為擬崔而作,理或有之。崔詩直舉胸情,氣體高渾;白詩寓目山河,別有懷抱,其言皆從心出發,即景而成,意象偶同,勝境各擅。論者不舉其高情遠意而沾沾吹索於字句之間,因已蔽矣。”

作品賞析

《登金陵鳳凰台》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台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慨。“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暢順;雖然十四個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但絲毫不使人嫌其重複,更沒有常見詠史詩的那種刻板、生硬的毛病。鳳凰台為地點,在舊金陵城之西南。據《江南通志》載:“鳳凰台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台于山,謂之鳳凰山,里曰鳳凰里。”李白用“鳳凰台”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登臨抒懷,而是別有機杼。從遠古時代開始,鳳凰便一直被認為有祥瑞的意義,並且與社會的發展有關:美好的時代,鳳凰鳥則從天而降,一片天籟之聲。因此,鳳凰鳥的出現,多半顯示著稱頌的意義。然而李白在這裡首先點出鳳凰,卻恰恰相反:他所抒發則是由繁華易逝,盛時難在,惟有山水長存所生髮出的無限感慨。引來鳳凰的元嘉時代已經永遠的過去了,繁華的六朝也已經永遠的過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長江之水與巍峨的鳳凰之山依舊生生不息。

三四句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從“鳳去台空”的變化時空入手,繼續深入開掘其中的啟示意義。“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吳大帝,風流倜儻的六朝人物,以及眾多的統治者,他們都已經被埋入墳墓,成為歷史的陳跡;就連那巍峨的宮殿也已經荒蕪破敗,一片斷壁殘垣。煊赫與繁華並沒有留給歷史可以值得紀念的東西。這裡含蘊著李白獨特的歷史感喟。那些“投汩笑古人,臨濠得天和”與“功高不受賞,長揖歸故園”的高士、哲人,獲得了李白特殊的尊敬。同時,李白敢於藐視封建秩序,打破傳統偶像的精神束縛,以至於輕堯舜,笑孔丘,平交諸侯,長揖萬乘。所以,李白對這些帝王的消逝,除去引起一些感慨之外,沒有絲毫惋惜。那么,當他把歷史眼光聚焦在那些帝王身上的時候,蔑視的態度是顯而易見。花草蓬勃,天地依舊,一切都按照規律變化發展著。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千古的興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接下二句表現出李白沒有讓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弔當中,而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懷。三山亦為地點,舊說在金陵西南的江邊。據《景定建康志》載:“其山積石森郁,濱於大江,三峰並列,南北相連,故號三山”。又據陸游的《入蜀記》載:“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台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則距金陵才五十餘里。”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恰好箋注說明了“三山半落”那若隱若現的景象描寫。尤其是那江中的“白鷺洲”,橫亘於金陵西長江里,竟把長江分割成為兩半。於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闊,賦予人以強健的氣勢,寬廣的胸懷,也把人從歷史的遐想中拉回現實,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恆無限。

李白雖然具有超脫塵俗的理想願望,但他的心卻始終關切著現實政治與社會生活,於是當他對歷史與自然進行親切的光顧之後,又把自己的眼睛轉向現實政治。他極目遠眺,試圖從六朝的帝都放眼到當時的權力中心,亦即自己的心之所向的首都長安。然而他的努力失敗了,原因是“總為浮雲能蔽日”,只好“長安不見使人愁”。於是,浮雲悠悠,愁思無限,壯志難酬,哀怨如縷。在這裡李白化用了陸賈《新語》中的“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的說法,用來寄予自己的內心懷抱。他的痛苦,他的疾惡如仇,他的“與爾同消萬古愁”的情結,仿佛也就容易理解。特別是其中的“長安不見”又內含遠望之“登”字義,既與題目遙相呼應,更把無限的情思塗抹到水天一色的大江、巍峨崢嶸的青山與澄澈無際的天空當中。這樣心中情與眼中景也就茫茫然交織在一起,於是山光水色,發思古之幽情,思接千載;江水滔滔,吟傷今之離恨,流韻無窮。

李白是天才詩人,並且是屬於那種充滿創造天才的大詩人。然而,惟獨李白臨黃鶴樓時,沒能盡情盡意,“馳志”千里。原因也很簡單,所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因而,“謫仙詩人”難受、不甘心,要與崔顥一比高低;於是他“至金陵,乃作鳳凰台詩以擬之”,直到寫出可與崔顥的《黃鶴樓》等量齊觀的《登金陵鳳凰台》時,才肯罷休。

這雖然是傳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鳳凰台》博得了“與崔顥黃鶴樓相似,格律氣勢未易甲乙”的讚揚。其實,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崔顥的《黃鶴樓》,它們同為登臨懷古的雙璧。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的藝術特點,首先在於其中所迴蕩著的那種充沛、渾厚之氣。氣原本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從先秦時代起就被廣泛運用。隨著魏晉時期的曹丕以氣論文,氣也就被當做一個重要的內容而在許多的藝術門類里加以運用。雖然,論者對氣的理解、認識不完全相同,但對所含蘊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與藝術情調,又都一致認同。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中明顯地充溢著一股渾厚博大之氣,它使李白觀古閱今,統攬四海於一瞬之間,且超然物外,揮灑自如。渾厚博大之氣使李白淵深的思想,高妙的見解,闊大的心胸,成為編織巨大藝術境界的核心與精神內含。就像透過“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的巨大立體時空,可以感受到歷史的脈搏跳動與詩人的呼吸一樣,通過李白的舉重若輕,從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氣充塞整個詩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進一步感受到他整個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點。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的藝術特點,又在於對時空觀念的完美表達。這既體現在對歷史與自然的認識上,也體現在他構造時空藝術境界的表達方法上。李白強調的自然永恆不朽,一方面是宣傳他的以自然為中心的“物我為一”的世界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揭露歷史上的統治神話。因為從古而來,幾乎所有的統治者他們都宣揚自己的世代永存與精神不滅,並且還把這樣一種模式灌輸到人們的意識形態當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則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即或是極為強有力的統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然而他終歸也要“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風·秦王掃六合》),煙消雲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來,宇宙萬物之中,能夠獲得永恆存在的只有自然。一切的繁華與驕奢淫逸都會煙消雲散;如果說它們還存在,似乎也只是作為自然的反襯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現自然力量的雄大與變化的時空觀時,則選取了最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與“二水中分”之遼闊,從而構造出闊大的境界,並且把歷史的變遷,即時間的改變與地點的依舊,即空間的不改整體地表現出來,啟發人們作更深的思考。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的藝術特點,還在於別致自然的遣詞造句。由於詩以寓目山河為線索,於是追求情隨景生,意象諧成也就顯得特別重要。“鳳凰”的高飛與“鳳凰台”的“空”,潔淨、疏朗,與詩人瀟灑的氣質和略帶感傷的情懷相一致,且意到筆到,詞義契合,起到了內外呼應的作用。另外,整首“登臨”的內在精神,與“埋幽徑”“成古丘”的冷落清涼,與“三山”“二水”的自然境界,與憂讒畏譏的“浮雲”惆悵和不見“長安”無奈淒涼,都被恰切的語詞鏈條緊緊地鉤連在一起,從而當得起“古今題詠,惟謫仙為絕唱”的讚譽。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一詩,以其曠達高遠與略帶黯淡色彩的吟詠,成為文學史上獨特的鳳凰詠嘆調。

李白年輕時第一次來到黃鶴樓,站在樓上看長江遠景,心潮澎湃,即刻詩性大發。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心頭。儘管如此,李白始終沒有忘記這件事,也沒有忘記《黃鶴樓》這首詩。後來,李白登金陵鳳凰台時,用崔顥這首詩的韻律寫下了《登金陵鳳凰台》。

金陵為六朝古都。詩人登上鳳凰台,觀賞壯美的長江,憑弔歷史、感慨當今,所有的人都會成為匆匆的歷史過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恆不變的。全詩將歷史與現實、自然的景與個人的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一氣呵成,抒發了有志難酬的感慨。其頸聯氣勢磅礴、構思巧妙、對仗精工,佳句天成。

作者簡介

作者檔案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作者經歷

李白,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見彩圖四川江油李白故里隴西院)。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範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與韓荊州書》)。他很早就相信當時流行的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道;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李白約在二十五、二十六歲時出蜀東遊。在此後十年內,漫遊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並在安陸(今屬湖北)與唐高宗時任宰相的許圉師的孫女結婚,後又徙家任城(今山東濟寧)。

開元十八年 (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天寶元年(742),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薦,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檔案等工作。李白初時心情興奮,很想有所作為,但時值玄宗後期,政治日趨腐敗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權,在朝廷上逐漸形成了一個腐朽的統治集團,賢能之士屢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對黑暗勢力不能阿諛奉承,因而遭受讒言詆毀,在長安前後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此後11年內,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漫遊。

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東的一些地方,攜手探勝,把酒論文,親密無間,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次年兩人分手,此後未再會面,但彼此都寫下了感情深摯的懷念詩篇。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一帶隱居。當時,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為山南東路、 嶺南、 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度使、江陵大都督,負責保衛和經管長江中部一帶地區。李白懷著消滅叛亂、恢復國家統一的志願,參加了率師由江陵東下的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李□不聽肅宗命令,想乘機擴張自己的勢力,結果被肅宗派兵消滅。李白也因此獲罪,被系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東歸,時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

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準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凍的寓所病逝。李白詩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內容豐富多采。李白詩歌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唐代韓愈、李賀,宋代歐陽修、蘇軾、陸游,明代高啟,清代屈大均、黃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詩歌汲取營養,受其影響。唐人所編的李白集子,現在沒有流傳下來。

李白詩作

北宋中期,宋敏求增補舊本李白集,得詩近千首,曾鞏為之考定次序,在一部分詩題下註明寫作地點。稍後晏知止予以校正刊行,為《李太白文集》30卷,刻於蘇州,世稱“蘇本”。後又有根據蘇本翻刻的蜀本,是現存最早的李白集,原為清代藏書家收藏,康熙年間繆曰□據以翻刻,世稱繆本。蜀本原刻(大約刻於北宋末葉、南宋初年)現藏日本靜嘉堂文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曾影印問世。最早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楊齊賢的《李翰林集》25卷,注釋頗為繁富。元初蕭士□刪補楊注,撰成《分類補註李太白集》25卷,大致詳贍,但仍嫌繁蕪而有疏漏。明代胡震亨撰《李詩通》21卷,一般典實不注,偶下己見,並駁正舊注之誤。清代乾隆年間,王琦匯集舊注,補充訂正,編成《李太白文集》36卷,採擇宏富,注釋詳備。最後6卷,1卷為年譜,其餘5卷分類輯錄有關李白生平和作品的資料。明代朱諫曾作《李詩辨疑》 2卷,摘舉李白詩200多首指為偽作,但大抵多憑臆斷。

李白集子中,如《草書歌行》、《笑歌行》、《悲歌行》等,經後人考辨,目前可斷為偽作者,不過20來首,清代末葉,黃錫□增訂王琦舊譜編有《李太白年譜》,較舊譜內容更為詳細。黃氏又撰《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一種,用力頗勤,雖編次不盡恰當,但對深入研究李白詩歌,頗有幫助,今人瞿蛻園、朱金城編有《李白集校注》,以前此楊齊賢至王琦各家舊注為基礎,旁搜唐宋以來有關詩話、筆記、考證資料以及近人研究成果,加以箋釋補充,並考訂繆誤;又以王琦注本為底本,參考各本,撰成較詳細的校記,是迄今為止李白集注釋中最詳備的本子。

詩詞格律

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

這首七言律詩的用韻方式為首句入韻平起式。其韻腳是:下平十一尤(平水韻)。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說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