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機
因痹證日久,復感外邪,內舍於心,痹阻心脈,心之氣血運行不暢,血瘀氣滯,心脈瘀阻,心陽被遏,心失所養。
辨證要點
陽氣不足,無力鼓動血行,或寒凝經脈,或情志抑鬱,氣機郁滯等,皆可致心血瘀阻,心脈不暢,而心悸不安。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故心痛時作。血瘀氣滯,心陽被遏,故心胸憋悶。脈絡瘀阻,故面唇爪甲青紫,舌質紫黯,有瘀點、瘀斑。
臨床表現
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痛如針刺,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或代。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方劑
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常用中藥
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當歸、桂枝、甘草、龍骨、牡蠣。
常用腧穴
內關、郄門、神門、厥陰俞、巨闕、膻中、膈俞。
常見病
心悸 。
預防與調護
1.心悸每因情志內傷,恐懼而誘發,故患者應經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樂觀,情緒穩定,避免情志為害,減少發病。
2.飲食有節,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平素飲食忌過飽、過飢,戒菸酒、濃茶,宜低鹽低脂飲食。
3.生活規律,注意寒暑變化,避免外邪侵襲而誘發或加重心悸。注意勞逸結合。輕證患者,可經行適當體力活動,以不覺疲勞,不加重症狀為度,應避免劇烈活動及強體力勞動。
4.心悸病勢纏綿,應堅持長期治療。獲效後亦因注意鞏固治療,可服人參等補氣藥。
轉歸預後
心悸的預後轉歸主要取決於本虛標實的程度,邪實輕重、髒損多少、治療當否及脈象變化情況。如患者氣血陰陽虛損程度較輕,未見瘀血、痰飲之標證,病損臟腑單一,呈偶發、短暫、陣發者,治療及時得當,脈象變化不顯著者,病證多能痊癒。反之,脈象過數、過遲、頻繁結代或乍疏乍數者,反覆發作或長時間持續發作者,治療頗為棘手,預後較差。甚至出現喘促、水腫、胸痹心痛、厥證、脫證等變證、壞病,若不及時搶救治療,預後極差,甚至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