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963年,我在浙江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求學時,學習《中醫診斷學》中有關“痰”、“瘀”的論述,對“痰瘀”起了興趣,後讀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對瘀血致病十分關注。1965年邵寶仁老師(中醫教育家張山雷的女婿)介紹了《中醫雜誌》第二期刊載的化瘀止痛散,用於臨床,療效確鑿。後在課餘撰寫了《痰瘀論》。1968年參加工作,在基層的診療實踐中,碰到諸多外傷病人,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無論內服、外用,總不出此窠臼。用祛瘀活血之後雖病癒大半,但往往留下外傷後遺症,即俗稱“陳傷”,在氣候變化時就會發病,出現酸痛等症狀。後改用化瘀止痛散(乳香、沒藥、骨碎補、桃仁、杏仁、韭菜子、白芥子、細辛、 白芍、制川烏)方治療,解決了這些問題:,由.此引發了對痰瘀相關問題的深入探求。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一、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形成和發展
二、痰瘀同源的客觀性和必然性
三、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相關性
(一)痰瘀的依存互根關係
(二)痰瘀的相互轉化關係
(三)痰瘀的共同消長關係
第二章 痰瘀同病的辨證論治
一、《內經》血枯證中痰瘀同病的辨證論治
二、《金匱要略》中痰瘀同病的辨證論治
(一)津熬為痰,乾血內結
(二)膿血夾雜,治痰化瘀
(三)胸陽痹阻,痰滯血瘀
(四)汁沫與血,相搏成積
(五)活血通絡,痰水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