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來源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大舉入侵莆田,湄洲媽祖的後代攜帶媽祖神像到涵江延寧避難,並暫時把媽祖神像供奉在延寧宮內。後來,延寧人為了紀念媽祖,就在每年元宵節用甘蔗搭一座“燈塔”(航標塔)來祭祀媽祖。經過幾百年來民間能工巧匠的不斷創新,現在的蔗塔是利用延寧宮中的天井,在天井地上置木製的八卦形底盤,然後用新鮮的甘蔗片在底盤上壘疊成一座高約3.5米,下底直徑約60公分,上端直徑約30公分的八角形塔。前面嵌“上元祈福(用染成紅色的蔗片鑲嵌成的)”四字,後面嵌“囍”字,裡面放置了小彩燈,使塔身透著一閃一閃的七色光,十分迷人。據介紹,目前延寧只有謝玉章和陳文龍兩位師傅會這項絕活,且是祖傳的,每年從正月十一早上開始,他們兩人就日夜加班疊蔗塔,一直到十五傍晚才完成。
主體結構
延寧蔗塔分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塔基是在中間天井(上下殿之間的大天井,長4米,寬2.7米)上排放一個特製的帶底托紅漆八角形果盒。底托是黑漆正方形,邊長67厘米,高19厘米;果盒八邊形,邊長一大一小相間,高34厘米,下小上大,頂上邊長為28厘米和22厘米,果盒頂上邊緣有一圈高1厘米的護圈,果盒身上有五道黃色玄紋,整個果盒盒高63厘米,頂面直徑65厘米。
塔頂部分是一塊八角形木板(在製作過程為參照物,製作後成為頂端蓋板),木板上疊4隻福桔(下3隻上1隻分兩層),插上帶有吉祥語花樣的紅色剪紙(俗稱“紙花”),再插上“三春”(紙紮的一種,中間兩胖孩兒,上有華蓋,下有紅花綠葉,莆田民俗冬至節時家家要插在果盒水果上,象徵迎春納福)。
塔身是主要部分,全部用甘蔗節搭疊而成。蔗節很有講究,早年專用荔埔甘蔗,挑選糖分高,質地硬的,因為糖分高有粘性,使蔗節之間相疊更牢固。在甘蔗放置時間久後失水,但質地硬仍不至於變形而使蔗塔倒塌。荔埔甘蔗越來越少,後來改用“黑鬼蔗”(“黑鬼蔗”甜,質地相對硬)。新鮮甘蔗挑選出,如果糖分不夠高,還得用糖水浸,後來用噴射器噴射糖水,再用刮刀削皮。削光皮馬上用特製的軋刀把甘蔗軋成1厘米、1.2厘米和1.5厘米三種高度的蔗節(俗稱“蔗頭箍”)。這把軋刀底座是硬木製成椅子,已經黑亮又斑駁,很有些年頭。椅面上靠軋刀處有3道淺溝,各長1厘米、1.2厘米和1.5厘米,用以限制伸出的甘蔗頭,軋刀下去就能得到標準的枚枚蔗節。蔗節(蔗頭箍)要進行精心挑選,挑出平正的才能用,有蟲蛀或缺陷就取締。
搭疊方法
搭疊蔗塔首先放正底座果盒,在天井上方平正地掛上八角形頂板。頂板中間垂下千金墜與果盒中心相對,再把頂板8角用線與果盒8角相連。這9條線就作為搭疊塔身時的標準線,如泥瓦匠砌牆牽線一樣。
開始搭疊,最底層沿果盒護圈放上44枚蔗節,中間留空,再一層一層沿果盒邊相錯搭疊。塔身整體淨高4.2米,分為3段,中間一段比底段減少8枚蔗節,上面一段又比中間減少8枚蔗節。這樣底大上小,漸漸卷剎,使蔗塔更牢固,又美觀。蔗節疊至頂時一般是在300層左右,每層要求平衡,其間就靠眼力調整,用1.2厘米或1.5厘米高的蔗節加以調整。在搭疊中要錯以顏色,一般用紅色,以示喜慶。紅色蔗節是先準備好的,先把水燒開,加入食品紅(番仔紅)溶解又燒開,放進挑選好的蔗節再煮開。這樣顏色才能保持久不掉色。塔身底部要疊3條紅色玄紋,再在塔身疊紅色吉祥語,常是“上元祈福”“慶賞元宵”“世界和平”“吉祥如意”“抓綱治國”等字樣。
在搭疊中要預埋照明。早年是用竹木製作十字架,中間帶有燭針,十字架四端架在蔗節間隙之上,中間燭針上預插紅燭。一般整座塔中放9支燭,當要點燭或換燭時,在蔗塔背部輕輕地掏一個洞,容一支手進去,這是慢工細活,既要技術,又需特別小心。後來有了電燈,就方便多了,預排一串紅色電燈,在塔外可以控制開關。
蔗節疊到頂板時用頂板壓住蔗節再放福桔、紙花與“三春”,最後拆線完工。
延寧蔗塔一般2人要疊3天才能完成,用新鮮甘蔗350斤左右(要除去不合格蔗節)。延寧蔗塔能存在7天左右,一旦蔗節失去水分,就會傾斜倒塌,所以要不斷巡視,噴糖水,以延長時間。
元宵夜,涵江人總要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趕到延寧一睹蔗塔的風采,並且當晚各個社區鄉村的車鼓、腰鼓、十音八樂等民間文藝隊也都趕來表演助興,煞是熱鬧。圖為已疊好的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