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

當行

古代漢語詞語,含有多種含義。也可以在戲劇行當中使用。

詞義本解

1、舊時工匠應官府之差,謂之“當行”。

當行 當行

宋 岳珂 《愧郯錄·京師木工》:“今世郡縣官府營繕創締,募匠庀役,凡木工率計在市之朴斲規矩者,雖扂楔之技無能逃。平時皆籍其姓名,鱗差以俟命,謂之當行。”

2、.指為官府當差的行業。

《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新近又添了當行。凡是官府送那鄉宦舉人的牌扁;衙門裡邊做甚么斷間版隔;提學按臨棚裡邊鋪的地平板;出決重囚,木驢樁橛:這都是棺材鋪里備辦。”

3、指本行。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辯》:“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

元 無名氏 《盆兒鬼》第二折:“誰著你燒窰人不賣當行貨,倒學那打劫的僂儸。”

4、內行;對某種業務或工作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簽·評匯二》:“如老杜之入蜀 ,篇篇合作,語語當行,初學所當法也。”

陳毅 《失題》詩:“北國摧枯勢若狂,中原逐鹿更當行。”

5、指內行的人。

元 彭壽之 《八聲甘州》套曲:“偷方覓便俏家風,當行識當行。”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馬二先生明日來拜。他是個舉業當行,要備個飯留他。”

戲曲用語

古典戲曲評論用語。

這個概念源自詩論,含有行家的意思。

嚴羽《滄浪詩話》論“詩法”,就認為作詩“須是本色,須是當行”。明代戲曲理論家沿用當行的概念,意思也指寫戲的行家。要求戲曲作家掌握並發揮戲曲體制的功能。然而,由於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明代戲曲理論家對當行的解釋卻不盡相同。沈璟認為:“怎得詞人當行,歌客守腔,大家細把音律講。”(《詞隱先生論曲》)他從音樂的角度看問題,認為當行是指戲曲作家要精通聲律。凌濛初卻在《譚曲雜札》中說:“曲始於胡元,大略貴當行不貴藻麗。其當行者曰本色。”他以為當行是對語言的要求,它與本色是一回事,把握住戲曲語言本色的特徵,才算寫戲的行家。所以,他極力反對戲曲作家“修飾詞章,填塞學問”。呂天成又提出:“當行兼論作法,本色只指填詞。當行不在組織餖飣學問,此中自有關節局概,一毫增損不得;若組織,正以蠹當行。本色不在摹勒家常語言,此中別有機神情趣,一毫妝點不來;若摹勒正以蝕本色。……殊不知果屬當行,則句調必多本色;果其本色,則境態必是當行。”(《曲品》)他不同意只從戲曲語言的角度看待當行的問題,而認為應從戲曲編劇這個更大範圍看待當行的問題,要求戲曲作家掌握戲曲結構、戲曲語言、戲曲人物刻畫等規律和特點。他還十分強調當行與本色的聯繫。

臧懋循卻從戲曲表現生活的特徵看當行的問題。他說:“行家者隨所妝演,無不摹擬曲盡,宛若身當其處,而幾忘其事之烏有。能使人快者掀髯,憤者扼腕,悲者掩泣,羨者色飛。是惟優孟衣冠,然後可與於此。故稱曲上乘,首曰當行。”(《元曲選·序二》)他認為寫戲的行家必須懂得戲曲摹擬生活這個規律和特點;好的戲曲作品首先應該作到當行。這是對當行所作的較完備的解釋。

孟稱舜對當行作了最有創見的解釋,他說:“迨夫曲之為妙,極古今好醜貴賤,離合死生,因事以造形,隨物而賦象;時而莊言,時而諧諢,孤末靚狚,合傀儡於一場,而征事類於千載,笑則有聲,啼則有淚,喜則有神,嘆則有氣。非作者身處於百物云為之際,而心通乎七情生動之竅,曲則惡能工哉。”(《古今名劇合選·序》)他認為舞台上演出的戲,都要以真實的生活為依據。所以,對戲曲作家來說,當行之難在於要根據生活里的不同事物,塑造出活生生的不同舞台形象。孟稱舜把舞台形象的塑造同戲曲作家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聯繫起來論證,對古典劇論作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