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色唇瓢蟲

異色唇瓢蟲

異色唇瓢蟲,節肢動物。鞘翅目,瓢蟲科。分布於湖北、福建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體長5.0-8.Omm,體寬4.0-5.2mm。體卵圓形,呈半球狀隆起,背面光滑。頭部橙黃,橘紅或黑色。前胸背板在中線兩側及中線近基

異色唇瓢蟲異色唇瓢蟲
部兩側各有“寸黑斑,後1Z才斑長形。各斑常相連線成“M”形呈黃褐或黑色梯形大斑。小盾片短三角形與鞘翅同色或黑色。鞘翅斑多變異,底色有黃褐,橘紅與黑色,如為黃褐與橘紅色,鞘翅上各有9個黑斑,排列為2,3,3,1。

1,2斑分別位於距鞘翅基部1/6處外,中線上,3,4,5斑位於1/3處中,內線上,6,7,8斑位於2/3處外,中,內線上,9斑位於1/6端角處;底色如為黑色,鞘翅上有1,2個形狀多異的黃褐與橘紅色斑,或有呈6個淺色斑,排列為2,l,2,1。腹面色淺,中部黑色,邊緣與足褐色與黃褐色,或腹面基部中央黑色外,其餘部分與足為褐色與黃褐色。本種最顯著特徵是:在鞘翅末端前明顯隆起形成橫脊。

後基線分為2支伸向外前角處。雄蟲外生殖器陽基中葉基部寬,末端呈錐形向背面彎曲,兩側具小齒,側葉兩端粗,中間細,約與中葉等長。彎管長,彎管囊內突短,端區背面有1條,腹面2條短粗的骨化構造。

生長習性

瓢蟲瓢蟲
瓢蟲俗稱“花大姐”,以捕食蚜蟲介殼蟲粉虱等昆蟲為生,食量很大。成蟲卵圓形,背面光滑、拱起呈半球狀,體上具有紅、黃、黑等斑點和花紋(鑑別種類的重要依據)。幼蟲長形或紡錘形,體表具紅色、黑色、白色、黃色等條紋或斑塊,身體兩側有刺瘤。成蟲在向陽的上縫、石縫及坡地雜草根際越冬。對蚜蟲發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異色瓢蟲在海南島一年繁殖7~8代,以成蟲在石縫、園裡土縫中越冬。在海南島越冬期甚短,只有1個多月(1月上旬至2月中句)。2月下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產卵。3~12月柑桔園內各蟲態都有。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異色瓢蟲的發育速度,當溫度升高時,發育歷期縮短。異色瓢蟲產卵最適溫度為27~30℃,相對濕度75%~85%,當溫度高於35℃,相對濕度高於90%時,異色瓢蟲的生活力相對降低。在暴風雨多的海南島夏季,高溫多濕,異色瓢蟲的生活力下降。

分布區域

分布:湖北,福建

鞘翅目(五)

鞘翅目通稱甲蟲。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具如下特點:體型大小差異甚大,體壁堅硬;口器咀嚼式;觸角形狀多樣,10-11節;前胸發達,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為角質硬化的鞘翅,後翅膜質;幼蟲為寡足型,少數為無足型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