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異果小檗
種拉丁名:BerberisheteropodaSchrenk.
科拉丁名:Berberidaceae
屬拉丁名:Berberis
海拔:950-3200
中國植物志:29:197
形態特徵
枝暗紅色,圓柱形,無疣點;莖刺單生或三分叉,淡紫紅色,近圓柱形、長5-30毫米。
葉
厚紙質,倒卵狀橢圓形,長2-6厘米,寬1-4厘米,先端圓形,基部闊楔形,上面綠色,中脈扁平或微隆起,側脈隆起,背面淡綠色,微有光澤,中脈微隆起,側脈2-4對,顯著,兩面網脈隆起,無毛,不被白粉,葉緣平展,全緣,或偶有不明顯刺齒;葉柄長3-10毫米。總狀花序或傘形狀總狀花序由4-9朵花組成,長2-5厘米,基部常有數花簇生,光滑無毛;花梗長9-17毫米;苞片卵狀披針形,長1.5-3毫米;
花
黃色;萼片2輪,外萼片橢圓形,長約5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圓形,內萼片倒卵形,長約7毫米,寬約5毫米;花瓣倒卵狀匙形,長約6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圓形,全緣,基部楔形,具2枚分離腺體;雄蕊長約4.5毫米,藥隔延伸,先端突尖;胚珠4-6枚,具柄。漿果近球形,黑色,長10-12毫米,直徑9-10毫米,頂端不具宿存花柱,微被白粉。
花期5-6月,果期7-10月。
本種提示
Berberisheteropodavar.sphaerocarpa(Kar.etKlr.)Ahrendt的模式標本采自新疆的阿拉套山(AlatauMts),據Ahrendt(1961)稱,此變種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其果為球形。但從新疆大量標本看來,原變種的果實幾乎都為球形或近球形。
由於沒有見到變種的模式標本,也無模式照片,故附志於此。
生長習性
生於石質山坡、河灘地、疏林或雲杉林下、灌叢中或乾旱荒漠草原。海拔950-3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