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嘗謂詩文書畫皆以人重,蘇、黃遺墨流傳至今,一字兼金;章、京、卞豈不工書,後人糞土視之,一錢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顏魯公書雖不工,後世見者必寶之。非獨書也,詩文之屬莫不皆然。
譯文
我曾經說過詩文書畫都是因為人的品德才變得貴重起來,蘇軾、黃庭堅的墨跡流傳到今天,一個字就值得上萬兩的黃金,章惇、蔡京、蔡卞之流的字難道寫得不好嗎?但是後世的人都把他們的字當成糞土一樣,一分錢不值。歐陽修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古時候的人的字寫得都是很好的,但只有那些廉潔賢能的人的字才能夠流傳久遠,就算顏魯公(顏真卿)的字沒有蘇軾、黃庭堅的字那么好,後世的人見了也會把他的字當成寶貝一樣。不只是書法,詩與文章之類都是這個道理。
注釋
直:通“值”,值錢
兼金:價值等於平常金子幾倍的好金子
章、京、卞:章指章惇,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的大臣,擅長書法。
顏魯公:即顏真卿。封魯國郡公,人稱“顏魯公”。工書法,自創一體,對後世影響很大,人稱“顏體”
寶:以......為寶;珍愛
工:擅長,善於。
率:大多。
使:即使。
屬:類
作者
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清代詩人。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新城(今山東桓台)人。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出任揚州推官。後升禮部主事,官至刑部尚書。康熙四十三年(1704)罷官歸里。王士禛論詩,以「神韻」為宗,要求筆調清幽淡雅,富有情趣、風韻和含蓄性。王士禛的五、七言近體詩最能代表他的風格特色。他不重視文學對現實的反映,大部分詩是描寫山水風光和抒發個人情懷的,偏於對藝術技巧和意境的追求,是他的創作理論的具體體現。王士禛有詞集《衍波詞》,以小令為佳,但其成就遜於詩。著作有《帶經堂集》,詩選有《漁洋精華錄》,詩話有《漁洋詩話》,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錄》、《香祖筆記》等。
其理論著作有《律詩定體》,他對古代詩歌聲調韻律作了初步的歸納總結,對後世實有“拋磚引玉”之功績。
啟示
我們要學習清正廉潔的這種精神,不孤高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