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瓜

番瓜

番瓜又名方瓜、茭瓜、番蒲、倭瓜、北瓜、西葫蘆等,是一年生草本瓜果類蔬菜,屬葫蘆科植物。莖蔓生,呈五棱形,無剛刺。葉五角狀心臟形。花冠裂片大,黃色,分雌雄。果長圓、扁圓等形,果面平滑或有瘤,老熟後有白粉,夏末秋初果實成熟,呈紅黃、黃褐、紅褐、黃白等各色。原產地有亞洲南部、中國南方、中美洲等,現世界五大洲都普遍栽培.方瓜是我國消夏解暑的優良瓜果之一。另一種番瓜即南瓜,也作飯瓜,又名倭瓜、北瓜、番南瓜、牛腿瓜等。原產北美洲,明正德十五六年間(1520-1521)由葡萄牙使者帶來我國,最初在明南京與燕京(今北京)間傳種,以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五省分布最多,入清後逐步傳至全國。有關我國古代南瓜種植傳播的歷史,可參閱程傑《我國南瓜傳入與早期分布考》、李昕升《中國南瓜史》。我國人民十分喜愛南瓜,南瓜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作物,我國是南瓜的生產和消費大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番瓜番瓜
果實圓筒形,長約20厘米,橫徑13厘米,皮淡黃色,瓜面有不規則的突出縱棱約8條。果肉厚,脆嫩多汁,綠肉,味甜,含量14%左右,香濃,單果重0.5-1公斤,畝產量2000公斤左右。抗病性強,適應性強,凡種植西瓜甜瓜的地區均可種植。

營養成分

番瓜,別名方瓜、倭瓜、西葫蘆,屬葫蘆科植物。中醫認為方瓜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暖胃、消炎止痛、解毒殺蟲之功效。方瓜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瓜氨酸、精氨酸、天門冬酸、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葫蘆巴鹼、腺嘌呤、胡蘿蔔素、葡萄糖、蔗糧、戊聚糖、甘露醇及大量的維生素B、C和E及多種微量元素如鎂、鐵、銅、硒、鋅等。
番瓜能促進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及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因此,番瓜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高血壓和一些肝腎疾病。番瓜中還含有一種能分解亞硝胺的酵素(亞硝胺有致癌作用),因此,常吃番瓜可減少消化系統癌症的發生率。此外,每100克鮮方瓜中含有2.4毫克的胡蘿蔔素,是瓜類中含胡蘿蔔素較多的。胡蘿蔔素被人體吸收後,在肝臟中可轉化為維生素A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主要價值

科學研究

近年來科學家研究表明,人體內硒的含量與癌症的發生率成反比。也就是硒在人體中含量越高,癌症發生率則越低。硒主要與谷脫甘肽遇氧化物一同發揮抗氧化作用。方瓜中含硒和維生素E較高,維生素E也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另外,方瓜還具有預防前列腺肥大和增強性功能的特殊作用。眾所周知,鋅可以與200種以上的酶相結合,是酶的激活劑。當鋅缺乏時,很多酶的活性會受到抑制,可導致生長停滯,性器官發育不良,性慾減退、味覺減弱以及傷口愈後不良等。番瓜子中含硒和鋅也較多。常吃番瓜和番瓜子對人體是大有益的。
老番瓜呈橘紅色,具有降血壓、防糖尿病的功效。

中醫觀點

中醫學認為:番瓜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消痰止咳的功能,可治氣虛乏力、肋間神經痛、瘧疾、痢疾等症。還可驅蛔蟲、治燙傷。其種子——番瓜子還能食用或榨油。番瓜和方瓜子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為番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功能。可用於氣虛乏力、肋間神經痛、瘧疾、痢疾、解鴉片毒、驅蛔蟲、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等症。《本草綱目》說它能“補中益氣”。《醫林記要》記載它能“益心斂肺”。
番瓜含有豐富的糖類和澱粉所以老方瓜吃起來又香又甜;其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低。番瓜的營養價值主要體現於它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其中含量較高的有胡蘿蔔素2.4mg%維生素B10.05mg%,維生素B20.06mg%,維生素C5mg%;此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鐵和磷。這些物質對維護機體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最近還發現方瓜中還有一種“鈷”的成分,食用後有補血作用。番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及礦物質,必需的8種胺基酸和兒童必需的組氨酸,可溶性纖維、葉黃素和磷、鉀、鈣、鎂、鋅、矽等微量元素。近代營養學和醫學表明,多食方瓜可有效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及肝臟病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清代名醫陳修園說:“番瓜為補血之妙品”。
常吃番瓜,可使大便通暢,肌膚豐美,尤其對女性,有美容作用,清代名臣張之洞曾建議慈禧太后多食方
番瓜還可以預防中風,因番瓜里含有大量的亞麻仁油酸、軟脂酸、硬脂酸等甘油酸,均為良質油脂。治療高血壓,可炒番瓜子吃,每日用量以20—30克為宜。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近兩年,隨著國內外專家對蔬菜的進一步研究,發現番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長期食用還具有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能。據資料顯示,方瓜自身含有的特殊營養成份可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止血管動脈硬化,具有防癌、美容和減肥作用,在國際上已被視為特效保健蔬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