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留園,是鬧市中的別墅,它坐落在洪江古商城的塘沖。這個建築群占地約13000平方米,是洪江當年最大的窨子屋建築群,是財富的象徵,發達了的商人自然要“高消費”,也要有一個與財富擁有量對等的住宅。百年的歷史風雨,雖然將留園鉛華洗去,可我們仍能從殘存的“骨格”上領略其當年的魅力。
結構布局
當年的留園,除主體建築五座窨子屋外,還有兩棟木質吊腳樓、一棟木曬樓、一座花園、一塊大草坪、兩條直而寬闊的青石板走廊,圍牆將這些圈在其中。 它有著許多蘇州園林的元素,可又大氣、莊重。 不像人們現在看到的洪江古商城內的其他窨子屋,大門之外是喧鬧的街巷,大門之內是經營、生產、生活的混合世界,這是典型的居家別墅。它“遠離鬧市,群屋四周開闊,不與其他窨子屋共牆相連”。 布局有點北京四合院的味道,可比起前者要精緻,氛圍也要溫馨。大門一關,就是一個獨立世界,可一家人又有同一個活動中心——天井,藉助那裡的陽光,讀書的,做女紅的,料理其他事務的,各得其所。 文史專家介紹這個建築群時說,大窨子屋為主屋,兩層四進。第一進為寬敞門,二進為堂屋,三進為飯廳,四進為後堂。裡頭道不盡的功能齊全,說不盡的方便舒適,數不盡的富貴風流。 只是,眼下的留園建築群主體建築只剩下五分之三——墨莊、隱居自樂,其餘的一座被改為皮鞋廠,另兩座也被現代建築所代替。
景區造價
在建造之前,劉歧山曾派人專門考察過蘇州一帶的園林,最終將自己人生棲息之地建成了既有蘇州園林烙印,又有洪江富商特色的建築。這個建築群占地約13000平方米,當時造價在10萬銀元以上。 按1920年的購買力,一塊銀元可以買30市斤米。於是,有人得出一塊銀元等於2010年人民幣99.225元的結論。那么,劉歧山在留園建設的投入是近千萬元。 然而,留園僅僅是劉歧山財富的冰山一角。
發展歷史
留園的鼎盛期
其實,“留園”不過是慶元豐在洪江的大本營。留園的鼎盛期,也是慶元豐輝煌期。 慶元豐在沿長江主要城市設立的票號,不僅僅是個業務辦事處,而是另外一個生活功能齊全的家。據一位富商的第三代說,到了分號的家,絲毫沒有陌生感,因為衣食住行與洪江的家沒有兩樣,因此洪江人稱劉歧山為“走遍全國不住店的老闆”。
洪江曾流傳:“慶元豐數穿著,楊源恆數吃住。”其實,慶元豐老闆的“住”在洪江也是最好的。據文史專家介紹,“旅洪新乾籍商人的房屋,其質量以慶元豐為最好,數量以他們為最多……尤其五大房(指劉歧山的五個兒子)的住宅無不院牆高立,廳堂重疊,陳設華麗,氣派軒昂。
解放時,劉鄧大軍司令部
正因為留園的名氣和寬敞、實用,所以解放時曾做過劉鄧大軍挺進大西南臨時司令部駐地。 劉鄧在這裡一住10多天,到10月20日左右才“拔寨起行”。
意義價值
留園仍在,無疑它失去了昔日顏色,也留下許多秘密。這裡的每一扇窗戶、每一塊條石……都儲存著信息密碼。 人們在驚嘆它氣派的同時,自然更了解它的主人——“鼎盛”和“輝煌”的製造者,了解它主人的發家史,想見識它主人商海弄潮的風采,想聽聽這個鐘鳴鼎食之家的故事 。確實,留園的產生和存在,和他的主人——劉歧山一樣,本身就是一個傳奇。探究劉歧山積聚財富的過程,比驚嘆留園的氣派更有意義。劉歧山,洪江最大油號慶元豐的老闆。一個江西新幹縣農民,“一個包袱一把傘,來到洪江做老闆”,開創了他的慶元豐財富王國 。留園的失色,不僅僅是歷史風雨的吹打,也有著自身力量衰微的重要因素。好在留園的後人大多數走出了這個建築群,走出了洪江,依靠學的知識,在另外的領域施展才華。仍存的留園,可以告訴我們許多,也讓我們思考許多……
江南四大名園
中國最美的十大園林
園林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2009年由《行游天下》雜誌社、搜狐旅遊等媒體及百萬網友,選出了中國最美的十大園林。 |
蘇州四大名園
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返回排行榜 | |
滄浪亭 | 位於蘇州市市城東北園林路。位於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始建於北宋,為文人蘇舜欽的私人花園,稱“滄浪亭”。 |
獅子林 | 園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禪師惟則的弟子為奉其師所造,初名“獅子林寺”。 |
拙政園 | 位於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明正德八年(1513)前後,御史王獻臣辭官後用大宏寺的部分基地建園,後幾經興廢,現大體為清末規模,面積約4公頃。 |
留園 | 位於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鹹寧年間,蘇州諸園頗多毀損,而此園獨存。光緒初年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園。 現全園占地約50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