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中國科協原書記處書記]

田夫[中國科協原書記處書記]

田夫(1924.05~2010.07),男,籍貫河北省新城縣。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科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原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原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田夫[中國科協原書記處書記] 田夫[中國科協原書記處書記]

田夫,原名許書田。直隸(今河北)新城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新城縣區委書記、河北省農林廳秘書。

建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機關黨委副書記,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副理事長。

人物生平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田夫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7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田夫同志遺體告別儀式於2010年7月20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鄧楠,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齊讓,書記處書記馮長根、程東紅,黨組成員王可前往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田夫同志生於1924年5月25日,籍貫河北省新城縣。1938年1月參加革命,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至1990年10月,任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是中國科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田夫同志長期從事科技管理工作,在科技戰線工作近半個世紀,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鞠躬盡瘁。他熱愛科技事業,先後在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市科技局、清華大學、北京市科協、中國科協等單位擔任重要領導職位,致力於我國科技事業和科研管理的理論研究,大力倡導和推動學科交叉與融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聯盟、科學與文化結緣,特別是在領導科學的研究開發和組織管理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田夫同志對工作執著敬業、精益求精,注重總結規律和吸取經驗,具有改革創新精神,尤其重視理論研究與探索。他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建設社會主義需要又紅又專的科學家》、《科研機關的政治思想工作》、《培養科技幹部》、《做攀登科學高峰的尖兵》等十多篇文章,主編有《科學學教程》、《領導與科學》、《科學領導與繼續教育》等論著,享有較高學術聲譽。

人物經歷

1980年,北京誕生了一家《潛科學》雜誌,專門刊登在科學研究中雖不成熟但有創意的學術論文。它的問世,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爭議紛紛。雜誌陷入困境之時,當時任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的田夫發出擲地有聲的話:“對四個現代化有利,就應當支持。”多年來,這本雜誌發表的論文,多次被國外專業刊物轉載。在新加坡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全息生物學學術討論會”上,創立“生物全息律”的張穎清教授受到國際學界的好評;而他關於“生物全息律”的第一篇論文,就是在無處發表之時被《潛科學》首家刊載的,這使他成為世界全息生物學的創始人。又是這個田夫,被一個叫趙紅州的教授在其很有影響的專著《大科學觀》的序言中提到:“我要深深地感謝科學‘忠厚的公僕’———田夫同志,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最及時而有效的幫助。”趙紅州教授所進行的“科學家最佳年齡公式”等研究,在世界科學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科學研究的道路寂寞而坎坷,每一種新事物的產生一開始總是不被人們理解,而科學沒有創新就不成其為科學,做了多年“科學的公僕”的田夫對此深有體會。當29歲的田夫邁著矯健的步伐踏進中國科學院的大門。科學院對於這個14歲就參加八路軍、一直在革命隊伍中滾爬摸打、剛剛從中共中央馬列學院畢業的年輕人來說是陌生而神秘的。作為中科院的機關黨委副書記,從此就要和從事科學研究的知識分子打交道,雖然他心裡有些打鼓,但還是很認真地投入了工作。這一乾,他在科技戰線上幹了40多年領導工作,先後在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市科協、中國科協留下辛勤耕耘的足跡。“做科學領導工作,要研究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科學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要尊重科學家,向他們學習,幫助他們做好工作,為他們創造條件。”自稱是“熱心科學事業的老布爾什維克”的田夫心裡這么想,也一直這樣做。

錢學森(左2)錢偉長(右2)和田夫(左1) 錢學森(左2)錢偉長(右2)和田夫(左1)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隨著人類科學知識體系的不斷更新,個人的知識結構也必須不斷更新,作為科學界領導更要不斷地學習,使視線超前。翻開田夫所著的《領導與管理的實踐和思考》一書,作者的眼界之寬,知識面之廣,觀念之新令人嘆服,這是他多年學習、思考和實踐的結晶。在人們提倡繼續教育的今天,田夫特別推崇“領導要繼續學習”,他認為領導幹部應懂得領導科學,要具有戰略的眼光,系統的觀念,綜合的能力,創新的精神。田夫自己首先身體力行,早在1983年,身為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的田夫創辦了中國科協現代管理知識講師團,對幹部進行繼續教育。

在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之初,政治、經濟、文化領域中許多問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重大問題的研究與解決,無不帶有綜合性、邊緣性和交叉性,無不需要交叉科學的運用。1985年4月,在田夫的積極倡導和支持下,一個交叉科學領域的盛會———全國首屆交叉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次盛會,極大地促進了我國交叉科學的發展。

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決定性因素,田夫和參加交叉科學大會的科研工作者們敏銳地意識到:四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都離不開管理科學,儘快地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已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大問題。他們萌發了創辦一所新型的、適應科技發展潮流的科研實體的念頭。田夫請示中央,得到了有力的支持。經過兩年多的籌建工作,田夫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新型的科研機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終於在1987年7月5日在北京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家民辦科研機構,辦院宗旨非常明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促進交叉科學與軟科學的發展,總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中的領導、管理經驗,努力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管理科學,為黨和政府領導機構的決策科學化服務。”田夫廣招天下人才,“借天下人頭腦為我所用”。他創辦的這個研究院是“小實體,大彈性”,只有幾間辦公室,20幾個專職工作人員,但卻擁有各學科專、兼職專家學者2000餘人,下設若干個研究所,研究領域橫跨30多門學科,實行自籌資金、自願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每一研究課題組,都是隨課題的建立而設,隨課題的解決而散。它第一次真正突破了我國單一全民所有制科研生產關係,為中國科研體制深入改革闖出一條新路。該院成立伊始,就針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癥結問題之一———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的生產經營困境,專門成立課題研究組,於1990年初,向中央呈交《關於搞活大中型企業的報告和提議》,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受到有關部門的賞識;海南開放之初,該院組織專家學者深入海南,調查研究,寫出《海南戰略新思考》的研究報告,又引起中央有關部門重視;該院1992年結合對企業案例的研究,針對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企業軟著陸”的建議,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該院和其它合作單位共同發起組織的“金融發展論壇”,被海外報刊和國內經濟理論界評價為首都最有社會影響的論壇之一……十幾年來,該院的許多研究成果為有關部門和地區領導幹部的戰略規劃和決策工作,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和可行的建議,被決策層所採納,有的已達到國際水準。該院汪培莊教授創立的“模糊落影理論”等成果的運用,使我國第一次躋身於日、美領先的研製新一代計算機的競爭行列;前面提到的產生國際影響的趙紅州教授也是該院的成員……正如一位美國著名學者所說:“這裡是中國人才薈萃的地方,中國管理科學的希望。”

田夫創辦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時已年過花甲,在別人安度晚年的時候他卻揮了一次大手筆,為此他付出了很多。就像許多新事物一樣,研究院的創辦有很多支持者,也有反對者,作為該院院長的田夫,如一位沉著堅定的船長,駕駛著他的航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為了這個研究院,他嘔心瀝血,殫精竭慮。

人物貢獻

撥亂反正,領導 北京 市科協的恢復工作

十年動亂中,北京市科協和學會是重災區。市科協機關工作人員被遣散,三處活動場所被挪作它用。科協和學會被誣衊為“裴多菲俱樂部”和“復辟資本主義的陣地”。廣大會員被戴上“臭老九”的帽子,科協和學會組織被迫停止了活動。

1978年8月16日,中共北京市委決成立中共北京市科協黨組,田夫被任命為黨組書記。田夫上任之後與科協黨組同志一起,首先抓了兩件事:一是將打散的學會組織恢復起來,二是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田夫親自拜訪科技專家,聽取意見。在每周的市科協辦公會上,都要檢查工作的進度。

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1978年底43個老學會全部恢復了組織活動。此後,一批新的學會相繼成立,到他調任中國科協工作時,北京市科協的學會總數已達到80多個。

田夫同志帶領市科協機關的同志到通縣西集公社去調查研究,一去就是幾天,在公社集體宿舍住宿,在公社機關食堂吃飯,白天了解情況,晚上召開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座談會聽取意見。他帶隊深入30多個學會和部分科研單位,了解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落實情況。一些中青年科技人員反映,業務上得不到重視,缺乏繼續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和條件,工資低,福利少,存在住房擁擠等實際困難。同時科技人員也提出很多好的建議,如:為中青年科技人員參加學術組織和出席學術會議創造更好的條件;建立學科諮詢機構;暢通科學進言渠道;建立學位、學銜制度;建立業務考核獎勵制度和對壓制學術民主的懲罰制度;打破論資排輩大鍋飯;真正按勞取酬;改善中年科技工作者的生活工作條件等等。田夫同志充分肯定了這些建議,並為儘快落實這些建議,做了很多工作。

錢三強與田夫同志(右)在會議上親切交談 錢三強與田夫同志(右)在會議上親切交談

1982年5月,北京航空學會秘書劉成功同志在座談會上反映了中年知識分子生活健康狀況存在的問題。田夫讓他們寫出書面材料,上報中共北京市委和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科技組顧問的于若木同志看到材料後,報送陳雲同志。陳雲同志在北京航空學會的材料上做出重要批示:“關心並解決中年科技知識分子骨幹的生活困難,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發揮他們在各條戰線上的作用,是關係國家前程的一個大問題,要下決心拿出一筆錢挽救這部分人的身體”.6月,中共中央《情況簡報》轉發了航空學會的材料。知識分子的健康問題受到全國各級領導的重視。

長期以來,一些嚴重違反科研道德的事件時有發生,科技界面臨學術失范和學風浮躁的嚴峻挑戰。1982年3月,《北京科技報》發表了北京玻璃研究所制訂科研人員道德守則的訊息。田夫同志認為要抓住這個事情作篇大文章。他多方聽取意見,科技專家一致認為,北京科技界應當制定一個共同遵循的守則。1982年4月29日,由北京市科協茅以升主席主持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科技人員座談會。會上討論並通過了《首都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範》和《關於制定首都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範的倡議書》。茅以升等103名科技界知名人士在倡議書上籤名。5月26日中國科協向全國各級科協和所屬協會轉發了《首都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範》。

衝破阻力,支持中關村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的誕生

1980年8月28日,中科院物理所陳春先教授向紀世瀛工程師介紹了考察美國矽谷的情況。兩人決心衝出中科院的深宅大院,闖出一條新路,在中關村建起中國的矽谷,形成一個新技術擴散區。紀世瀛與崔文棟、宛振斌、蔣濤等科技人員談了構想,他們認為科協和學會作為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具有凝聚性和包容性,是實現這個想法的最好平台。北京電漿學會理事會談鎬生院士和副理事長陳春先教授、潘良儒教授同意成立北京等離子學會先進技術服務部的構想。市科協諮詢部副部長趙綺秋將這個想法向市科協黨組進行了匯報。當時,尚沒有在學會組織中成立經濟實體的先例。黨組書記田夫和副書記孫洪明確表態,“科技諮詢和技術擴散工作是新生事物,市科協支持學會在具體作法上積極探索。”在市科協黨組的支持下,10月23日,北京第一家科技開發機構——北京電漿學會先進技術服務部,在中關村的一個小倉庫里誕生了。為此,北京市科協還撥出500元專款給他們作為開辦費。

服務部一誕生就面臨無端指責和巨大壓力。科研單位的領導認為,學會服務部搞諮詢發津貼,搞亂了科技人員的思想;與科研單位爭任務,搞亂了科研秩序,罪責非同小可,應當立即停辦。上級有關部門也要對服務部立案審查。

北京市科協黨組認為,服務部的成立是科技為生產服務的好形式,作為新生事物一定要大力支持。對於存在的問題,通過規範和加強管理來解決。田夫同志表態說:“科協堅定地支持你們,始終站在你們一邊,我們保護支持你們到底!”為了使服務部健康有序地發展,提出了三點注意事項:1、不與研究所爭任務;2、使用單位的成果、器材、場所,要經單位同意並給予補償費。3、外事活動要上報有關部門審批。

服務部完善了財務制度,實行財務公開。服務部的同志利用業餘時間開展工作。每人每月的津貼不超過30元。陳春先等領導分文不拿。市科協根據國務院財務大檢查的要求,對服務部的財務進行了檢查,沒有發現問題,以事實回答了外界對服務部的懷疑。

田夫同志 田夫同志

經過兩年半的爭論與抗爭,終於盼來了中南海的訊息。1983年1月8日,方毅同志批示:“陳春先同志的做法是完全對頭的,應予鼓勵。”胡啟立同志批示:“陳春先同志帶頭開創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條新路子。一方面較快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條渠道使科技人員為四化做貢獻。一些確有貢獻的科技人員可以先富起來,打破鐵飯碗,大鍋飯。當然還要研究必要的管理辦法和制定政策。此事委託科協大力支持……”胡耀邦當天批示:“可請科技領導小組研究出方針政策來。”1月2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了有關陳春先同志事跡的通訊。

為落實中央領導批示,經過協商由北京電漿學會、北京市科協、海淀區科委、海淀區工業公司聯合成立“北京市華夏新技術開發研究所”.1983年4月15日,在海淀區標準件廠二樓,北京市第一個民辦研究所成立了。

1984年,中國最大的科學金字塔開始裂變。一批追求實業的科技人才脫穎而出,一個個民辦科技機構應運而生。然後有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有了海淀區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中關村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追根溯源,這一系列巨大的裂變反應起始於當年北京等離子學會先進技術服務部的點點火花。

支持科研機制改革,助力諧波傳動技術騰飛太空

諧波傳動技術是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於50年代末期發明的一種新型機械傳動技術。可廣泛套用於航空航天、軍事工業、電子工業、機械工業等各個領域。到70年代末期,北京已有十幾個單位的科技人員從事這項研究工作。為了解決人員分散,技術資料缺乏,開展學術交流不便的矛盾,科技人員急需組織一個獨立的學術組織。在田夫同志的大力支持下,1978年10月,成立了由李克美為組長的國家第一個諧波傳動學組,歸口於北京機械工程學會傳動分會。

新成立的諧波傳動學組,組織分散在各單位的專業人員,進行諧波傳動嚙合參數計算方法的研究,通過討論建立數學模型,列出計算公式,編製程序。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在1979年取得了初步成果,研究成功我國自主創新的諧波傳動設計計算的核心技術。

1979年底,由諧波傳動學組發起,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諧波傳動學術研討會。全國從事本專業的專家教授濟濟一堂,開展交流。促進了我國諧波傳動技術創新。

在田夫同志的支持下,諧波傳動學組自編教材舉辦培訓班和科普講座,與清華大學和中央電視台合作攝製諧波傳動技術教學片和科普電視片,促進了諧波傳動技術的推廣套用。

成立專業化從事諧波傳動技術研究所一直是專業科技人員多年來的願望。由於受到軍隊、地方,中央、省市交錯的科研體制的束縛,人才流動受到限制。1982年12月29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新春茶話會上,田夫同志給李克美寫了封推薦信,讓她找國防科工委領導,提出由國防科工委成立諧波傳動技術研究所的建議。

在國防科工委鄒家華副主任、科技部李國樞部長和後勤部楊恬部長等的支持下,1983年9月,集中了一大批從事諧波傳動技術研究的骨幹力量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專業化從事諧波傳動技術研究所。該所成立後,完成了諧波傳動國家標準系列的制定。承擔的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工業機器人高精度諧波傳動減速器系列產品”,分別獲得了國防科工委、國家機械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為我國諧波傳動技術的推廣套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了加速諧波傳動技術成果的推廣套用和加速產業化,也由於國防科工委的機構改革,諧波傳動技術研究所實行了轉制。1993年5月18日,在原北京諧波傳動技術研究所的基礎上科技人員自籌資金成立了北京市克美諧波傳動精密機械公司(簡稱克美公司),並與中國機械工業技術總公司合資組建了北京中技克美諧波傳動有限公司(簡稱中技克美公司)。是我國第一個專業化從事諧波傳動技術開發、設計、研製、生產、銷售服務,集貿技工一體的高新技術實業公司。

在鄒家華主任、田夫同志等關心支持下,1996年國家計委批准在原機械工業部何光遠部長領導下中技克美公司建設“年產1萬台套諧波傳動減速器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基地)”,並於1998年中技克美公司在順義空港工業區建成。

同時國家科委又批准中技克美公司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項目“高精度諧波傳動系列產品”的技術依託單位,以及“國家諧波傳動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中技克美公司全體科技人員發揚了艱苦奮鬥、頑強拼搏、開拓創新、為國爭光的精神,研製出世界先進水平的固體潤滑諧波傳動減速器,套用在含“神舟7號”系列載人飛船太陽能電池陣驅動機構中,以及飛船定位雷達天線驅動機構中,圓滿地完成了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我國科技人員還將諧波傳動技術推廣套用到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偵察衛星、導航衛星、天鏈星、空間站等多種型號中,並成為航天飛行器中關鍵配套部件。

多年來田夫同志一直關心支持科技人員為我國諧波傳動技術創新,實現科學地、可持續化地發展保駕護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