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7世紀大化改新以後,日本開始實行以天皇朝廷土地所有制為核心的班田制。然而隨著私人對荒地的開墾,以及官僚貴族和寺院對土地的侵占,到9~10世紀的平安朝時,班田制已名存實亡。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實際支配土地並不按照班田制的農戶,這就是所謂的“田堵”。
由於班田制瓦解造成朝廷賦稅流失,10世紀後半起,朝廷開始按照農戶實際支配和經營的農田數來徵收賦稅,而不再按農戶的戶籍人口來徵收,“田堵”一詞也作為賦稅徵收的對象而被正式使用,儘管朝廷並未正式承認田堵對土地的所有權。
演化
田堵在朝廷土地所有向私人土地所有的轉化中是很重要的一環,這批人拉開了土地兼併的帷幕。在新的賦稅制度下,田堵的土地成為他們擁有名分的“名田”,他們自身則是名田的“名主”。由名主向朝廷代繳名田範圍內農戶賦稅的制度,也稱作“負名制”。
隨著進一步的土地兼併,小名主往往投靠大名主以取得躲避朝廷賦稅的優惠(即所謂“寄進”),從而形成對豪強的層層依附關係;大名主則通過兼併、開墾土地和吸納依附農民,擴大自己的特權莊園,進而建立私人武裝。這些促使日本的社會政治結構發生深刻變化,最終導致幕府制度的建立。
評價
田堵從出現到成為正式的賦稅對象,標誌著土地私人所有和土地兼併的發展,有利於通過封建生產關係的內部變革來促進對土地的高效利用和農業生產率的提高;與此同時,也使封建朝廷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系統與大名領主之間的利益矛盾變得尖銳起來。其後果是大名領主的軍事封建上層建築取代了舊官僚系統,造成日本隨後百年的戰亂及六百餘年的幕府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