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1959年出生於日本富山縣首府富山市, 1983年獲日本東北大學學士學位,現任職於京都市島津製作所,為該公司研發工程師,分析測量事業部生命科學商務中心、生命科學研究所主任。2002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日本第12位獲諾貝爾獎的人。與以往的諾貝爾獲獎者相比,田中的經歷非常平凡,因而也顯得異色。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連碩士學位也沒有。
田中畢業於東北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專業,與化學、生化等領域完全無緣。東北大學是除東京大學、京都大學以外的一所非常優秀的大學,曾經排名第三。田中的母親在生下他後一個月後便因病去世,自幼過繼給叔父叔母。當他在念大學時才被告知這一事實,他感到非常震驚。從此立志研究醫用測試儀器。
進公司以後他懷著極大的熱情埋頭於實驗室的研究工作,把自己的終身大事和名譽升遷統統置之度外。從報紙上透露的隻言片語來看,田中幾年前才通過相親娶了一個媳婦。另一方面,他的頭銜也只是個主任。不過這與中國的主任頭銜完全不同。日本企業內的職務分管理職、專門職或事務職兩大系列。具有大學畢業學歷的人一般歸於管理職系列。進公司首先做1-2年的職員,然後升任主任。往後還有系長、課長代理、課長、次長、部長等等。每一種職務又往往分2-3個等級,而且還有最低任職年限的規定。據報導,田中為了能在實驗室第一線從事研究工作,自己拒絕了所有升職考試。與中國企業一樣,日本企業的工資也是與職務掛鈎的。 每年工資普調的額度很小,大致為月工資的2-3%。可以想見,他在經濟上不會有多少餘裕。因此也可以說,田中幾乎處於日本企業社會的最底層。這可能就是他在公司內部被稱為怪人的原因。
他對化學的貢獻類似於約翰·芬恩,因此也得到了1/4的獎金。個人成就田中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了分析儀器,連同分析方法一起申請了專利。並獲得批准。這些產品已為公司創造了相當於超過1億人民幣的利潤。田中的這一項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方法和他的相關專利發明,當時僅獲得公司1萬1千日元的獎勵。申請專利被接受時獎5千日元,被批准時6千元。1萬1千日元2002年合人民幣700元左右。
田中幾乎沒有發表過什麼論文。僅有的幾篇也只是發表在不是很重要的會議和雜誌上。他與日本學術界幾乎沒有任何交往。以至於前天晚上獲獎的訊息傳來時,日本學術界措手不及。在電視台採訪200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古屋大學野依良治教授時,該教授透露他剛與2000年的獲獎者白川英樹教授聯繫過,都不知道田中耕一何許人也。最後,該教授只能結結巴巴地說:這說明只要自己努力,不在學術界活躍也能得到諾貝爾獎。與田中有一面之交的另一位教授也找不到話來稱讚他,只是籠統地說:人很老實,工作熱心。再問如何相識時,原來教授也只是因為買了島津製作所的分析儀器,聽過一次田中作的產品介紹。
日本教育部總是認為諾貝爾獎得主都會是在他們掌管的學界範圍內。他們年年都會列出一大串可能榜上提名的科學家。但是,像這次田中耕一這么一個屬於學界局外人的得主,可說是意外中的一大意外。小柴昌俊教授的獲獎是幾年前開始預報,因此,對小柴的獲獎日本學術界雖然表示喜悅, 但並不驚奇。而田中耕一的獲獎卻像令人喜悅的晴天霹靂一般。據說,在獲悉田中獲獎訊息的那一天,日本教育部內是一片混亂。因為在他們的日本研究生命科學學術界的資料名單中,根本找不到田中耕一的名字。到了最後,他們還是通過網際網路訊息才獲得田中耕一的履歷。
在這景氣低迷、前途黯淡的日子裡,諾貝爾物理、 化學獎的雙雙獲獎給日本社會帶來了一陣短暫的欣喜。不過,田中的上司和同事卻有了新的困惑:難道以後要叫他(田中)先生了嗎? (註:先生這個漢字詞組在日本只用於從事特定的令人尊敬的職業的人,如教師、 醫生。後也用於當選了國會議員的政治家)日本在對學界人士的評價上,有著極其封建的意識和人為標準。田中耕一和日本社會權威科學家有著兩個極大的不同點。一,他不是象牙塔里的學者。二,他年輕,才40齣頭,不如一般權威日本科學家,都是年邁資深。獲諾貝爾獎後的田中耕一,在一夜間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職業研究員躍登成為日本全國爭寵的人物。他就職的公司島津製作所老闆特地從出差地趕回國贈送給他數百萬日元的獎勵金,還宣布要將他從主任職位提升到董事級。
一向來和國內獎狀無緣的他,得獎後不到一個月內,卻一連獲得頒發好幾個居民市民榮譽獎。日本政府也在諾貝爾獎之後,頒發的日本最高榮譽日本文化勳章中,急急忙忙補上他的名字。諾貝爾獎主導了田中耕一在日本的一切。日前,當他手中握著出身大學東北大學獻上的榮譽博士學位時,他幽默的一句話卻使台下上千個學者驚嘆不已。他說:“我當初決定不考大學院原因是我因為我討厭學校要我考德語……如今,不用考外語就能夠獲得這個博士學位……可是,我想博士名義也只有在我定飛機畫位子時才拿出來用。因為這個頭銜能夠免費使我提升坐商務艙……”當提到他研究的成果時,他的回答關鍵字只有一個,就是”興趣”。他說 “我從小就喜歡研究。就職後,多次拒絕升職當管理層,也因為要留在研究部門進行研究。今後,我也將繼續研究。我有興趣也喜歡搞研究。”或許,他正在提醒一個目前已經被日本象牙塔中人士忘記的問題——“學問的源頭就是興趣”
發明成果
他的成果是和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一起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他們兩人將共享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半的獎金;質譜分析法是化學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分析方法。它通過測定分子質量和相應的離子電荷實現對樣品中分子的分析。19世紀末科學家已經奠定了這種方法的基礎,1912年科學家第一次利用它獲得對分子的分析結果。在質譜分析領域,已經出現了幾項諾貝爾獎成果,其中包括氫同位素氘的發現(1934年諾貝爾化學獎成果)和碳60的發現(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成果)。不過,最初科學家只能將它用於分析小分子和中型分子,由於生物大分子比水這樣的小分子大成千上萬倍,因而將這種方法套用於生物大分子難度很大。
儘管相對而言生物大分子很大,但它們在我們看來是非常小的,比如人體內運送氧氣的血紅蛋白僅有千億億分之一克,怎么測定單個生物大分子的質量呢?科學家在傳統的質譜分析法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新方法:首先將成團的生物大分子拆成單個的生物大分子,並將其電離,使之懸浮在真空中,然後讓它們在電場的作用下運動。不同質量的分子通過指定距離的時間不同,質量小的分子速度快些,質量大的分子速度慢些,通過測量不同分子通過指定距離的時間,就可計算出分子的質量。
這種方法的難點在於生物大分子比較脆弱,在拆分和電離成團的生物大分子過程中它們的結構和成分很容易被破壞。為了打掉這隻“攔路虎”,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與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發明了殊途同歸的兩種方法。約翰·芬恩對成團的生物大分子施加強電場,田中耕一則用雷射轟擊成團的生物大分子。這兩種方法都成功地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離,同時也被電離。它們的發明奠定了科學家對生物大分子進行進一步分析的基礎。
如果說第一項成果解決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誰”的問題,那么第二項成果則解決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什麼樣子”的問題。
第二項成果涉及核磁共振技術。科學家在1945年發現磁場中的原子核會吸收一定頻率的電磁波,這就是核磁共振現象。由於不同的原子核吸收不同的電磁波,因而通過測定和分析受測物質對電磁波的吸收情況就可以判定它含有哪種原子,原子之間的距離多大,並據此分析出它的三維結構。這種技術已經廣泛地套用到醫學診斷領域。
不過,最初科學家只能將這種方法用於分析小分子的結構,因為生物大分子非常複雜,分析起來難度很大。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里希發明了一種新方法,這種方法的原理可以用測繪房屋的結構來比喻:我們首先選定一座房屋的所有拐角作為測量對象,然後測量所有相鄰拐角間的距離和方位,據??子中的質子(氫原子核)作為測量對象,連續測定所有相鄰的兩個質子之間的距離和方位,這些數據經計算機處理後就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三維結構圖。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對溶液中的蛋白質進行分析,進而可對活細胞中的蛋白質進行分析,能獲得“活”蛋白質的結構,其意義非常重大。1985年,科學家利用這種方法第一次繪製出蛋白質的結構。到2002年,科學家已經利用這一方法繪製出15-20%的已知蛋白質的結構。
21世紀初,人類基因組圖譜、水稻基因組草圖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基因組圖譜破譯成功後,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進入後基因組時代。這一時代的重點課題是破譯基因的功能,破譯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破譯基因怎樣控制合成蛋白質,蛋白質又是怎樣發揮生理作用等。在這些課題中,判定生物大分子的身份,“看清”它們的結構非常重要。專家認為,在未來20年內,生物技術將蓬勃發展,很可能成為繼信息技術之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由這3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發明的“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確認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將在今後繼續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