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米的大田管理
• 一、春播玉米。目前已進入揚花、灌漿充實期。此時乾旱缺水容易形成空桿,禿頂缺粒,造成減產,在田管上一定要加強灌水抗旱,滿足玉米生長發育需要。
二、遲播玉米要加強水肥管理,已進入喇叭口期的玉米要重施穗肥。六月下旬以後播種的玉米,要看天,春苗追肥壯苗少施,弱苗重施,促進平衡生長,儘量做到苗子大小、高矮、粗細一致。
三、防治玉米螟和二化螟危害。遲播玉米本月中旬和下旬進行。使用藥劑:玉米螟:用克螟丹或七把劍或稻暢加BT粉劑,兌水粗點蓋頂灌心。防治玉米霜霉病,使用藥劑:金雷加滅菌威或滅菌威加甲霜靈或滅菌威加菌毒清,兌水120斤噴霧。
四、遲播玉米要注意防治草害,並且要及時拔去分櫱苗,防治苗荒苗,特別注意本月10日後不再種玉米,因為7月10日後成熟度差,商品性差。
2 水稻的大田管理
一、返青分櫱期的田間管理
從移栽(或拋植)至分櫱高峰期,是促進個體健壯生育,構造高產群體結構的關鍵時期 大田管理一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一)水漿調理
移栽時田間要保持一定的水層,一般水深約6—7cm,以利造成溫濕度比較穩定的環境,有利於早發新根,加速返青。早稻秧苗返青後,採取淺灌,一般水深3—4cm,間或露泥,以提高水溫和泥溫,增加土壤氧氣和有效水分,並使稻株莖部光照充足,為早分櫱創造有利條件。晚稻返青期氣溫高,光照強烈,葉面蒸騰大,因而插後要灌較深的水,以利活蔸。返青後,應以勤灌淺灌為主,間或短暫露田,以促進多生新根,早生分櫱。
(二)科學施肥
早分櫱、多分櫱是構築豐產苗架的關鍵;而水稻大田有效分櫱時間短,綠肥田早稻為7—9天,三熟制早稻為4—5天,中稻為10—15天,連作晚稻在10天以內,因而早施分櫱肥,爭取有效分櫱期間內多生分櫱,為多穗打下基礎至關重要。早稻分櫱肥一般在插後5—7天施下,每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施後5—7天如發現禾苗生長不平衡,則對弱苗酌情補施,促進平衡生長。
(三)中耕除草
稻田中耕,不僅能除草,還能補充土壤空氣,加速肥料分解,促進禾苗分櫱。目前,稻田採用化學除草漸為普遍,通常在插後3—7天施藥。施藥技術及注意事項嚴格按產品說明書辦理。
(四)防止僵苗
僵苗有多種類型,主要為中毒型,是未腐熟有機肥施用過量或綠肥翻耕過遲所致,採取施石灰、石膏方法可以緩解;另外是冷害型。湖南省常因“五月低溫”造成早稻僵苗不發。防止方法是於寒潮期間灌深水以保溫;缺素型比較普遍的是缺磷、缺鉀、缺鋅,在湖南省缺鋅更為常見,對付的方法是補施所缺肥素。
二、拔節孕穗期的田間管理
拔節孕穗期是禾苗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一方面是以分櫱、莖稈伸長為中心的營養生長,另一方面以幼穗分化為中心的生殖生長,因而植株生長量迅速增大。這一時期的田間管理的主要措施為:
(一)適時適度曬田
曬田的作用,一是能改善土壤通氣性,降低土壤有毒還原物質,為根系育創造良好條件;二是曬田過程中土壤中銨態氮和有效磷含量及土壤含水量下降,因而可抑制分櫱發生,減少無效分櫱。曬田時期掌握,一般是根據禾苗生育進度和苗數而定,以幼穗分化初期曬田為宜,或大田苗數達到預定數量開始曬田,做到“時到不倒苗,苗夠不等時”。曬田程度,常規稻要求曬到田邊開小坼,田中稍硬皮;如禾苗長勢旺,泥腳深,施肥多的田應適當重曬。雜交稻一般實行輕曬或露田,不宜重曬。
(二)間隙灌溉
曬田結束後,禾苗將進入孕穗階段。此時氣溫高,葉面積大,水分蒸騰多,生態需水和生理需水量大,是水稻一生中對水分最為敏感的時期。這一階段,稻田需有水層,要嚴防脫水受旱。但長時間處於淹水狀態又會引起土壤氣氧氣不足,對根的生長不利。因此在水源條件便利的地方,可採用灌水與落水相間的間隙灌溉法。
(三)巧施穗肥
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兩個吸肥高峰之一(另一個是分櫱期),必須滿足養分供給。要視前期施肥情況和曬田復水後禾苗生長情況,酌情補給。
三、抽穗結實期的田間管理
抽穗結實期是以穀粒充實為主的生殖生長期,也是結實率與粒重的決定時期。這一時期田間管理的重心是防止根系過早衰敗,葉片過早落黃,保證較高的光合效率,製造和積累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管理的重點措施是:
(一)乾乾濕濕灌溉
早稻灌漿結實階段,氣溫高且常伴以“火南風”,禾苗蒸騰失水快,如田間土壤水分不足,往往造成籽粒灌漿時間縮短,秕粒增多和千粒重下降。但又不能長時間保持水層,以免降低土壤含氧量和根系活力。因而這一時期的水分管理採取乾濕交替為好。有條件的地方可採取白天灌水,夜間排露辦法調節田間溫濕條件,有利增加實粒,提高粒重。
(二)補肥壯籽
水稻抽穗,葉片中氮素轉移到穗部,使葉片含氮量降低,光合能力減小,提早衰老的死亡。因此,補施一定的氮肥可延長葉片功能時期,增強光合作用,有利結實壯籽,提高單產。因後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壯籽肥發葉面噴施效果最好。壯籽肥一般在孕穗期至齊穗期使用,所用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氫鉀等。90年代以來,湖南省廣泛使用“穀粒飽”,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效果顯著。施用方法是,每畝用“穀粒飽”一小包(50克裝),兌水50千克,於抽穗期作葉面噴施。
四、連作晚稻的田間管理
上述三節主要適用於早、中稻生產,但大部分亦適用於連作晚稻。然而,連作晚稻因生態環境不同,其特點主要是“三短一早”,即全生育期縮短,營養生長期短,有效分櫱期短,幼穗分化早。因而在田間管理上,要採取針對性措施以揚長避短,才能獲得豐收。
(一)施肥
連作晚稻施肥的原則是:基肥足,面肥速,追肥早,穗肥巧。
“面肥速”,面肥是指插秧前最後一次耙田時施於田面的肥料,需用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等速效化肥,使禾苗返青後迅速得到養分,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營養生長期。
“追肥早”,因連作晚稻分櫱早,速度快,因而需要及早加重分櫱肥的使用。分櫱肥的施用量每畝為尿素10千克,氯化鉀5千克,返青後即追肥,爭取在較短的有效分櫱期間多發分櫱,迅速形成高產群體結構。
“穗肥巧”,是指在前期施肥不足,禾苗長勢不旺的田,於幼穗分化開始時,每畝補施尿素3.5-4千克,以鞏固有效分櫱,增加每穗穎花數量,達到增穗增粒。孕穗期間,若禾苗葉片變黃,可採取葉面噴施辦法,襪施粒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但需注意,田肥苗旺的田要慎重施用,以免貪青晚熟,遭遇寒露風的危害。
(二)管水
連作晚稻插秧和返青期,正值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故需有一定的水層插田和返青。水源不足不便的地方,前作早稻收刈時最好不要脫水,並採用免耕稻草覆蓋的辦法,減少田中水分蒸發,降低泥溫,使連作晚稻在有水的情況下插田。因連作晚稻分櫱早,所以返青後即要開始淺水灌溉,結合露田,促發新根,多分櫱。後期水漿管理與早、中稻基本相同;但在抽穗期如遇寒露風,則需灌深水以保溫,減輕寒害損失。
3茄子大田管理
一、追肥關定植活棵以後,結合中耕鬆土,追一次提苗肥,畝用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左右。當第一個果(門茄)開始形成時,每畝追施腐熟人糞尿1000~1250公斤作催果肥。待第一批果實採收後,須追一次重肥,每畝施人糞尿 2000~3000公斤,有機肥中還須加入磷、鉀肥,以供果實迅速膨大的需要。以後根據植株的長勢,每隔7~15天追肥一次,肥料的種類、施肥時期及次數可以靈活掌握。到7月份茄子盛產季節,是需肥最多的時期,再追一次重肥,對植株度過高溫、延長採收期、增加後期產量均有促進作用。
二、水分管理關茄子生長要求土壤濕度達80%為好。茄子生長前期,澆水一般可結合追肥進行。為防止落花,第一朵花開放時,要控制水分,待茄子果實露出萼片時就要及時澆水,以促進果實生長。茄子結果期需水量增多,應根據果實的生長情況及時澆灌。7~8月份高溫乾旱季節,須經常灌溉。灌水宜用溝灌,宜早上或傍晚水溫、地溫較低時進行。雨水多時,要及時排水。梅雨季節要開通排水溝,不使淤塞。發現田間積水,應迅速排除,以防受澇和發生病害。
三、中耕培土關中耕結合除草進行。茄子生長前期地溫低,髮根慢,要勤中耕。前期中耕宜淺些,後期中耕宜深些。到植株高達 33厘米左右時,可結合施肥進行中耕培土,在植株的莖基部培土護根,可防倒伏。茄子生長後期枝葉繁茂,如遇大風極易颳倒,所以多次培土,可抗風害。
四、整枝打葉關茄子一般不行整枝,僅把門茄以下靠近根部的幾個側枝除去,以防養分的無效消耗和有利於通風透光。若打葉過多,葉面積減少了,不利果實的生長發育,會使產量降低。
4 如何做好大田管理
1、及時查苗補苗:對地膜栽煙應及時薄施提苗肥,謹防燒苗,N、P肥配合用,促進早生快發。移栽後20天內要經常查苗補苗。
2、水分管理:
(1)整畦蓋膜前,必須使壟體土壤保持半濕潤狀態。
(2)澆足定根水:可配合藥、肥施用。遇天氣好時移栽,澆足定根水對K326品種尤為重要。
(3)返苗—團棵:期間不出現嚴重乾旱不灌水,旺長期至成熟期應保持畦面土壤半濕潤狀態,灌水應做到畦土全濕後溝中水乾,遇乾旱強調重灌旺長水,成熟期每採收一次溝灌一次水。
(4)排水:大田生長季節雨水較多,要做好清溝排水,減少肥料流失。
(5)掀膜大培土:煙株進入開盤(栽後20左右)至團棵期前開始掀膜,進行清溝大培土,防止根系被破壞。培土後立即蓋回地膜,並用土塊進行壓膜。同時應人工鏟鋤煙畦及畦溝雜草,確保煙田無雜草。或在旺長期前期進行揭膜、清溝、除草、培土。要求在煙葉旺長期全面揭去地膜保護煙株根系,防止根莖性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