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爵

田世爵,生於1499年,字廷器,號龍溪,今湖北省恩施州鶴峯縣容美鎮人。 公元1515年正式襲職司主,被明廷冊封為容美宣撫使司;他執政期間,愛民安疆,勵精圖治,從江漢地區引進先進的農耕技術,並聘請漢族名流入司傳播漢文化,使容美土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都得以“中興”;他本人被後人譽為“中興司主”。 明嘉靖年間,他回響朝廷徵調,率領萬名土兵出征抗擊倭寇,在江浙一帶創下赫赫戰功,其事跡可歌可泣。 1562年,田世爵卒於安徽蕪湖軍中,享年63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田世爵,生於1499年,字廷器,號龍溪,今湖北省恩施州鶴峯縣容美鎮人。

公元1515年正式襲職司主,被明廷冊封為容美宣撫使司;他執政期間,愛民安疆,勵精圖治,從江漢地區引進先進的農耕技術,並聘請漢族名流入司傳播漢文化,使容美土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都得以“中興”;他本人被後人譽為“中興司主”。

明嘉靖年間,他回響朝廷徵調,率領萬名土兵出征抗擊倭寇,在江浙一帶創下赫赫戰功,其事跡可歌可泣。

1562年,田世爵卒於安徽蕪湖軍中,享年63歲。

人物生平

明末清初,楚蜀諸土司中,唯容美土司“最為強盛”(雍正皇帝評贊),容美土司的司署就在八峰山下,其領地主要包括今天的鶴峯縣、五峯縣以及恩施、建始、巴東、長陽等縣市的部分地區,鶴峰是容美土司的主體;在容美,田氏土司世襲相承,歷20多位司主,田世爵是其中最有成就和最富傳奇色彩的一位。

田世爵(1499—1562年),字廷器,號龍溪,今湖北省恩施州鶴峯縣容美鎮人,明嘉靖年間任湖廣容美宣撫使。

田世爵為田秀宣撫使的第七子,乳名七哥俾;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庶長兄百里俾謀權篡位,弒父殺弟,獨世爵年幼,被乳母覃氏與其夫以己子代死,而負世爵出奔桑植土司,哺育成人;明正德二年(1507年)世爵襲職,正德九年(1514年)回司任事,在位四十餘載。

田世爵的貢獻在於,他襲職以後,總結了歷史經驗教訓,認為亂賊之禍,始於大義不明,要消除內亂,必須知書識禮。欲“知書識禮”,必須推廣漢文字、漢語言,走開化中興的道路。他首先安撫舍把,恤民好士,屯兵邊界,鞏固疆域,創造司內的穩定環境。然後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求“勵精圖治”:親自出司考察,結交官府,學習漢文、漢語,引進先進技術,與荊州藩、道、府密切往來;聘請漢族名士進司任教,以詩書嚴課諸男,有不嗜學者,叱犬同系同食,以激辱之;他有八男八女,諸子皆練達,並成才;在司內嚴令推行漢語、漢文;田世爵襲職前,人名多為土家語,在他任職以後,不僅土王名字全部使用漢語,就連旗長舍把中也沒有發現再用土家語的人名了。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田世爵以“有司不能攝治”之罪,由其長子田九霄襲安撫使職;同年,江浙總督胡宗憲調土兵抗倭,田世爵忍辱負重,與長子九霄、次子九龍一道從征,率土兵與永(順)保(靖)土兵組成聯軍,開赴江浙,參加抗倭鬥爭,歷時兩年,先後在浙江的嵊縣、三界、陰沙、後梅、丹陽、柘林、乍浦等地,與倭寇激戰,殺敵上千,生擒上百,建立東南第一功,受到胡宗憲的嘉獎。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田世爵和長子九霄,第二次應徵平倭至舟山群島;是年七月,攻陷賊巢岑港,殺敵數百;嘉靖四十年(1561年),江西盜起,胡宗憲兼管江西,又調永(順)、保(靖)、容美土兵征剿;次年,田世爵病死蕪湖軍中,享年六十三歲。明王朝嘉其忠貞,追封田世爵為宣武將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