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來源
巴拉薩(B.Balassa)曾經對產業內貿易現象作過統計研究,並提出測量產業內貿易重要性程度的指標——產業內貿易指數(IndexofIntra-industryTrade,簡稱IIT)。
計算公式
公式:T=1-|X-M|/(X+M)
註:式中:X和M分別表示某一特定產業或某一類商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並且對X-M取絕對值。
T的取值範圍為[0,1],T=0時,表示沒有發生產業內貿易;T=1時,表明產業內進口額與出口額相等;T值越大說明產業內貿易程度越高。
理論
產業內貿易指數理論中所指的產業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生產投入要素相近,
二是產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條件的產品可以分為兩類:同質產品和異質產品,也稱作相同產品或差異產品。
同質產品
同質產品或相同產品是指產品間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也就是說產品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彈性,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消費偏好完全一樣。這類產品的貿易形式,通常都屬於產業間貿易,但由於市場區位、市場時間等的不同,也會發生產業內貿易。
①兩國邊境大宗產品的交叉型產業內貿易。在礦石、鋼鐵、木材和玻璃等建築材料等大宗交易產品當中,運輸費用占據了總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
②季節性貿易。
有些產品的生產和市場需求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因此國家為了滿足國內需求矛盾也會形成產業內貿易,例如,歐洲一些國家之間為了相互解決用電高峰期而進行的電力“削峰填谷”的進出口。另外,一些果蔬的季節性進出口也屬於此類。
③大量的轉口貿易。
轉口貿易中,轉口國的進口項目和出口項目中就出現了同類產品,在統計上構成了產業內貿易。
④相互傾銷。
不同國家生產同樣產品的企業,為了占領更多的市場,有可能在競爭對手的市場上傾銷自己的產品,從而形成產業內貿易。
⑤政府的外貿政策。
如果一個國家政府在對外貿易政策中實行出口退稅、進口優惠時,國內企業為了與進口商品競爭,就不得不以出口得到出口退稅,然後再進口以享受進口優惠,這樣一來就產生了產業內貿易。
⑥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
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intra-firmtrade)也稱為公司內貿易,指的是在母公司與子公司或者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產生的國際貿易。由於統計上常常將零部件、中間產品以及加工產品都視為同樣的產品,因此,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也會形成產業內貿易。
異質產品
差異產品又可以分成三種:水平差異產品、技術差異產品和垂直差異產品。
不同類型的差異產品引起的產業內貿易也不相同,分別為水平差異產業內貿易、技術差異產業內貿易和垂直差異產業內貿易。
①水平差異產業內貿易。
水平差異是指由同類產品相同屬性的不同組合而產生的差異。菸草、服裝及化妝品等行業普遍存在著這類差異。
②技術差異產業內貿易。
技術差異是指由於技術水平提高所帶來的差異,也就是新產品的出現帶來的差異。從技術的產品角度看,是產品的生命周期導致了產業內貿易的產生。技術先進的國家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技術後進的國家則主要生產那些技術已經成熟的產品,因此,在處於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同類產品間產生了產業內貿易。
③垂直差異產業內貿易。
垂直差異就是產品在質量上的差異。汽車行業中普遍地存在著這種差異。為了占領市場,人們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但是,一個國家的消費者不能全部追求昂貴的高質量產品,而是因個人收入的差異存在不同的消費者需要不同檔次的產品。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高收入水平的國家就有可能進口中低檔產品來滿足國內低收入階層的需求;同樣,中低收入水平的國家也可能進口高檔產品滿足國內高收入階層的需求,從而產生產業內貿易。
定義
產業內貿易指數理論的假設前提是:指數理論分析基本是從靜態出發進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市場,而以非完全競爭市場為前提(過去的貿易指數理論的前提大多為完全競爭市場);經濟中具有規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慮需求不相同與相同的情況。從這些假設前提可以看出,產業內貿易指數理論的出發點與其他貿易指數理論是相當不同的。產品差異論
同類產品是那些消費上能夠互相替代、生產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它包括同質產品與差異產品。同質產品是指性質完全一致因而能夠完全相互替代的產品,如同樣的水果、磚等。這類商品在一般情況下大多屬於產業間貿易的對象,但由於市場區位不同,市場時間不同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產業內貿易現象。產品的差異性或差異產品是指從實物形態上看,產品的品質、性能、造型、設計、規格、商標及包裝等方面的差異。
①同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國際貿易中出現同質產品的買賣,往往來自如下原因:
第一,許多原材料(如黃沙、水泥等)單位價值低而運輸成本相對很高,消費者應該儘可能靠近原料供應地來獲得它們。所以一國可能同時進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例如,中國在東北出口水泥而在華南進口水泥便屬於這種情況。
第二,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香港)大量開展轉口貿易和再出口貿易,其許多進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變。這時同類產品將同時反映在轉口國的進口項目與出口項目中,便會形成統計上的產業內貿易。
第三,由於一些產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節性特點,一個國家會有時進口而有時出口這類商品。如歐洲一些國家之間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電力進出口。
第四,政府干預產生的價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傾銷,會使一國在進口的同時,為了占領其他國家的市場而出口同種產品,從而形成產業內貿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稅、進口優惠時,國內企業為了與進口貨物競爭,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稅,再進口以享受進口優惠,造成產業內貿易。
第五,出於經濟合作或特殊技術條件的需要,有些國家也進行某些同質產品的交易。如各國銀行業、保險業走出去引進來的情況。例如,中國吸引外國銀行在華投資,卻又在世界其他國家投資建立分行。
第六,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也會形成產業內貿易,因為同種商品的產品與中間產品和零部件大都歸入同組產品,因而形成產業內貿易。
這些同質產品貿易只要加入運輸成本等一類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學說加以說明。因此,差異產品貿易分析是產業內貿易指數理論的主要內容。
②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資料表明,大多數的產業內貿易發生在差異化產品之間。在製造業中,產業內貿易商品明顯偏高的是機械、藥品和運輸工具。屬於同一產品大類的差異化產品在現代經濟中有著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車產業,福特不同於本田、豐田或是雪佛蘭。因此,在用一大類的不同品種的產品之間,也會發生雙向的貿易流動。
國際產品差異性是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基礎,這體現在產品的水平差異、技術差異和垂直差異等三方面:
a.水平差異是指產品特徵組合方式的差異。在一組產品中,所有的產品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質性特徵,即核心特徵,這些特徵不同的組合方式決定了產品的差異性,同差異內部一系列不同規格的產品中可以看出水平差異的存在。如菸草、香水、化妝品、服裝等。這類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大多與消費者偏好的差異有關。差異產品在牌號、規格、服務等特點上的不同,也正是由於差異產品的這種不完全可替代性使得人們對同類產品也產生了不同需求。在人們日益追求生活質量的時代里,在科技進步的作用下,廠商能夠提供的差異產品日益繁多,但一國國內廠商很難滿足國內消費者的所有需求。如果一國消費者對外國產品的某種特色產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進口同類產品。
b.技術差異是指新產品出現帶來的差異,處於產品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同類產品(如不同檔次的家用電器)在不同類型國家進行生產,繼而進行進出口貿易,便會產生產業內貿易。我們在本章第一節講到的產品生命周期指數理論中提到美、歐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例子中,如果歐洲開始生產該新產品,與美國生產的該產品形成差異,那么在整個周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歐美之間的產業內貿易或是歐洲從美國進口同時向開發中國家出口的貿易現象。
c.垂直差異是指產品質量方面的差異,為了占領市場,人們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而一個國家的消費者,不能全部都追求昂貴的高質量產品,因此,在出口高質量產品的同時往往也會從其他國家進口一些中低質量的同類產品,從而產生產業內貿易。在需求偏好相似論中,一國廠商會生產其國內具有代表性需求的產品,那么處於該國國內的需求結構兩端的產品就可能會通過進口來解決。
以上三類情況,都有著從供給看存在的規模經濟,從需求看存在的需求偏好方面的重疊。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基於產品差異的產業內貿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競爭的基礎上的(傳統貿易指數理論一般都假設市場是完全競爭的)。
規模經濟論
大規模的生產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及通訊設施等良好環境,提高廠房、設備的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0世紀70年代,格雷和戴維斯等人對已開發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進行了實證研究,從中發現,產業內貿易主要發生在要素稟賦相似的國家,產生的原因是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是因為,一方面,規模經濟導致了各國產業內專業化的產生,從而使得以產業內專業化為基礎的產業內貿易得以迅速發展;另一個方面,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正是由於規模經濟的作用,使得生產同類產品的眾多企業優勝劣汰,最後由一個或少數幾個大型廠家壟斷了某種產品的生產,這些企業逐漸成為出口商。
①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一般情況下,內部規模經濟的實現依賴於一個產業或行業內的廠商自身規模的擴大赫產出的增加。一個國家享有規模經濟的優勢,它的成本就是隨著產量增加而減少,從而得到了生產的優勢。這樣它的產品在貿易活動中的競爭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占據貿易優勢,取得貿易利益。具體來說,我們假設在參與國際貿易以前,壟斷競爭企業面對的只是國內的需求,需求量有限。參與國際貿易後,外國需求增加,從而總需求增加,企業的生產相應擴張。在短期內,需求的突然擴張使得企業的平均成本比產品價格下降得更快,形成超額利潤。超額利潤會吸引更多的國內企業進入該行業。新進入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對原有企業的產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使得市場對原有企業的需求下降,所以長期內超額利潤消失。不過,由於企業在貿易後面對更富有彈性的需求,使得其獲得了更低的長期平均成本,從而獲得了比較優勢,形成貿易發生的基礎。可見規模經濟既是貿易形成的基礎,同時貿易也推動規模經濟的實現。
在規模經濟較為重要的產業,國際貿易可以使消費者享受到比封閉經濟條件下更多種類的產品。因為規模經濟意味著在一國範圍內企業只能生產有限的產品種類,如果允許進口,則在國內市場上就可以購買到更多種類的產品,這也是福利增加的表現。
對於研究和開發費用等成本支出較大的產業來說,規模經濟更顯得重要;如果沒有國際貿易,這類產業就可能無法生存。研究和開發費用可以說是一種固定的成本費用,隨著產量的增加,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如果這種產品僅局限在國內市場上銷售,則由於產量有限,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就較高,因而平均成本較高,廠商難以實現規模經濟甚至無法收回投入的研究和開發費用。如果允許國際貿易,使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銷售,產量就會增加,廠商能夠實現規模經濟下的生產。
②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外部規模經濟主要來源於行業內企業數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產業規模的擴大。外部規模經濟同樣會帶來該產業成本的降低。在外部規模經濟下,由外部經濟所帶來的成本優勢,能使該國成為商品出口國。或許出口產業的建立是偶然性的,但一國一旦建立起大於別國的生產規模,該國就會獲得更多的成本優勢。這樣,即使其他國家更具有比較優勢,如果該國已先行將產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那么其他國家就不可能成為該產品的出口國。在外部規模經濟存在的情形下,貿易模式並不能根據比較優勢而加以確定,強烈的外部經濟會鞏固現有的貿易模式,可能導致一國被“鎖定”在某種以無比較優勢的專業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導致該國因國際貿易而遭受損失。
需求偏好相似
瑞典經濟學家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指數理論。偏好相似指數理論主要從需求的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的原因,認為產業內貿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導致的。
基本觀點包括:國際貿易是國內貿易的延伸,在本國消費或投資生產的產品才能夠成為潛在的出口產品;兩個國家的消費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國的產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個國家的市場,因而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就越大。
制約因素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產業部門內差異產品的生產規模也就越大,產業部門內部分工就越發達,從而形成差異產品的供給市場。同時,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較高人均收入層上的消費者的需求會變得更加複雜、更加多樣化,呈現除對差異產品的強烈需求,從而形成差異產品的消費市場。當兩國之間收入水平趨於相等的過程中,兩個國家之間的需求結構也趨於接近,最終導致產業內貿易的發生。林德在其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指數理論中就指出,貿易國之間收入水平和國內需求結構越相似,相互貿易的傾向就越強。競爭力指數是指貿易差額係數,商品的競爭力指數越接近100%,競爭力越強;反之,越接近-100%,則競爭力越弱。
作用
產業內貿易指數以及它的增加值反映了一國在面臨廣闊的國際市場時快速調整自身生產的能力,由此可見,提高產業內貿易水平,是開發中國家提高外貿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否任何一種類型的產業內貿易都會有效地提高一國的外貿競爭力卻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1、差異產品產生的產業內貿易與外貿競爭力
中國在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技術水平上與已開發國家有一定差距,因此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主要是由垂直差異產品和技術差異產品產生的,我們知道,作為技術後進的國家,在產品生命周期的鏈條上,我們只能等某種產品被先進工業國推出後,待技術成熟,生產漸趨標準化後才利用本國勞動力資源優勢進行生產,這時該產品早已從技術密集型轉為勞動密集型。而生產該種產品的技術也早已不具有壟斷優勢。進行標準化產品生產的技術後進國家僅僅是憑藉自己的勞動力優勢在貿易中分得“一杯羹”(較少的利潤),而此時,那些先進的工業國不再生產該項產品,取而代之為向這些後進國家進口。
他們把大量地經費投到新產品的研發上,期待在推出的新產品上獲得高額的利潤。由此看來,技術差異產品推動的產業內貿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解決我國的勞動力就業問題,提高現有的工業技術水平,增加貿易利益,但卻無法使我國獲得壟斷性技術優勢,因而在提高我國外貿競爭力上作用有限。同樣,在垂直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中,多數是高收入國家中的低收入居民對我國同類產品中的低端產品產生進口需求,而我國高收入居民對高收入國家同類產品中的高端產品產生進口需求。因此,這種類型的產業內貿易拉動的仍然是我國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的出口,這對於改善我國的出口商品結構,提高我國的外貿競爭力並沒有太大的裨益。
2、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產生的產業內貿易與我國的外貿競爭力
跨國公司在像中國這樣的開發中國家傾向於採取垂直一體化投資方式。即在總部和海外工廠之間進行縱向分工,為了保持技術優勢,跨國公司把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環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東道國只能從事產業鏈中低附加值環節的生產活動。在貿易實踐中,常常體現為東道國從母國輸入零部件和中間產品,加工後輸往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這種產業內貿易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國的外貿競爭力。
因為在技術含量低的產業鏈環節上,我國只能變相地收取一點加工費。這在中國的突出表現就是加工貿易比重的迅速提高。從短期看,加工貿易固然可以增加我國的貿易利益,但從長期看,這種兩頭在外的貿易形式,對前後產業的帶動作用很小,對開發中國家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不大。但如果是跨國公司的水平一體化投資,如前所述,由於東道國從事的不是產業鏈中低附加值環節的生產,而是整個產業鏈的生產,東道國就可以在這種平行分工中獲得規模經濟、吸收來自母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這對促進東道國的產業升級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與垂直一體化投資相比,水平一體化投資引起的產業內貿易可作為一國外貿競爭力提高的標誌。
3、擴大水平型產業內貿易提高我國的外貿競爭力
積極進行產業升級,重視發展高新技術,把發展高新技術與勞動力資源優勢這兩個因素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國與已開發國家間的水平型產業內貿易之所以沒有發展起來,根本原因在於我國的高新技術發展相對滯後,無法同已開發國家在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上形成水平分工。跨國公司之所以不對我國進行水平一體化投資,原因也在於此。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們的競爭優勢不在技術水平上,而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上。
因此,一貫以來中國的傳統貿易模式是以產業間貿易為主,即在資源稟賦基礎上實行分工,中國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從已開發國家進口技術密集型產品。誠然,為了解決就業壓力問題,必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現階段,我國的產業結構仍需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但從長期來看,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在某些領域形成壟斷性技術優勢卻是勢在必行。因為只有我國的技術水平有了長足進展,我們才能與已開發國家進行水平型產業內貿易。
改善商品結構,實現產業內貿易的升級。用錢納里和泰勒對產業發展三分階段劃分的概念來描述中國現有的產業發展水平,我國的產業正處在早期階段向中期階段過渡,併兼有向後期發展的特徵。這種產業結構對水平型產業內貿易發展的約束主要表現在商品結構的低層次上。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雖然現在工業製成品在商品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已遠遠超過初級產品,但製成品中高附加值、高技術、深加工的重化學工業產品、機電產品所占比重甚小,而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居多。可見,這種出口商品結構與水平型產業內貿易要求的產品特徵相去甚遠。要改善中國現有出口商品結構,就必須在某些戰略性領域趕超,形成有中國獨特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同時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提高生產技術,改進工藝流程,實現注重產品質量和技術的內涵型擴張,逐步實現產業結構符合水平型產業內貿易的要求,最終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不為人所知的指數(一)
現實中有很多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指數,但也有一些指數很神秘,又和人們的生活很近,披著神秘的面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