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即當下:一行禪師的人生智慧

生命即當下:一行禪師的人生智慧

本書作者一行禪師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用詩歌一般的文字,將那些通常給我們施壓、與我們對抗的情況,轉化為心靈成長的力量。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生命即當下:一行禪師的人生智慧》世界第一禪宗大師!
曾被馬丁?路德?金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僧人!
奧普拉、梁文道、胡因夢都倍加推崇的佛學大師!
經典作品之一中文簡體版20年後首度引進出版!
美國亞馬遜網站禪學類排名第一!
我們總是嫻熟於為生活做準備,卻並不擅長於生活:我們知道如何為一張文憑去犧牲十年的光陰,願意為了得到一份工作、一輛車、一套房子等等而拚命工作,但我們卻很難能夠記得:我們也活在當下這一刻,這證明我們活著的唯一的這一刻。一呼吸,一踏步,都能充滿和平、喜悅與恬靜,而我們所需要的,僅僅就是醒覺,並活在當下。
——行禪師

內容簡介

《生命即當下:一行禪師的人生智慧》讓你去思考清晨睜開雙眼,你是否記得如何發自內心地微笑?在喧鬧的人群中,你總在心底湧上最深的寂寞?在繁忙的都市裡,你該如何重拾內心久違的平靜?在匆忙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每一時刻都有可能與平和安樂失之交臂。擁堵的交通、吵鬧的街道、窒息的尾氣、無休止的工作和煩惱。我們曾無數次想要將自己流放到孤島,無數想要背上行囊浪跡天涯,將所有這些拋在腦後。然而,真的要逃離才能獲得心靈的解放嗎?
《生命即當下:一行禪師的人生智慧》的作者一行禪師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用詩歌一般的文字,將那些通常給我們施壓、與我們對抗的情況,轉化為心靈成長的力量。對他來說,“叮鈴”作響的電話是喚醒我們回歸自我的信號,忙碌的工作、街頭的紅燈與交通擁堵是正念之路上的精神之友。最深刻的滿足感、最深層次的喜悅與圓滿之感,其實就在我們每日的生活里,生命的意義就在每個當下,每個呼吸,和每一步腳下的路。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師、宗教界精神領袖、偉大的心靈導師、當今社會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1967年,被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26年出生於越南中部的廣治省。16歲出家,23歲受具足戒。1962年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鑽研比較宗教,越戰期間返鄉從事和平運動。後旅居法國,長期從事難民救援工作,並於法國、美國與德國成立多所正念禪修中心及寺院。1982年,在法國南部建立梅村禪修中心,並赴世界各地弘法。
一行禪師通曉越、英、法及中文,著作達100多種,身兼詩人、作家與學者,除了佛學作品外,還有詩集、小說、戲劇、傳記等。其作品關注人類的存在狀況,人類心靈的苦難與療救,其著作被翻譯成40多個國家的文字,在歐美暢銷書排行榜中曾多次進入前十名,經久不衰。

目錄

編者推薦
第一部分:呼吸吧!感受自己的存在
每天都是全新的
蒲公英撿走了我的微笑
觀呼吸
當下最美好
沒有雜念的我
覺知需要時刻滋養
隨遇而禪
坐禪
正念之鐘
童年的餅乾
橘之禪
聖餐禮
正念而食
洗去心中的浮躁
行禪
電話禪修
駕車禪修
禪修是一種生活態度
覺知與刈草
不執著
生命是一件藝術品
希望之為障石
花之禪
觀呼吸室
在正念的旅途中一直往前走 
第二部分:情緒:轉化與療愈
情緒之流
請不要拿?緒開刀
轉化情緒
正念與憤怒
讓正念之光照耀憤怒之火
行禪與憤怒
煮馬鈴薯之譬喻
憤怒的根源
情緒塊壘
在一起
真如
手心蘊乾坤
我們是父母的影子
滋養健康的種子
珍惜已經擁有的
責備無用
理解萬歲
真愛
慈悲之思
愛之思
擁抱也是一種禪修
友誼是一筆財富
不要讓你的父母感到孤獨
正念生活社區
正念必須入世 
第三部分:生命即當下
一即一切
概念的牢籠
和平的踐行
不二
療愈戰爭的創傷
我的心,我的太陽
諦觀
正念生活藝術
滋養覺知
和平運動新理念
公民責任
精神生態
戰爭的根源
如一片樹葉,被撐向天空
我們都血脈相連
和解之道
請以我的真名呼喚我
苦難滋養慈悲心
愛在行動
曾經有條河
踏入21世紀

媒體評論

“當我在曼哈頓遇見一行禪師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的寧靜,這位禪宗大師的身邊似乎縈繞著一種深深的祥和氣息。”
——奧普拉(Oprah,美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
“一行禪師的書非常值得一看!”
——張德芬(心靈暢銷書作家)
“一行禪師是當今佛教界的龍象,是詩人,是禪師,是和平運動者,是著作等身的名作家。讀他的書,就好像在聽一位鄰居長者敘說心事,沒有說教,沒有責備,只有關懷,只有鼓勵。?
——鄭振煌(著名佛教學者)

部分章節

第一部分 呼吸吧,感受自己的存在
每天都是全新的
每天清晨,當我們睜開眼睛,就有全新的24個小時在等著我們去度過。這是多么寶貴的恩賜啊!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們可以讓這24個小時帶給自己和他人以平和、喜悅和快樂。
平和就在此時此地,在我們心中,在我們所做的、所看到的萬事萬物之中。平和並非縹緲離塵之物,而在於我們能否真的觸摸它,感受它:我們無須長途遠行,就能享受頭頂的藍天;我們無須離開城市甚至我們的四鄰,就能欣賞孩子那漂亮的眼睛,甚至我們呼吸的空氣也是喜悅的源泉。
我們可以覺知地微笑、呼吸、行走、用餐,在這之中感受觸手可及的無窮快樂。然而,我們總是嫻熟於為生活作準備,卻並不擅長於生活。我們知道如何為一張文憑去犧牲十年的光陰,願意為了得到一份工作、一輛車、一套房子等等而拚命工作,卻很難能夠記得:我們也活在當下這一刻,證明我們活著的唯一的這一刻。一呼吸,一踏步,都能充滿平和、喜悅與恬靜,而我們所需要的,僅僅就是醒覺,活在當下。
我將這本小書獻給我的讀者,作為一隻正念之鐘,一個提醒,提醒讀者快樂不留戀過去,不祈望將來,而只珍惜當下這一刻。當然,?劃未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哪怕是計畫也只能在當下發生。這本書也是一份邀請,邀請我的每一位讀者回到當下,找到平和與快樂。在這一過程中,我會提供一些個人經驗,以及些許的技巧,希望這會對大家有所幫助。但請千萬不要等到把書看完之後才去尋找平和,平和與快樂屬於每時每刻,平和就是我們踏出的每一步。這本書是一趟心靈旅行,而我們將攜手而行,祝一路順風。
蒲公英拾走了我的微笑
如果孩子微笑,如果大人微笑,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如果每天我們都能夠面帶笑容,能夠平和與快樂地生活,不僅僅我們自己,每個人都將從中受益;如果我們懂得生活,還有什麼方式能比笑著開始一天的生活更好呢?我們的笑容,肯定了我們要平和、快樂地去生活的覺知與堅定。真正的笑容,源於一顆了悟的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