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白釉

甜白釉

甜白是永樂窯創燒的一種白釉。由於永樂白白瓷製品中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在釉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便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故名“甜白”。尤其是脫胎製作工藝極其複雜,大約需要幾十道工序。甜白釉釉極瑩潤,能照見人影,比樞府窯卵白釉有更加明顯的乳濁感,給人以溫柔甜淨之感,所以又稱“蔥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

基本信息

甜白釉介紹

永樂甜白釉:是明永樂窯創燒的一種白釉。由於永樂白瓷製品中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在有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便給人一種“甜”的感受,故名“甜白”。這個名稱出現的非常晚,並不是永樂當朝出現的。永樂白釉叫“甜白釉”跟一種東西有關,就是今天家裡都有的白糖。16世紀前我國是沒有白糖的,都是黑糖或者紅糖。白糖的出現使人們對永樂白瓷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就是說這個像白糖,而且有一種內心的感受“甜”從那時開始才叫“甜白釉”。瓷器上黃釉始於明永樂朝,即以鐵為著色劑,用氧化焰低溫燒成,呈色淺淡,釉面薄。

甜白釉碗

永樂甜白這種高質量白瓷的誕生,為青花、釉里紅的彩繪作了很好的襯托。由於黃釉始於明永樂朝,即以鐵為著色劑,所用氧化焰低溫燒成,呈色比較後朝黃釉淺淡,黃釉釉面也比較薄。  此碗特點:胎薄如紙、光影照人 、釉色如玉、玲瓏畫花、黃釉繪製葡萄紋、底款書永樂年四字制篆書款。

由於胎體很薄,使得這種高白度的釉格外瑩潤,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陶錄》釋為甜淨之意,故名“甜白”。其中以薄胎暗花者最珍貴。甜白釉瓷器以碗、盤、小壺、高足杯、梅瓶最為多見,除此還有雙耳瓶、玉壺春瓶等。景德鎮甜白釉的

燒製成功,為明代彩瓷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鑑定要點

1.釉色潔白,肥厚瑩潤如玉,無棕眼(一說對光斜視,可看到釉面滿布極細的小孔,俗稱“棕眼”,並呈現似乎難以覺察的橘皮紋,由於孔眼細小緊密,它們與釉內的微小氣泡使光線散射,從而產生一種特別的柔和感,致使甜白釉成為既區別於歷史上邢窯、定窯、德化窯、又不同於同時代及以後的景德鎮白釉的一代絕品);

2.胎體極薄,能映見手指螺紋,大部分無紋飾,少數有暗花,題材多為雙龍雙鳳,及蓮花、玫瑰、山茶、牡丹等,紋飾極精細,圓潤流暢(仿品纖細而板滯),但肉眼難以看出,需借光透視方見;

3.迎光透視,胎釉呈肉紅色;足底折角積釉處呈淡淡的蝦青色(水綠色或灰黃的光澤),釉面偶然顯露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織在一起的淡淡的蝦青色;釉表有細橘皮紋和少量縮釉點;

4.永樂甜白釉的紋飾一般刻於內壁和盞心,宣德白釉碗、盞則刻於外壁和底面,另外紋飾趨向繁多;

5.永樂甜白釉的釉層有厚薄之分,器物的口、足邊沿及帶系的稜角處微露胎骨,足邊沿的釉面截削整齊,施釉不淌;器底不透光;

6.永樂甜白釉瓷品多數無款(一說永樂的甜白釉薄胎的多有款),有款的多為“永樂年制”四字劃、印篆書款;

7.永樂器物四壁薄而透亮,但器底卻不透,不僅是因胎厚,而且是由於燒制技術的特別,永樂甜白釉明代即有仿製,但胎體厚重,釉面閃黃或閃灰:

(1)宣德仿品的釉層中含大量氣泡,釉面呈乳白色,施釉較厚;

(2)成化的甜白釉器可從足底露胎處見其製作、胎質的精細程度,薄胎者有“卵幕杯”一種,薄如蛋殼,為成化獨有;

(3)弘治甜白釉器較永樂、宣德時略薄,器底均呈青色,這一特徵一直延續至嘉靖;

(4)嘉靖時的胎釉與永樂極為相似; 有一種暗花雙鳳碗為厚胎,圈足高深,器足修足不平,特別是釉面偶有黃褐色(或醬黃色)斑點,而永樂時白釉器的釉面則無此現象,且底足都很平整;

清代康、雍、乾的甜白釉,其釉色白而不潤,一般多閃青色,民窯器多仿宣德、成化、弘治款,有青花書寫,也有暗刻楷書款,以青花為多;清代仿品仰光透視,胎釉呈青灰色;現代仿品暗花、暗款過於清晰;

(5)雍正甜白釉白而微青,比較瑩潤,胎質較粗,裝飾暗刻為多,題材有花草、山水等;雍正仿永樂甜白釉的同類器,則四壁透光,而器底也是透光的,這是永樂和雍正甜白釉

的區別所在;

(6)乾隆的甜白含粉較重且較白,釉質不及康、雍細膩,暗刻的多較繁複,如纏枝花草

等;

(7)近代仿甜白的釉較稀薄,刻花線條粗糙,圖案過於簡單,有的雖仿製成薄胎的,但多不平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