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緣起
自2004年開始,在國家文物局、甘肅省文物局的領導和支持下,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
院、國家博物館考古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五家單位組成聯合課題組,啟動了早期秦文化調查、發掘與研究項目。2004年對禮縣西漢水上游及其支流進行了詳細考古調查。2005年鑽探和發掘了禮縣縣城附近的西山早期秦文化遺址以及西山對面的鸞亭山漢代皇家祭天遺址。2006—2007年鑽探和發掘了禮縣大堡子山遺址。西漢水上游禮縣一帶早期秦文化考古取得重要進展,其中禮縣大堡子山遺址獲2006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為配合三普工作,2005年和2008年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對渭河上游的秦安、張家川、清水等縣進行了考古調查。其中,兩次重點調查了清水縣的牛頭河及其支流,基本摸清該流域古文化遺址分布狀況。牛頭河流域調查發現各類遺址117處,其中含周代(西周至春秋時期)遺存的31處,含戰國時期遺存的12處,含漢代及其後遺存的12處。發現的31處含周代遺存的遺址,有13處分布在清水縣白沙鄉至紅堡鄉的牛頭河中游兩岸,是整個流域周代遺存最豐富的區域。在這一區域,位於清水縣城附近的李崖遺址不僅面積大、而且文化堆積豐富,在整個牛頭河流域以周代文化為主的遺址中是絕無僅有的。清水縣博物館曾在李崖遺址徵集到一批具有商式風格的陶器,甚為重要。2009年恰逢天平(天水—平涼)鐵路從遺址穿過,為配合鐵路工程,遂進行了小規模的鑽探和發掘,其中清理了三座被盜的殘墓(戰國漢墓)和一座西周時期的灰坑,從而對該遺址的文化堆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早期秦文化課題組決定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擬於2010在清水李崖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擬計畫在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該遺址或可能與秦先祖非子封地“秦邑”有關。非子是秦國的直系先祖,但關於非子封邑究竟在什麼地方?學術界多有爭議,或認為在隴山以東寶雞地區的汧渭之會,或主張在隴山以西的清水縣或張家川縣一帶。清水李崖遺址的發掘或有助於該問題的解決。
鑽探發掘
2010年度鑽探與發掘李崖遺址位於今清水縣城北側樊河和牛頭河交匯處樊河西岸的台地上,西南至趙充國墓地,東北以陳家大溝為界,長約1.5千米,行政區劃屬於白土崖村、李崖村、儀坊村。遺址背山面河,地形較為平坦開闊,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370~1450米。大體以清水縣至張川縣舊公路及天平鐵路為界,其東南部為一級台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其西北部為二級台地,面積在50萬平方米以上。遺址總面積至少在100萬平方米以上。
2010年度批准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發掘時間為2010年7月中-10月底。李崖遺址二級台地西南部有一座地面可見殘段城牆的古城,被稱之為白土崖古城,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搞清楚該古城的年代及性質,遂首先鑽探和發掘該古城遺址。
古城位於二級台地西南部的白土崖村,約有一半面積被村莊所壓。發掘點選在村東北約100米處的農田中,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掘前在二級台地村東北約200米處,選取國家地下光纜通信設定的地面永久水泥樁為遺址中心坐標點,用全站儀將整個遺址劃分為四大象限,以順時針方向分別記為、、、象限,每一象限內又以400×400劃分為大區,整個遺址按照5×5統一進行探方編號。
2010年通過調查、鑽探和發掘,確定了白土崖古城城牆的年代及走向,其中在城內發掘了北魏時期一段長約30米、寬約1.5米的夯土牆基和一座方形建築,以及北魏以降至隋唐時期的灰坑數十個(A、B發掘點)。在對地面殘存城牆進行調查、測繪的基礎上,對東北段城牆中部地下城牆進行了解剖發掘(C發掘點),確定了該城始建於北魏。結合文獻記載,該城應為北魏時期的清水郡城。
白土崖古城城內沒有發現西周時期的遺蹟單位,但在東北段城牆外約100米處天平鐵路經過的梯地斷崖邊清理了一座西周時期的殘半灰坑(D發掘點),在東南段城牆外約20米處清理了一座西漢土坑墓(E發掘點)。二級台地上白土崖古城內外鑽探面積約20萬平方米,沒有發現西周時期的重要遺蹟單位,遂將鑽探重點移至一級台地中部進行。因玉米未收割,鑽探只能找空地進行,鑽探面積約5萬平方米,發現十多座土坑豎穴墓及數十座灰坑,隨後開探方5個,發掘了四座墓和20餘座灰坑(F、G發掘點)。
四座墓均為土坑豎穴,有棺有槨或有棺無槨。墓葬為東西方向(西偏北),頭向西,M5、M7、M8仰身直肢葬,M6仰身下肢微屈。四墓均帶腰坑、坑內殉狗。M8無隨葬品,其餘三墓陶器組合為鬲、簋、盆、罐,年代均為西周時期,部分陶器具有明顯的商式風格。
2010年度的發掘取得初步成果,表明了李崖遺址的重要性。但2010年發掘的西周時期遺蹟單位尚少,有必要繼續發掘,遂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於2011年8月中旬—11月底繼續進行發掘。鑽探工作於6月初提前進行,主要在一級台地東北部鑽探,至11月底包括2010年在內,一級台地鑽探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共探明豎穴土坑墓60餘座,灰坑百餘座,沒有發現夯土建築跡象。根據鑽探提供的線索,本年度以發掘墓葬為主,均開探方發掘,並在墓葬探方範圍內清理灰坑。2011年度批准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但由於一級台地文化層之上一般有1.5-2米左右古代洪水沖積土、淤積土或是現代修築梯地的填土,發掘難度較大,故發掘面積不超過500平方米。
共開探方18個(包括擴方),除了在去年一級台地中部G發掘點以北10多米處再布方發掘兩座墓葬外,主要發掘區移至一級台地東北部。由於墓葬分布相當零散,各探方多不相連,地層堆積亦有所不同,但大致比較接近。西周時期的墓葬、灰坑均開口於灰黑色文化層下,該層土質較疏鬆,厚60厘米左右,出土較多西周繩紋陶片,但在大部分探方的該層中均發現少量的漢代布紋瓦片及宋明瓷片,似經多次擾動過的古代耕土層。此層下為紅褐色土,出土極少量的齊家文化紅陶片,為齊家文化層。
2011年度發掘的15座豎穴土坑墓,按照規模大小可分為三類:較大的長在3.8米左右,寬在1.3米以上。中等的長3米左右、寬1米以上;較小的長約2.5以下、寬一米以下。前兩種有棺有槨,後一種多有棺無槨。墓葬均未被盜,隨葬品主要為陶器,僅在M22發現一件銅戈。隨葬陶器最多的有26件,一般為5-10件,最少的僅1件,一座墓無隨葬品。其中,有10座墓與2010年發掘的4座墓相同,即東西方向(西偏北)、頭向西、有腰坑殉狗,隨葬陶器多為鬲、簋、盆、罐組合,部分陶鬲、陶簋具有顯著的商式風格。這其中的M9出土陶器26件,有3件為寺窪文化常見的馬鞍口罐、素麵簋、單耳罐,其餘為周式或具有商式風格的鬲、簋、盆、罐等。該墓人骨凌亂,缺失較多,為二次擾亂葬,這種二次擾亂葬為寺窪文化典型葬式。另外有4座墓同樣為東西向(西偏北)、頭向西、有腰坑殉狗,但出土寺窪文化陶罐各1件,但腰坑殉狗的葬俗又不見於寺窪文化。這幾座出寺窪文化陶器的墓葬與其他豎穴土坑墓鄰近,值得關注。
主要收穫
1、確定了白土崖古城始建於北魏,結合文獻記載,當為北魏清水郡城,城內發掘的夯土建築基址同屬於北魏,打破城牆及建築基址的大量灰坑為北魏以降至隋唐時期的遺蹟。屬於北魏時期的地方城址過去較少發掘,因而白土崖古城的發掘對於了解北魏至隋唐時期西北地方文化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2、發掘的10多座豎穴土坑墓均為東西方向(西偏北)、頭向西、直肢葬、帶腰坑殉狗,這與2005年發掘的禮縣西山西周晚期銅禮器墓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出銅禮器的秦國高等級貴族墓的葬俗完全一致,因而,這批墓很可能是早期秦人嬴姓宗族的遺存。有關這批墓葬的確切年代目前還有不同看法,初步判斷大多集中於西周中期,個別可能為西周早期偏晚或西周晚期偏早,這有待於碳十四測年及進一步的研究。我們知道,80年代發掘的甘谷毛家坪遺址秦文化墓葬年代最早不超過西周中期偏晚,禮縣西山坪則為西周晚期,因而,李崖這批墓是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的一批秦族墓葬。值得特別關注的是,隨葬品中有相當一部分陶器具有顯著的商式風格,如方唇分檔鬲、帶三角紋的陶簋等,再加上腰坑殉狗的葬俗,表明早期秦文化與商文化有著某種淵源關係,再結合文獻記載秦遠祖與商王朝的密切關係,從而可以肯定秦族、秦文化是東來的,這在秦史、秦文化研究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發掘的40餘座灰坑及文化層中出土了較多的西周時期陶片,其年代與墓葬大體一致。陶片的種類主要有鬲、簋、盆、瓮、罐、甗等,與甘谷毛家坪遺址、禮縣西山遺址西周時期秦文化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包括墓葬在內,這幾處早期秦文化遺址之間的年代銜接以及文化異同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4、發現的幾座寺窪文化墓葬,與早期秦族墓鄰近,其中的M18為寺窪文化墓葬,但與之相鄰的M20則為西周時期秦文化墓葬,兩墓規模相當,方向一致。另M9按照葬式及出土的馬鞍口罐似為寺窪人墓,但大量的其它陶器卻是秦式的。由此表明,早期秦人與寺窪文化人曾長期和睦相處,或可能通婚,這對於了解早期秦人與西戎的關係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5、李崖遺址面積大、西周時期遺存豐富,周代墓葬和灰坑的年代集中在西周時期,很少見春秋時期的遺蹟單位或標本,表明遺址的繁榮期在西周時期,進入東周則很快廢棄。這與非子至秦仲四代居秦邑,至莊公遷徙至西犬丘的文獻記載大致吻合,李崖遺址為非子封邑是有可能的。此外,《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云:“秦州清水縣本名秦,嬴姓邑。《十三州志》雲秦亭,秦谷是也。”。北魏清水郡城的確定也為探討非子所封“秦邑”提供了線索。但李崖遺址目前尚未發現夯土居址及較大型的銅器墓等,該遺址是否為秦邑還不能肯定,有必要繼續工作。遺憾的是,李崖遺址一級台地西南部為村莊所壓,而這一部分最接近牛頭河與樊河交匯處,或只有等將來縣城擴展村莊搬遷後再做鑽探和發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