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二、辦學的特殊性
第一、服務對象特殊。合作民族師專是省屬唯一一所面向省內兩個民族自治州、5個民族自治縣、分散全省的39個民族鄉服務的師範高等院校,同時,每年對等招生西藏、四川、雲南、青海等省區的部分學生。在校學生中有回、藏、東鄉、撒拉、保全、裕固、彝、白、納西、土家、布朗等1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占70%,其中藏族27%、回族29%、其他少數民族14%。學校部分專業實行漢、藏、英等“三語”教學。
第二、辦學任務特殊。占全省總面積40%、占地18萬平方公里、人口320多萬的我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後、人才相對缺乏、經濟欠發展,這些因素已成為影響全省改革發展大局的主要問題。因此,加大培養民族地區“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類人才,是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合作民族師專在振興我省民族教育和區域經濟中負有特殊的辦學任務。
第三、辦學區位特殊。合作民族師專所在地─甘南,在戰略上具有特殊意義。這裡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和安多藏區民族宗教文化中心。費孝通先生曾在甘南考察時說:“這裡地處藏漢接觸的前哨,它有條件成為藏族現代化的跳板”。“甘南藏族現代化可能是整個藏族現代化的先行者,而走這條道路的第一步是培養人才,教育要先行”。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在22年前建立合作民族師專,賦予了其特殊的辦學使命。
第四、辦學條件特殊。合作民族師專是在我省西南部少數民族比較集中地區設立的一所民族高等院校,這裡海拔3000米,長冬無夏,高寒缺氧,信息相對閉塞,交通相對不便,經濟基礎薄弱,社會發育程度較低,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這使我校在辦學的環境條件方面具有不同於省內其他院校的特殊困難。
第五、政治意義特殊。境外敵對勢力長期以來針對甘南及周邊藏區教育落後、人才缺乏、民眾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實施“分化”戰略,對這一地區穩定和發展帶來不安定因素。合作民族師專的發展壯大對促進全省民族地區和周邊藏區的教育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辦學成績
合作民族師專自1985年建校以來,走過了22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為民族地區輸送培養畢業生9852名,90%以上工作在民族教育第一線,充實和提高了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其中120多名畢業生成長為縣處級領導和中國小校長、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培養成人教育大專生508名。在職培訓各類人員2040人。富有成效的辦學工作使學校在促進甘肅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輻射帶動安多藏區的教育進步、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其他院校難以替代的特殊作用,贏得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讚譽。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教育教學改革在探索中前進。學校始終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動搖。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通過實施教師課堂教學評估、學生評教、精品課程建設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辦法,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監督保障體系,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二是教師隊伍素質明顯提高。積極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師資隊伍不斷加強。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317名,其中有正副教授84名,約占教師總數的26.5%;講師135名,占教師總數的42.58%;已初步形成一支業務較強,敬業愛崗,甘於奉獻的教師隊伍。
三是辦學領域進一步拓寬。學校順應擴招形勢,從2003年開始面向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外10幾個民族縣市招生,外省少數民族學生達到121名。在校普通學生數由1999年的1270名增至現在的5800名,教學系部由7個增至12個,學科專業由11個增至29個,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同時,積極開辦成人教育,設有自考本科專業13個,函授專科專業9個,學員3000多名。
四是基礎設施條件初步改善。學校多渠道籌措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校園占地由原來的240畝擴大到現在的840畝,校舍面積由1999年的3.7萬平方米增至9萬平方米,圖書資料由7萬冊增至41萬冊,教學設備值由250萬元增至1100萬元,建成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化教學設施。目前,新的圖書館、理科實驗樓、信息樓等已經開工建設。
五是教學科研活動日趨活躍。積極開展民族教育基礎理論、藏學和套用研究,先後承擔廳、部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57項,發表論文1051篇,出版專著18部、譯著13部,主編教材26部,獲得國家技術專利1項,獲得廳、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15項。特別在藏學研究方面形成了明顯優勢和特色。
六是畢業生就業狀況喜人。多年來我校堅持加強對學生就業技能的培養和培訓,實行了指導就業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原則以及師範類畢業生到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報到就業的政策,我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
七是後勤社會化改革初見成效。順應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潮流,成立了後勤服務總公司。通過招商引資,吸納社會資金400多萬元,修建了民族餐廳和學校浴池,改善了後勤服務條件。
八是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網路逐步形成。我校始終堅持從理論武裝、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組織機構建設等方面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著力推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工作,逐步形成了學校黨政領導、各支部、業餘黨校、工團學生會齊抓共管、縱橫聯合的黨建工作長效機制和思想政治工作網路。
四、辦學定位與發展目標
辦學定位:
根據甘肅和周邊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最佳化學科結構,做強教師教育,積極發展高職和成人教育,不斷拓寬學校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領域,努力構建教師教育為主體、以職業技術和成人教育為“兩翼”的辦學新格局。
發展目標:
通過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以法治校、項目建校戰略,力爭儘快把合作民族師專建設成以教師教育為主,農、工、醫、藥等學科綜合發展的民族本科院校。到“十一五”末,學校專業總數爭取達到40個左右,全日制本、專科學生規模達到8000人左右,成人教育學生達到4000人左右,力爭把我校辦成甘肅乃至青海、四川等周邊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基地、科學研究基地、信息交流和智力儲備基地。
五、發展措施
(一)著力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實施質量立校戰略。以現有學科、專業為平台,發揮我校藏學師資的潛在優勢,做強做大藏學、藏漢雙語理科教育等特色專業。
(二)著力加強科研工作,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圍繞民族教育研究這一主題,以形成較高質量、較高層次、較高水平科研成果為目標,以學科建設為重點,以加大科研投入為保障,以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為方向,進一步增強科研實力。
(三)著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以穩定現有教師隊伍為基礎,以培養、引進教學骨幹、學術帶頭人和高層次人才為重點,以提升層次、改善結構、提高水平為關鍵,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教科研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四)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項目建校戰略。通過爭取政府投入,社會融資,銀行信貸等多渠道籌措辦學資金,逐步改善辦學條件,使學校各項辦學指標達到教育部(教發[2004]2號)《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要求, 2006年實現了“迎評”良好目標,為實現“升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著力推進後勤社會化改革,提高后勤服務水平。按照“小機關,多實體,大服務”的原則,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推行崗位聘任制、成本核算和自負盈虧制,實現重管理到重服務的轉變。
(六)著力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確保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建設廉潔、高效、務實的學校領導班子和工作機制,健全交叉、互補、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網路,營造文明、團結、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形成民主、法治、和諧的辦學新局面.
二〇〇七年十月三十日
相關詞條
-
民族學院
中國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專門技術人才的高等院校的總稱。早在1941年,中國就建立了第一所高等民族學府“延安民族學院”。
民族學院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邱立新[西北民族學院美術系教授]
邱立新,人物名,著名人物有:西北民族學院美術系教授邱立新、江西新余市新鋼金屬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立新、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主任醫師邱立新等。
人物簡介 主要藝術獎項 有關評價 -
青海民族學院體育系
青海民族學院體育系,成立於2006年8月,承擔全校本科、專科、成人教育的公共體育課、選修課、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課教學工作和大學生體質測試工作。
概述 專業設定 所獲榮譽 -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民族高等院校,座落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新市區。
相關連線 -
內蒙古民族學院
內蒙古民族高等專科學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普通高等學校。於1953年建立。是一所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鮮明地區特點的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簡介 辦學規模 領導介紹 -
甘肅中醫學院敦煌醫學研究所
宋貴傑,宋敏.敦煌醫學卷子膏摩方管窺.《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0,7(4) 張儂.《敦煌石窟秘方》道教醫方選釋.《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5,12...
簡要介紹 現任領導 教學成果 科研成果 論著論文 -
黎凡[西北民族學院醫學系副教授]
黎凡(1932年12月—2014年3月27日) 西北民族學院醫學系副教授、蘭州大學新聞系等書法教授;甘肅省文史館研究員,系中國書法家協會、中華詩詞學會會...
人物簡介 主要作品 風格及影響 獲得榮譽 -
達哇[青海民族學院藏學院教授]
扎西達哇,青海民族學院藏學院教授,1965年生,青海省貴德縣人。現為青海民族學院藏學院教授、藏傳因明學碩士生導師、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委員會委員、中國藏族網...
個人經歷 學習之路 研究意向 -
何聯華[中南民族學院文學院教授]
何聯華,男,1938年12月生,湖北安陸人,中南民族學院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