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客家小鎮

起源於明清時期的甘坑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與觀瀾版畫村、鶴湖新居、麻勘古村、大萬世居等一同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甘坑客家小鎮是華僑城集團在甘坑村的基礎上打造的集深圳本土民俗、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也是了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一個重要視窗。 改革開放以前,深圳本地村民以客家人為主,深圳本地客家話中,坑是指小溪流、小水溝,客家人常把坑和瀝連用,有坑坑瀝瀝一詞,甘坑泉眼遍布,溪水甘甜,故稱謂甘坑。甘坑村里,客家民居,眾多古建,依山傍水,房連巷通,錯落有致,猶如畫卷。更有古炮樓、清新巷、狀元府、鳳凰谷等風情建築融于山水之中,與幾百年的客家排屋形成一種獨特的客家文化載體。2016年,政府與華僑城集團簽訂協定,華僑城將投資500億元,把現有的甘坑客家小鎮擴大一倍,屆時,甘坑客家小鎮將成為擁有六張國家級名片的特色小鎮(即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新興產業示範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特色小鎮) 2017年7月,甘坑客家小鎮入選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

基本信息

小鎮簡介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改革開放以前,深圳本地村民以客家人為主,客家村遍布深圳各個角落,但隨著深圳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多原住民的村莊早已經變成高樓大廈,或者已經遭到人為破壞,只留下少數一些村落還保持著歷史原貌,甘坑古村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為了留住深圳的客家文化,留住深圳人的根,2012年由北京大學研究院開始總體規劃並立項,決定在原來古村落的基礎上開發成旅遊景點,於2013年開始動工修繕並建設。客家小鎮總面積311.2公頃,是深圳市2013年和2014年重大項目,項目共分四期建設,目前,一期工程——文化休閒區,已基本完工,正在進行二期建設並改造周邊路段,深圳捷運10號線甘坑站也正在建設中。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2017年7月,中國文化旅遊高峰論壇”上,國家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發布。

2017年中國文化旅遊融合先導區試點名單,全國僅8家特色小鎮入選,甘坑客家小鎮榮列其中。

2017年9月10日,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閉幕。由華僑城文化集團與深圳市眼界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取材於深圳甘坑客家小鎮的VR影片《白鷺歸來》,成功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在非主競賽單元斬獲亞太藝術單元未來影像金獅獎,成為國內首部獲獎的VR影片。在所有VR影片中,只有兩部影片獲獎,分別是美國的《甦醒的阿登》和來自中國深圳甘坑的《白鷺歸來》。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來到客家小鎮,你可以戴一頂客家涼帽,嘗一口客家盆菜或客家艾粄,秀一把客家話歌曲對唱;還可以細細品味小鎮特有的古驛道、老虎洞、妃子村等傳奇故事。

甘坑客家小鎮共分六大板塊:文化休閒區、特色產業區、農耕體驗區、濕地科普區、農業觀光區、山地運動區。以生態田園為基礎,以客家文化為內涵,以客家風韻建築為空間載體,以民俗節慶、養生美食、非遺保護、田園體驗為核心內容,打造集文化旅遊、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

小鎮傳奇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入到甘坑客家小鎮,乍一看,有點水鄉古鎮的味道,原來相傳以前的甘坑村西北面牛尾嶺山下有個小村子,叫“合羅口”。

村子裡世襲村長在蘇州有一富甲一方的親戚,村長家孩子到了讀書的年齡,都會送到蘇州讀書。

村長有個女兒,名曰慧玲。從小聰慧過人,極富靈性,只要哥哥從蘇州回家來,總鬧著要哥哥教她識字讀書,而且過目不忘。村長見此,破例讓女兒隨同兒子一起到蘇州讀書。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時光荏苒,一晃就是10年。原來的小女孩出落為貌美如花的少女。不但飽讀詩書,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乾隆皇帝四下江南微服私訪來到蘇州。一天,乾隆在蘇州河雨中泛舟,忽聞岸上有古箏彈奏,那曲子不是別的,正是《高山流水》。乾隆被那優美的曲子吸引住了,他令人將船靠岸,然後沿著那美妙的聲音尋去。來到一典雅的古宅前,原來是當地大戶人家。入內,風流倜儻的乾隆眼前一亮,但見一位十七、八歲模樣少女懷抱古箏,神情自若,在輕輕彈唱。一頭飄逸的黑髮,披肩而下,那瓜子臉鑲嵌著櫻桃小口和水靈靈的大眼睛。乾隆心動了,那晚他沒有走出古宅。後來,慧玲被

乾隆派人接進宮中,成為妃子。村長高興了,便將村名改為“妃子村”,甘坑人為了紀念這位妃子,所以這裡的布局裝潢便帶點江南的味道了。

甘坑是一個四山環抱、活水長流的小村莊。甘坑之甘者,甜也。什麼甜?水甜。甘坑曾經遍布泉源,泉水清涼透澈,如甘露一般,客家先民們無論在哪裡勞作,都可以就便找到泉眼,在勞累口喝之時,順手掬一捧泉水,解渴提神、沁心潤肺,真是一種奇妙的享受!

主要景點

生態公園

生態公園由農耕體驗、濕地科普區、農業觀光區、山地運動區組成。

七都116村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據《新安縣誌》記載,明、清時期實行縣、鄉、都(社)、圖(里)制度。明末新安縣分3鄉7都57圖509村,甘坑屬七都116村。每一條巷子,都具一個特色:古味巷以客家美食、風味美食、特色美食為主;古悅巷以手工DIY為主,現場製作,有人現場製作紀念品,體驗現場製作紀念品的樂趣;古坊巷以手工藝品製作作坊,體驗原始的古樸的手工製作;古井巷以文化藝術創作為主,包括創意設計、工藝設計製作。狀元府具有兩百多年的狀元府,可進府內參觀,分前廳、中堂、後院。府內寸木皆為藝

術結晶,千餘木刻,美輪美奐,幅幅皆為故事。

南香樓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到甘坑客家小鎮,人們自然要到南香樓,南香樓整棟房屋樓中有樓,畫中有畫。雕梁畫柱,生動有趣。大小几百幅雕刻物

件,無不體現中華民族的智慧。

景觀湖——酒吧街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溪水烹新茗,青山當畫屏,這是文人騷客追求的意境。其實,即使你是普通一員也可以在閒暇到甘坑客家小鎮過節,去休閒田園度假,入生態農莊耕作,坐湖邊垂釣野炊。不妨同三、五友人到湖邊吊腳樓和優美的酒吧街找一爿小店小酌,體驗一下麗江吊腳樓的韻味,醉了,也是因了這美麗景色的香醇

炮樓院

古炮樓,記載著客家人抗擊外侮的不屈精神,讓人聯想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在此戰鬥的情景。1938年,曾生任惠寶縱隊總司令時,在與日軍作戰中不幸中彈,負傷後,他在甘坑養傷。在療傷時期,甘坑人民給予他生活等多方面的幫助。現在可以參觀曾生曾經用過的配槍槍套、子彈夾、腰帶、豆油燈等,還可以秀一把“紅軍戰士”拍攝留念。

鳳凰谷

鳳凰谷鳳凰谷

鳳凰谷,承載著滿眼的花紅柳綠,走進去,像是進入了一個只關乎花草的自然世界,春分的鳥語鶯啼飛過高樓林宇的阻隔,在這裡肆意散落。大家呼吸著遠離城市塵土的清新空氣,被各具姿態的小花吸引過去,看著四周環繞的小山和遠處的客家建築,像是穿越到一個世外之境,偷得一晌浮夢。

客家語

客家語客家語
客家語作為一種古老的語言,曾是深圳原住民最主要的交流語言,改革開放以後,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深圳,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方言以及國語逐漸成為主要的交流用語,而深圳本土的客家語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使用範圍不斷被縮小甚至消亡。歷史上,客家語曾是蘭芳共和國境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國的“國語”,廣泛用於其官方文書中,因曾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客家語的傳承曾一度依賴於不受外界干擾的封閉社會和口口相傳的嚴厲祖訓。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封閉社會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傳承客家語的傳統法則也在資訊時代逐漸被拋棄,客家語因此成為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

客家民俗

麒麟舞

麒麟舞麒麟舞
麒麟舞是深圳客家人獨特的民俗和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物證,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深圳龍崗原住民以客家人為主,深圳民間活躍著多支麒麟隊。

麒麟舞在深圳有著大範圍的分布,足有上百支麒麟舞隊伍。2006年,羅湖區黎圍舞麒麟、觀瀾松元廈麒麟舞,入選深圳市首批非遺保護名錄。2007年後,黎圍、觀瀾、坪山和龍崗龍城麒麟舞,入選廣東省省級非遺保護名錄。2014年,坂田永勝堂、大浪大船坑麒麟舞入選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深圳有五支表演隊伍都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船坑麒麟舞、坂田永勝堂舞麒麟還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客家涼帽

過去,客家地區的婦女都戴著一種獨特而又別致的客家涼帽,是用薄薄的篾片和麥稈編成的。除正面外,四周還垂掛著10多厘米長的摺疊均勻的布,有藍色的,有白色的,還有花色的,遠遠望去,像是一朵朵美麗的鮮花。更有意思的是,年輕未婚的姑娘們還在垂布的兩端編織著兩條五顏六色的彩帶。因此,是否掛有彩帶便成了判斷客家姑娘是否出嫁的標誌。

史籍記載客家婦女戴涼帽,可追溯到宋朝蘇東坡在惠州任職時期,有近1000年風俗。深圳甘坑涼帽製作的歷史有200多年,經歷了6代人。清朝年間,深圳甘坑涼帽村的開村始祖張錦超,學到涼帽手藝後,傳給子子孫孫,全村均以織涼帽為生。解放前後幾十年,甘坑村民通過外遷把涼帽手藝帶到了深圳龍華、大鵬等地。

舞龍

舞龍舞龍
客家人喜愛舞龍,舞龍便源遠流長流傳至今。深圳舞龍舞的是布龍,以竹木架制骨架,用布料做龍身、龍面。龍頭由嘴部、前額、後腦、角、手柄(龍把)等部分組成,體積較大,造型複雜,顏色鮮艷,頭角崢嶸,顯出龍的威風。龍乃中國四靈之首,(龍、鳳、麒麟、龜乃中國四靈)中國人對之敬而且畏。在客家人的心目中,龍和是祥瑞的靈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也是狂濤駭浪的破壞者;它的力量,就連最兇猛的野獸也不能匹敵。龍既是水中的主宰,在客家地區,客家人皆立廟祭祀,以求風調雨順。

客家打蘸

客家打蘸客家打蘸

過去深圳客家人特別重視祭祀活動,祈神拜佛極為虔誠。其中最隆重的儀式即為每八年一次的打蘸(jiao)(集體祭奠神靈),地點聚在關帝廟前的廣場上,一片喧騰,熱鬧非凡,附近小販也雲集於此趁此機會大做買賣。先由坪山圩的首腦主持祭典儀式,祭桌上擺滿精美的果脯酒饌,大香爐里插滿檀香,一片香霧繚繞。首腦身後,簇擁著全圩居民。首腦行禮時,鄉民跟著伏地叩拜,九遭之後禮畢,居民就在廣場上開始連續嬉戲七天八夜,盡情吃喝賭鬧,通宵達旦,一片喧囂氣氛。打蘸期間,人們極盡奢侈,花費不少錢財,同時八天樂此不疲。

客家女子哭嫁

客家女子哭嫁客家女子哭嫁

昔日深圳客家人保持著客家的傳統習俗,“女子哭嫁”便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例。每個女子在出嫁前,有七天以上的“哭嫁期”。哭這么長的時間,淚水也流了不少,眼睛也稍現紅腫,而這使得新娘更顯楚楚動人,可能正應了“經常性地流點眼淚有助於美容”和“姑娘在出嫁前顯得最漂亮”的俗話。完婚之日,當迎親隊伍臨近待嫁姑娘所在的村莊時,村中男子就在路中燃火“避邪”,新郎帶領迎親隊伍經火“避邪”之後,方可進村正式迎親。拜見過岳父母之後,村中長老即宣布良辰到了。此時,新娘即嬌婉纏綿地哭辭父母,輕移蓮步,款款出門,頻頻回望,之後即登轎起行,陪嫁女亦隨轎送行至夫家。迎親隊伍一路上笙歌不絕,鞭炮、煙花不停地放。陪護新娘的伴娘每隔十來步路程就在路旁撒一根寸把長的紅繩,意為完婚後新娘首次回娘家探望而“引路”。隨著時代的變遷,深圳女子哭嫁習俗現已不很流行。

美食文化

艾粄

艾粄艾粄

粄為客家方言裡各類糯米、粘米糕點的通稱,如蘿蔔粄、仙人粄艾粄,是一種美味的客家特色傳統小吃,古時候,在清明時節,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會做艾粄。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能。

宋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一書中記載了寒食節食品“青隋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

明郎瑛在《七修類稿》卷四十三提到寒食節吃“青糰子”。“這種青糰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多為豆沙或棗泥。放入蒸籠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熟後色澤翠綠可愛,又帶蘆葉清香,是很受歡迎的清明節食品。”

雞屎藤粄

雞屎藤粄雞屎藤粄

“清明不食青,走路兩頭輕”,這是深圳本土客家人的一句老話,意指清明時節一定要吃由粗葉、雞屎藤等野生植物製作的點心,俗稱茶果。雞屎藤其味甘、微苦,性平。具有祛風利濕,止痛解毒,消食化積,活血消腫之功效,用雞屎藤來做粄是客家人的特色小吃。

鹽焗雞

鹽焗雞鹽焗雞

鹽焗雞是廣東久負盛名的一道特色傳統佳肴,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流行於廣東深圳、梅州、惠州、河源等地,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特別是在廣東籍華僑集中的海外地區久負盛名。鹽焗雞首創於廣東東江一帶。300多年前的東江地區沿海的一些鹽場,有人把熟雞用紗紙包好放入鹽堆醃儲,這種雞肉鮮香可口,別有風味。後來東江首府鹽業發達,當地的菜館爭用最好的菜餚款待客人,於是創製了鮮雞燙鹽焗制的方法現焗現食。

客家盆菜

客家盆菜客家盆菜

客家盆菜,一般也稱為大盤菜,大盤菜源於客家人傳統的"發財大盤菜",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大大的盤子,將食物都放到裡面,和在一起,融匯出一種特有滋味。豐富的材料一層層疊進大盤之中,最易吸收餚汁的材料通常放在下面。吃的時候每圍一盤,一層一層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濃,令人大有漸入佳景之快。

最初的客家盆菜是客家人在過年過節時,各人帶自備的食物相聚一堂,但古代交通不便,相聚時食物已冷卻,翻熱時把所有食物倒在一個大盆中煮熱,就成了盆菜的雛形,現在客家人紅白二事,過年慶祝都會在客家圍屋內大擺盆菜宴。

客家茶果

客家茶果客家茶果

客家茶果的誕生是由於客家人喜歡聚在一起閒話家常,於是以糯米製作成甜鹹糕點,邊吃邊談,由於它配茶吃最適合,所以命名為“茶果”。在春節、元宵、清明都有保持做茶果的習俗,而最古老的茶果稱之為:“雞屎藤粄”。

“雞屎藤”是一種藤草植物,雖然名字聽來很不雅觀,但是它卻可食用。每年過了立春,萬物更新,清明前後,草葉新綠,人們上山將“雞屎藤”採摘回來,洗乾淨,晾乾水,搗碎,拌在糯米粉、粘米粉中,按比例摻上紅糖搓勻,捏成一個一個,放在蒸籠上蒸熟,製作成甜“雞屎藤粄”,顏色黑黑的、清香可口,風味獨特。民間的說法,吃了清明“雞屎藤”,清祛濕毒,在來近的夏天,不會生瘡。“雞屎藤”除了自家吃外,還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三及第湯

三及第湯三及第湯

三及第湯是一道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在科舉取仕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 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客家人將三及第配上枸杞葉、鹹菜等輔料,再加上幾滴酒糟,便做成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三及第湯。一碗三及第,加上一大碗的醃面,這樣豐富的早餐是許多客家人的最愛。

客家人,尊儒重教,耕讀傳家,人文濃厚。據傳,古代客家地區的讀書人在每次應試之前,家裡人必會做一道三及第湯給他們,預兆他們三連及第,連中秀才、舉人、進士,榮宗耀祖。

豬肚雞

豬肚雞豬肚雞

豬肚雞又叫鳳凰投胎。是廣東省傳統的客家名菜,為廣東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湯里濃中帶清,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

相傳在清朝時期,宜妃剛生完太子,因為宜妃有胃病,產後身體虛弱,乾隆吩咐御膳房燉補品給宜妃吃,可是她吃什麼都沒有胃口,鳳體日漸消瘦。宮裡的太醫想盡辦法做種種名貴補品給宜妃吃,還是無濟於事。乾隆召集太醫和御膳房,把旨意傳下去,無論用何辦法,都要醫治宜妃的病。御膳房想到“藥補不如食補”的方法,於是把民間傳統坐月子吃雞湯的做法加以改良,把雞放進豬肚裡加上名貴藥材燉湯,宜妃吃後果然胃口大開,經過一段時間飲食調理,宜妃的胃病已痊癒而且膚色也紅潤有光澤,美艷動人。這道菜不僅去病強體,也有養生保健之功效,從此乾隆把這道菜叫做“鳳凰投胎”,就是現在的豬肚雞火鍋,便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

客家黃酒

客家黃酒客家黃酒

客家黃酒又叫客家娘酒,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擺筵席宴賓客,稱之為做酒,如子女畢業要“做畢業酒”,婚娶要“做暖轎酒”,“做完婚酒”,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酒”,滿月要“做滿月酒”,周歲要“做周歲酒”,老人壽辰要“做生日酒”,工匠拜師學徒要“做拜師酒”、“做出師灑”,諸此種種,顯示了酒在客家人心目中占有極高的地位。不過客家人所說的酒,特指的是用糯米特製的黃酒,這種黃酒,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會釀製,釀製一般由家裡的女主人承擔。釀製黃酒水平的高低,還是衡量一個客家婦女能幹與否的標準呢。

在客家人的飲食中,飲酒是很普遍的習俗,客家人年長的會飲,年小的也會飲,有的客家地區在盛夏時還以酒代茶,普遍飲用。至於節慶佳日、喜慶壽誕上、酒是缺少不了的助興飲品。

客家俗語中,有句話叫做“蒸酒磨豆腐,唔(不)敢逞師傅”。就釀酒而言,除了人的因素外,還有另外兩個原因,第一是要選優質酒餅,第二是水質很關鍵,要用純淨而清甜的山泉水或井水。黃酒與米酒及高粱酒截然不同,因其含酒精度數極低,口感清醇略帶酒味,故老少皆宜,特別是客家婦女尤其喜歡這“既解渴又有補”的黃酒。生活中因喝米酒或高粱酒而酩酊大醉的人,大家見過很多很多,而因喝黃酒而醉倒的卻絕少絕少。

家家釀黃酒,人人喝黃酒,黃酒的普遍性可以說是客家農村中極為獨特的一種社會現象。黃酒由糯米製成,糯谷在客家農村極易種植,且價格低廉,只比普通稻穀貴一成多,而蒸一缸酒,糯米的數量又可多可少,再加上工序簡單,客家婦女人人會做。熱情好客的客家人,逢年過節或婚嫁喜慶設宴“請酒”時,黃酒是必需品,席間一人一碗,邊喝邊斟、邊斟邊喝,主人與客人、客人與客人之間相互敬酒,你來我往,推杯換盞,為宴席增添了熱鬧歡樂的氣氛。

釀豆腐

釀豆腐釀豆腐

“釀”,在客家話里指“塞入餡料”,如釀豆腐有些客家地區也有把“釀”讀成“讓”的,即稱為“讓豆腐”。

客家釀豆腐久負盛名,是客家名菜之一。

製作時,把豆腐斜切成約一寸見方的三角塊或者直接在豆腐中間切開,然後,投入油鍋中炸一會,再橫切開,在裡面塞入豬肉、糯米、大蒜、五香、辣椒粉等拌成的半熟佐料,吃時再撒上些胡椒麵、蔥花,其味鮮美無比。正月期間有客來訪,這個菜被作為整個酒席的頭道送酒菜,獻給親友。釀豆腐鮮嫩滑香、營養豐富,是客家人過年的保留菜式。

釀苦瓜

釀苦瓜釀苦瓜

釀菜是客家菜系中最為常見的菜品之一,釀苦瓜與釀豆腐、釀茄子、被稱為“煎釀三寶”;清蒸而出的釀苦瓜鹹鮮脆嫩,清淡爽口,苦瓜香氣誘人,微苦鮮香,不但有清熱解毒、明目敗火、開胃消食之效,還因為它是蒸菜,吃了可以暖胃益氣。

苦瓜身上一粒一粒的果瘤,是判斷苦瓜好壞的特徵。顆粒愈大愈飽滿,表示瓜肉愈厚;顆粒愈小,瓜肉相對較薄。選苦瓜除了要挑果瘤大、果行直立的,還要潔白漂亮,因為如果苦瓜出現黃化,就代表已經過熟,果肉柔軟不夠脆,失去苦瓜應有的口感。挑選苦瓜時,要選那些表皮看上去青綠有光澤,摸起來光滑,紋理清楚的,新鮮好吃;如果是繁忙的上班一族,可以到超市購買已經調好味的肉沫,既節省時間又方便,而且超市上有很多不同口味的肉沫提供。釀苦瓜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製作餡料

釀春

釀春釀春

釀春,有些地方也叫釀春角,客家傳統家常菜,符合客家人“好食撈大角”的要求。春在客家話裡面只指蛋的意思,取春回大地,春暖花開,生生

客家民居

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排屋、福建土樓)的一種,而客家圍屋的種類又非常之多。

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又稱為圍龍屋、圍屋、客家圍等,是中國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

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客家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包括中國大陸南部的廣東、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台灣的屏東、雲林、台中東勢等。改革開放以前,客家圍屋在深圳隨處可見,現在保存下來已經不過數百座。保存完整的如鶴湖新居、大萬世居、茂盛世居、正埔嶺世居等更是少見。

客家排屋

客家排屋客家排屋
客家排屋是客家民居的樣式之一,它的功能與客家圍屋相似,有很強的防禦功能。種碉樓和排屋相結合的傳統民居建築,被專家命名為排屋樓,為客家人所獨有,其中的傑出代表就是鳳崗的油甘埔江屋、黃洞村和深圳的觀瀾版畫村以及玉田世居。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又稱為福建客家土樓,因為客家土樓大部分分布在福建,不像廣東廣西,江西等地的客家圍屋和客家排屋。客家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

特色小鎮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2017年7月15日,以“文旅融合與特色小鎮”為主題的2017中國文化旅遊高峰論壇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舉行,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隆文出席會議並作主旨發言。論壇圍繞文化新經濟產業開發和試點實踐場景,對文旅經濟、授權經濟、小鎮集群經濟的未來發展、文旅小鎮創建與發展、PPP基金與私募基金運作等方面進行探討。

會上,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發布了2017中國文化旅遊融合先導區試點名單,遼寧大連冰山集團冰山慧谷、江蘇蘇州高新區蘇繡小鎮、浙江嘉興梅花洲小鎮、山東淄博琉璃古鎮、陝西扶風全域文化旅遊融合、廣東深圳華僑城集團甘坑客家小鎮、新疆瑪納斯馬術紅酒森林小鎮、新疆布爾津沖乎爾小鎮等8個地區入圍。

這入選的八個景區都被冠為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代表著中國以後特色小鎮發展的方向。

本土客家名人

賴恩爵

賴恩爵將軍賴恩爵將軍
賴恩爵將軍(1795-1848),字簡廷,新安縣大鵬城(即在深圳市龍崗大鵬新區大鵬所城賴府人),漢族客家人,祖籍廣東河源紫金縣(賴氏祖先於元朝定居梅縣鬆口溪南南陽寨下,後遷紫金義容鎮甘棠村),清乾隆年間出生於鵬城一個行伍世家,是賴氏“三代五將”之一。

龍崗大鵬半島的賴氏家族是深圳歷史上的最旺家族,“三代五將”為中國歷史之罕見,有“宋朝楊家將、清代賴家幫”之美譽。

曾生

曾生曾生

曾生,著名的抗日游擊東江縱隊司令(1910-1995)原名曾振生。深圳坪山區人[1]。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少將。獲三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會員,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曾生在地方先後任中共海軍黨委委員、南海艦隊第一副司令員、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副省長兼廣州市市長等職。

袁庚

袁庚(1917—2016),深圳改革開放最著名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原名歐陽汝山,1917年4月23日出生,廣東省寶安縣客家人(現

袁庚袁庚
深圳龍崗區大鵬街道)。少年時期,接受進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袁庚歷任東江縱隊聯絡處處長、東江縱隊港九大隊上校、三野二縱隊四師參謀處副處長、兩廣縱隊炮兵團團長、中共駐香港辦事處主任、胡志明顧問、香港招商局常務副董、蛇口工業區黨委書記。袁庚曾參加黃譚戰鬥、南麻臨朐戰役、昌濰戰役、濟南戰役。

袁庚是招商局集團原常務副董事長、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和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等企業創始人、百年招商局第二次輝煌的主要締造者、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探索者。為表彰袁庚致力促進中港關係及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對香港的航運事業貢獻良多,2003年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授予金紫荊星章。

2016年1月31日凌晨,袁庚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蛇口逝世,享年99歲。

劉起龍

劉起龍劉起龍
劉起龍將軍,字振升。龍崗大鵬客家人,行伍出身,早年在大鵬營從軍,作戰勇敢,身先士卒,在抗擊倭寇、保衛海防的"前後十八戰"中屢建奇功。

劉起龍一生致力於巡洋緝盜,在抗禦番夷與平定盜寇、守護我東南海疆的“前後十八戰”中屢建功勳。道光皇帝為他親筆撰寫《御祭文》,贊曰:“爾劉起龍,性行純良,才能稱職。方冀遐齡,忽聞長逝,朕用悼焉。特頒祭典,以慰幽魂”!

藍造

藍造(1917—1990),深圳市龍崗區葵涌鎮壩崗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司令員。

1948年4月任中共江南地委副書記兼廣東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江南支隊司令員。

1949年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司令員,為華南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61年晉升大校軍銜。

1990年11月16日在廣州病逝。

劉黑仔

劉黑仔劉黑仔

劉黑仔(1919-1946),原名劉錦進,深圳龍崗大鵬鎮人(今深圳龍崗大鵬大新區)。“一二·九”運動爆發後,他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洪流,參加海灣愛國知識青年組成的“海岸流動劇團”。他平時喜愛武術,經常在舞台上扮演智勇雙全的游擊隊長。因為他身體結實,皮膚較黑,人們便親切地稱他為“劉黑仔”。在日本侵略軍侵占香港期間,劉黑仔率領的廣東抗日游擊隊港九大隊短槍隊沉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陳煙橋

陳煙橋(1911年~1970年),深圳龍華客家人,中國著名版畫家。曾用名陳炳奎,筆名李霧城、米啟郎。1911年11月16日生於廣東深圳市龍華區觀瀾鎮牛湖村鵝地嚇。

陳煙橋陳煙橋

陳煙橋先生少年習畫,功底紮實。1928年入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科;1931年入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不久開始版畫創作,並從事進步藝術活動,加入中國美術家聯盟;1932年冬,與陳鐵耕、何白濤等在校組織“野穗社”;1933年與魯迅通信,在魯迅的鼓勵與支持下,繼續從事版畫創作;1939年赴重慶工作,先後任育才中學繪畫組組長、《新華日報》美術科主任;1949年後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美術科科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秘書長,1958年後任廣西藝術學院副院長、美協廣西分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西文聯副主席等。

代表作品有木刻《建設中的佛子嶺》(中國美術館收藏)、《魯迅和他的夥伴們》(中國美術館收藏)及《黃浦江上》等。

小鎮活動

市集市集
甘坑客家小鎮裡面常年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如元旦、春節、元宵期間的親農市集、小涼帽過大年等,還有文博會期間的各種品嘗客家小吃、客家菜、體驗客家文化等活動以及平時舉辦的甘坑周末,受到深圳市民的廣泛讚譽。

人物頒獎

人物頒獎人物頒獎
2016年12月29日,中華文化促進會聯手華僑城文化集團宣布了四項重大文化產業合作項目的落地,其中包括《年度中華文化人物頒授典禮》永久落戶甘坑客家小鎮。

2017年1月11日,由中華文化促進會、鳳凰衛視聯合主辦,深圳華僑城文化集團承辦的“2016中華文化人物”頒授典禮,在深圳具有濃郁客家特色的甘坑客家小鎮完美落幕。表演藝術家秦怡,中華木作大師、侗族古老木結構建築藝術家楊恆金,忠實的文化記錄者、電視製作人亞妮,野生動物攝影師顧瑩,鋼琴演奏家劉詩昆等11人獲此殊榮。

景點文化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以生態田園為基礎,以客家文化為內涵,以客家風韻建築為空間載體,以民俗節慶、養生美食、非遺保護、田園體驗為核心內容,打造集文化旅遊、田園休閒、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複合型旅遊目的地。

據《新安縣誌》記載,明、清時期實行縣、鄉、都(社)、圖(里)制度。明末新安縣分3鄉7都57圖509村,甘坑屬七都116村。

交通

乘車路線

甘坑客家小鎮甘坑客家小鎮
①公車:可搭乘m224、980路, m273路, m346路, m414路,m363路,到甘坑村委站下車即到,建議在福田購物公園搭乘m224最為便捷。

②捷運:搭乘龍崗線到木棉灣捷運站,轉乘m224、m363到甘坑總站下車,或者搭乘環中線到“下水徑”站,轉乘上述公車。

自駕車路線

自駕導航到“甘坑客家小鎮停車場”。

從深圳福田、南山出發:南坪快速公路→坂雪崗大道→坂瀾大道→坂李大道→甘坑停車場。

從深圳羅湖出發:龍崗大道→布瀾路→甘坑隧道→坂李大道→甘坑停車場

從深圳龍華出發:布龍路→麗湖花園(三聯橋底調頭)→吉華路(前走一公里)→秀峰路→甘坑老村委即到。

從廣州/東莞/惠州出發:廣深高速/深惠高速→機荷高速→李朗出口→布瀾路李朗出口→秀峰路→甘李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