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隱廬紀念館

瓶隱廬紀念館

瓶隱廬紀念館,是晚清兩朝帝師翁同和晚年所居住的地方。翁同和,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著名愛國政治家,歷任刑部、工部、戶部尚書及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等要職,在朝40多年,以其帝師之尊,權位之重,參與了洋務運動、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等晚清政壇上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被稱為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

瓶隱廬紀念館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晚清兩朝帝師翁同和晚年所居住的地方。
翁同和,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著名愛國政治家,歷任刑部、工部、戶部尚書及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等要職,在朝40多年,以其帝師之尊,權位之重,參與了洋務運動、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等晚清政壇上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被稱為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
“誰知瓶隱廬中客,別有江湖浩蕩天”。瓶隱廬紀念館所展示的,正是翁同和被貶回籍至去世前,在故鄉度過的最後一段人生歷程。
瓶隱廬紀念館的第二進祠堂,由翁同和及他的兄長翁同爵始建於1873年,原來是作為看守祖先墓廬的屋舍,後來供翁氏後人祭祀祖先用的。中堂所懸掛的是翁同和父親翁心存的朝服相。右手邊是翁氏一門的世系簡表圖。翁氏家族是從祖父翁鹹封時起家,翁鹹封任海州學正,相當於現在連雲港教育局局長,其子翁心存,也就是翁同龢的父親,在翁氏家族中官位最高,歷任刑、工、吏、戶部尚書,當時清廷有六個部,他就做過四個部的最高長官,後來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正一品,晚年也是同治皇帝的老師,翁心存有4個兒子和2個女兒,大兒子翁同書官至安徽巡撫,三兒子翁同爵擔任湖廣總督,大女兒端恩和二女兒壽珠,二兒子音保,四歲就夭折了,其中四兒子翁同龢是最有名的。
翁同和的書房,常熟寶岩三峰一帶盛產靈芝,有紫芝、赤芝、玉芝等,興福寺山澗盛產白毛龜,翁同和曾得此二寶,於是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紫芝白龜之室”。在書桌旁端坐的就是翁同和的矽膠相,他神情淡定,目光深邃,栩栩如生,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翁同和在此吟詩論文賞書品畫的情景了。
書房外左手邊有一扇門,門外有一口井,名曰“渫井”,傳說這口井是翁同和為防慈禧太后加害做自裁用的,後來他的外甥虞忠鑾引易經中“井渫不食,為我心惻”之句,認為取名渫井有訕謗朝廷之嫌,於是翁同和命人連夜將此井欄沉入尚湖底。
書房的正前方有一塊方形石板,稱為叩石,每逢同治帝忌日、光緒帝生辰,翁同和都會跪此石向北遙叩,以示忠君愛國之心。
書房右手邊是一條碑廊,碑廊所展示的是翁同和的一些書畫扇面和虞山寫生小品,也進一步強調了翁同和在此山居期間以書畫遣懷的心情了。
碑廊盡頭連線的就是瓶隱廬紀念館的版面展廳,展廳介紹了自1898年7月起,翁同和因倡導維新變法,遭到了頑固派的政治迫害,被開缺回籍乃至革職編管、永不續用。在退隱山林、身處逆境中,他仍關心著國家和民族的安危,其憂患國事、關心民生、造福桑梓的嘉言懿行,贏得了後人永遠的敬仰和緬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