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卡鎮

瓦卡鎮

宣統三年(1911),置得榮委員,民國2年(1913),置得榮縣。 瓦卡鎮是藏雞傳統養殖區域,截至2013年,藏雞種群數量在5000隻以上,仍採用原始散養方式養殖。 中國是松茸的主要出口國,得榮位於中國松茸主產區中,瓦卡鎮產茸品質高,年產量10餘噸,供不應求。

《Lonely Planet》里的瓦卡

高山之上的子庚村
P195 川藏南線亮點
⑧在黃昏的瓦卡沿江公路散步,看金黃的陽光照在金沙江急流上。
P232 金沙江第一灣位於得榮縣城以南60公里處的子庚鄉瓦卡村,對岸就是雲南的奔子欄。每天都有班車到瓦卡村,那兒有便宜的藏族民宿,也有條件不錯的標間賓館。下午日落時分沿著江邊公路步行,看夕陽打在奔騰的金沙江上;晚上不妨嘗嘗康巴地區的土產葡萄酒。第二天你便可過江,從奔子欄去德欽或者香格里拉
★《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縮寫:LP)是世界上最大、最權威的自助旅行指南出版社,由托尼·惠勒、莫琳·惠勒(TonyWheeler Maureen Wheeler)夫婦於1972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創立。公司總部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目前有500多位員工,以及350多位簽約旅遊作者。至今共出版了20多種類型的600多個主題,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年銷售達700萬冊,約占全球英文旅遊指南銷量的四分之一。LP主要出版《孤獨星球》旅遊書籍系列,是專門針對背包客撰寫的旅遊系列叢書,在世界各國的自助旅遊背包客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聲譽,被稱為“旅遊聖經”。LonelyPlanet這兩個單詞成為衡量旅行信息準確可靠與否的標準。

名稱來由及歷史

海拔4100米的貢卡牧場
瓦卡,藏語意為“渡口”,為滇藏茶馬古道上出滇進川入藏的重要渡口。
1958年置子庚鄉,1973年改子庚公社(東風公社),1984年復子庚鄉。2013年8月更名為瓦卡鎮。
所屬得榮縣,藏語意為“峽谷地帶農區”。東漢為白狼羌地。唐屬吐蕃。元屬朵思甘慰司都元帥府轄。明屬朵甘衛行都指揮使司。清雍正七年(1729),屬巴塘宣慰司。宣統三年(1911),置得榮委員,民國2年(1913),置得榮縣。民國14年(1925)屬西康特別行政區。民國28年(1939),屬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區。1955年10月,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區。1990年轄3區、9鄉。2013年8月,得榮縣轄2鎮10鄉。縣治松麥鎮。

政府駐地

瓦卡村如來八寶塔
瓦卡鎮政府駐地瓦卡,歷史上是滇藏茶馬古道由雲南進入西藏的重要渡口,因為缺水的原因一直無人居住。1984年,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開始實施生態移民搬遷。經過30年的開發,壩區現有159戶1023人,33個商業網點,成為金沙江乾熱河谷中的一片綠洲,是得榮縣重要的商貿、物資集散地,也是四川省生態移民開發的成功典範。

行政區劃

瓦卡鎮轄瓦卡村、八子斯熱村、子庚村、吳擁共村、阿稱村、子實村、曲崗頂村、阿洛貢村8個行政村。
全鎮有自然村17個,分別為:瓦卡村、八子斯熱村(八子卡、斯冉貢、甲學卡、森恩)、子庚村、吳擁共村(吳擁共、木猜)、阿稱村(阿稱、土改、然夯)、子實村(子實、崗學)、曲崗頂村(曲崗頂、曲子)、阿洛貢村(阿洛貢、甲學)。

社會經濟狀況

世外桃源般的甲學卡
2000年以來,瓦卡鎮堅持在統籌協調中加快發展,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突出地方特色,由傳統農業向種植釀酒葡萄、樹椒、西瓜、花生等特色農產品轉變;全面最佳化牲畜品種,推進藏雞、藏豬規範化養殖;引進雲南太陽魂酒業有限公司,以公司租賃的形式在扎葉共發展釀酒葡萄50畝,產量達35噸;金太陽農特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雲南香格里拉酒業有限公司合作實行“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大力推廣釀酒葡萄種植,全鄉葡萄種植已達720畝(壩區436畝),種植戶在葡萄地中套種的獨蒜、西瓜和花生畝收入也達到3500元以上。2011年,全鄉人均純收入達到3016元,較2010年同比增幅達30%。
各項民生事業蓬勃發展。全鎮已基本實現水、電、廣播電視、道路的村村通工程,完成了村級活動室和衛生室的建設;中心校和幼稚園正在新建中;農民醫療保障制度正在全面落實;貫徹落實民眾工作全覆蓋工作,完成了全鄉結對認親和支部共建工作,實現每家每戶有幹部職工結對,每個黨支部有聯繫支部共建。

康巴文化藝術之鄉

瓦卡鎮是久負盛名的康巴藏族文化藝術之鄉,在這裡,得榮學羌、藏族車模技藝、九步鍋莊、川西藏族山歌、康巴藏族服飾、羊毛紡織、釀酒、碉房建築技藝等民間歌舞和傳統技藝保持著活態傳承,使瓦卡鎮成為藏族民間藝術的寶庫。

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

截至2013年8月,瓦卡鎮擁有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榮學羌,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族民間車模技藝、川西藏族山歌、鍋莊,1項共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族山歌(川西藏族山歌),2項共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曆年、康巴藏族服裝配飾製作工藝,2項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九步鍋莊、藏族傳統竹編,4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陶技藝、民間接骨技藝、民間編織技藝、民間藏酒藏瓊釀製技藝。

“國家級非遺——得榮學羌”唯一流布地區

得榮學羌走上世界舞台
瓦卡鎮保留著豐富的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聞名康巴地區的民間文化之鄉。流布區域僅限於瓦卡鎮的“得榮學羌”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年在青羊區援藏幹部的支持下,14位來自瓦卡鎮的民間藝人成功登上成都第四屆國際非物質文化節的舞台,雍容華美的服飾、古樸蒼勁的舞步吸引著世界關注的目光。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族車模技藝

藏族車模技藝
藏族車模技藝是生產並流傳於藏族民間的一種製作各類木製生活用具的特殊工藝,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其中以甘孜州得榮縣的車模技藝最具代表性。
得榮的車模技藝主要流傳於該縣瓦卡鎮境內,這裡的木製品品種花樣較多,約有50餘種,其中不乏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民族手工藝術的精品,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其工藝獨特、精美,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和實用性,其產品遠銷於西藏、印度等地,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瓦卡鎮康巴藏族服飾

瓦卡藏族服飾
雍容華貴、藏金納銀、色彩斑斕,是瓦卡鎮女性服飾的主要特點,錦緞團花緞面外套、華貴的大襟坎肩、白色的百褶裙、彩線盤頭,這種風格獨特的裝束與雲南奔子欄藏族服飾較為相似又有不同,僅僅分布在瓦卡鎮各村落,總人口不足2千人,呈現出與其他藏區服飾不同的獨特韻味。這種服飾不僅與環境、氣候等外部條件有關,也與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息息相關,承載著這片區域獨有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傳統,具有重要的歷史和學術價值。

自然資源及風景名勝

根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瓦卡鎮地處國家劃定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原始森林和野生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多種國家級重點保護動植物的棲息地,在生物多樣性維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屬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限制性開發區,承擔著生物多樣性維護,保護森林、草原植被,在已明確的保護區域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多種珍稀動植物基因庫的重要任務。

“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的天然組成部分

瓦卡鎮在三江併流區域的位置
三江併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並肩在崇山峻岭中奔流。三江併流位於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包括怒江州、迪慶州、麗江市、大理州的部分地區。三江併流共同孕育了數千年的“江邊文化”。 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2003年7月2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瓦卡鎮位於金沙江東岸,地處三江併流世界遺產紅山片區和白茫-梅里雪山片區正中,是三江併流區域的天然組成部分,是一片被遺忘的世界遺產地。(示意圖見右圖)

金沙江第一灣

雲霧中的金沙江第一彎
位於瓦卡鎮境內的“金沙江第一灣”以“雄、奇、險、峻”著稱,是中國四十大景觀之一,雄渾壯闊,令人稱絕。(”金沙江第一灣“又寫作”金沙江第一彎“)

茶馬古道第一渡

茶馬古道第一渡

瓦卡鎮擁有滇藏茶馬古道在四川境內的唯一一段,自紅軍橋至瓦卡渡口,全長約12公里,是從茶馬古道重鎮香格里拉縣建塘鎮前往德欽縣昇平鎮的必經之路。滇藏茶馬古道大約形成於公元六世紀後期,它南起雲南茶葉主產區西雙版納、普洱市,中間經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經瓦卡金沙江第一渡進入西藏,直達拉薩,是古代中國與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在瓦卡與奔子欄之間,依然保存著古老的渡口和渡船,這就是州級文物保護單位“瓦卡渡口”。遊客可以坐上小船,從寬闊的金沙江中橫渡,幾分鐘即可從四川到達雲南。
同時,還可以在已經竣工的金沙灣大橋上,欣賞到“神龜拜佛塔”的奇景,一座酷似神龜的巨石每年秋冬季節出現在金沙江中,頭朝江邊的一座佛塔,仿佛在虔誠的禮拜佛塔,惟妙惟肖,令人稱奇。

紅色遺存——紅軍橋、賀龍橋

阿稱村境內的紅軍橋
1936年4月,紅二、六軍團18000多人馬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肖克、王震率領下,於25日—29日兵分兩路由麗江石鼓至巨甸一線搶渡金沙江,擺脫了10餘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隨後,紅軍指戰員以頑強的意志抗飢餓、斗寒冷,勝利翻過了哈巴雪山,抵達中甸(今香格里拉)縣城。在經過短暫休整後,5月5日,紅二軍團離開中甸城,向得榮進發。7日,紅二軍團前衛部隊到達中甸(今香格里拉)、德欽和得榮三縣結合部的資納臘山口時,遭地方武裝的阻擊,四師參謀長湯福林、五師參謀長高利國、連長肖學志和十幾名戰士犧牲。紅軍擊潰阻擊武裝後,於8日全部進入得榮境內。
瓦卡鎮是1936年賀龍、任弼時等率領紅二方面軍長征從雲南進入西康藏族地區的第一站,經典紅色電影《金沙江畔》的故事就取材於這裡。瓦卡鎮境內至今保存有紅軍橋、賀龍橋兩處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成為緬懷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四川省擁有中國傳統村落最多的鄉鎮

截至
子實藏寨
2013年8月,瓦卡鎮已擁有八子斯熱村、子庚村、阿稱村、子實村4個國家級傳統村落,是四川省擁有中國傳統村落最多的鄉鎮。4個傳統村落散布于海拔2200-3100米的河谷坡地,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夯土藏式民居依山勢有序排列,歷史悠久的古碉矗立在村落四周,座座白塔錯落分布,呈現出顯著的地域特色。

太陽穀省級風景名勝區

高山上盛開的杜鵑
瓦卡鎮是太陽穀省級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景觀資源集乾熱河谷、原始森林、高原湖泊、雪山於一體。得榮縣海拔最低點1990米的金沙江與崗曲河交匯處,全縣最高峰海拔5599米的仙嘎忠神山都位於瓦卡鎮境內。
瓦卡鎮由河谷向上依次形成河谷北亞熱帶、山地暖溫帶、山地溫帶、山地寒溫帶、高山亞寒帶和高山寒帶六個垂直立體氣候帶。每年春季,河谷麥浪翻金,山中桃花芳菲,山頂皚皚雪峰間杜鵑絢爛,一山四季,移步換景,美不勝收。

明代土碉

阿稱村土碉
瓦卡鎮境內分布有土碉十餘座,民間傳說認為是格薩爾王征戰時遺蹟,據歷史考證應為明代萬曆年間(1573年 - 1620年)雲南麗江木氏土司征討吐蕃時所建,距今已有400年歷史。歷經歲月滄桑,土碉大部分已經殘缺,殘存土碉最高的達到10米,均為夯土砌築。

特色產品

瓦卡鎮屬康巴南路藏區半農半牧,以農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青稞、蕎麥、花生、豆類(雪山大豆、雞眼豆)。經濟林木有梨、核桃、蘋果、柿子、石榴、藏橘、櫻桃、枇杷等,高山森林及牧場盛產貝母、黃芪、雪蓮花等名貴藥材。

得榮樹椒

得榮樹椒(友多網提供)
也稱“樹海椒”,多年生植物,最初隨著藏傳佛教從印度引進,後經當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長期栽培選育出的一種原始的地方辣椒品種。椒果肉薄、辣味濃,可開胃健脾,維生素E、鈣、硒維生素C、核黃素含量高,保健和醫藥價值很高,曾入藏藥。2006年5月12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出公告(2006年第61號),批准對“得榮樹椒”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瓦卡鎮河谷各村落廣泛種植樹椒,尤以瓦卡村、土改村為最多。

藏橘

藏橘是芸香科柑橘亞科柑橘屬的一種,它的學名叫黃柑,又名藏黃果、獅頭柑、皺皮柑、腫皮柑、瑪瑙柑。 藏黃果以其味微苦、汁多形美而出名,具有下火、祛寒、鎮咳的藥用效果,提神醒腦、特效解酒的保健功能,乃果中珍品。按最早記載柑的文獻《風土記》推算,黃柑(皺皮柑)等柑系水果的栽培至少也有1700年左右的歷史了。如今的黃柑(皺皮柑)仍處於原始栽培狀態,僅分布在橫斷山脈南段的三江中下遊河谷農牧區少數區域,以四川省得榮縣分布最廣、產量最大。

藏雞

瓦卡鎮藏雞
藏雞是分布於我國青藏高原海拔2200 - 4100米的半農半牧區、雅魯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區和藏東三江中游高山峽谷區數量最多、範圍最廣的高原地方雞種。瓦卡鎮是藏雞傳統養殖區域,截至2013年,藏雞種群數量在5000隻以上,仍採用原始散養方式養殖。

土蜂蜜

指由中華蜜蜂採集本土百花而成的蜂蜜。土蜂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酶類、核酸、黃酮類等100多種營養物質,是濃縮的天然藥庫。土蜂蜜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食用土蜂蜜還可以防止咳嗽、失眠、心腦血管疾病、消化不良、便秘、胃腸病、保肝護肝、防癌抗癌、延年益壽等,對防衰抗皺、消斑、護膚養顏有較好的作用,尤其對中年婦女效果更加顯著。兒童食用土蜂蜜能促進生長發育、健腦益智。得榮縣土蜂蜜仍按照藏族傳統方式野外放養,產品品質極佳,據估算,瓦卡鎮蜜蜂存量達500群以上。

松茸

又名鬆口蘑,隸屬擔子菌亞門口蘑科,是松櫟等樹木外生的菌根真菌,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全世界尚都不能人工培植,只野生於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研究證明,松茸富含蛋白質,多種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等稀有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腫瘤、治療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抗衰老養顏、促腸胃保肝臟等多種功效,因此又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用於研發藥品、保健品和化妝品。松茸的全球產業規模接近600億美元,主要消費國是歐洲和日本。中國是松茸的主要出口國,得榮位於中國松茸主產區中,瓦卡鎮產茸品質高,年產量10餘噸,供不應求。

災後重建

地震中被震毀的藏房
8月28日至9月3日8時,川滇交界先後發生地震1033次,其中5級以上地震2次(分別為8月28日04時44分的5.1級地震和8月31日08時04分的5.9級地震),4到5級地震6次,3到4級地震10次。兩次中強震及連續不斷的有感地震,造成得榮縣12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震中瓦卡鎮地處震中區域,災情最為嚴重。
截至2013年9月3日零點,得榮全縣受災人口16208人,14人受傷,其中重傷3人,輕傷11人;全縣房屋倒塌36戶,嚴重受損1191戶,一般受損1680戶,受損面積532228平方米。二得公路縣城至子庚鄉段、鄉得公路主幹道,多條通鄉、通村公路因滾石滑坡被阻,水渠損壞317公里,蓄水池197口,17771人飲水受影響,沼氣池損壞329口;林地損毀600公頃,耕地損毀1250畝,葡萄種植面積損毀345畝,機耕道、堡坎等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牲畜死傷1361頭(匹)(其中:死亡512頭,傷849頭),畜棚損毀406間、55885平方米;12鄉(鎮)教育、衛生、文廣、司法、黨政辦公樓、村級活動室、司法所等公共基礎設施均不同程度受損;全縣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35處;地震災害共造成經濟損失63744萬元。
地震發生後,國家減災委、省委省政府、甘孜州委政政府高度重視,正在全力開展災後緊急安置和災後重建的規劃,對瓦卡鎮地處川滇交界和香格里拉旅遊大環線中轉站這一特殊區位優勢進行深入研究,抓住災後重建的歷史機遇,結合旅遊全域化戰略,提前思謀和規劃瓦卡鎮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提升旅遊業、特色農牧業、生態能源業“三大產業”,抓好災後重建、新型城鎮建設、扶貧開發“三個重點”。

發展規劃

依託交通、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優勢,瓦卡鎮被定位為縣級副中心城鎮,經歷過8·28、8·31地震的全鎮人民,如同浴火更生的鳳凰,以災後重建和撤鄉建鎮為契機,弘揚“戰天鬥地、自力更生“的子庚老渠精神和瓦卡移民精神,一座川、滇、藏接合部生態環境優美、民族特色濃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原生態特色旅遊城鎮正在金沙江畔崛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