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簡介
環首刀誕生於我國西漢時期,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環首刀一般長1米左右,厚度1厘米,刃口寬度0.3毫米左右,刃面斜向下或向上30度打磨。環首刀的雛形起源於戰國時期。西漢時期蓬勃興起的煉鋼業將漢朝軍隊鑄成為那個時代罕見的鋼鐵雄師。以鋼鐵為材質可以打造長達1米的環首刀。在尚無馬鞍和馬蹬的騎兵眼中,直窄刀身顯然更具殺傷力,厚實的刀背將輕易承受住猛烈揮砍的應力。
歷史沿革
西漢初期,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繁榮,生產力大增,漢人開始了全面以鋼、鐵器取代銅器的進程,亦用於兵器製作,鋼或鐵長劍迅速地取代青銅長劍。至漢武帝時期,始出現環首刀,並逐漸取代劍成為軍隊的基本制式裝備,劍從此退出軍事舞台;魏晉南北朝時代環首刀作為短兵器的主角獨領風騷三百多年,直到被進一步改良成橫刀為止。
短刀在東晉出現了分裂,導致兩種刀式的並行發展,一種是直窄樣式,另一種是近代常見的寬體樣式。但古人對事物的革新總是異常謹慎,就如同他們腰裡別著劍鞘千餘年,才在波斯雙環的影響下,用繩將刀劍掛在腰際,寬體刀還要再承受幾百年的寂寞。
出現原因
一般認為,環首刀的出現有二個主要原因;
一、發展騎兵作戰:由於匈奴的威脅,中國始發展大量騎兵,需要比長劍更適合劈砍的兵器,騎兵在馬背上使用斬擊遠較刺擊容易,且刺擊可能發生兵器插在目標上不能拔出的狀況;另外,刀擁有厚實背脊,重量較重,劈砍時產生的殺傷力與折斷的機率均較劍優秀。
二、刀比劍更易製造:單面開刃的工程比雙面開刃簡單省時,適合量產,為軍隊大量裝備。
兵器發展
對環首刀的改進就是增加護手,並取消了刀柄端的圓環,這個轉變自魏晉始至唐成熟,但這已經使環首刀再無法稱為環首了。三國士兵的近戰護身兵器沿襲兩漢,每人配發一把環首刀,由於在刀柄尾端有一圓環而得名。環首刀全長大約從70到110cm不等,刀身筆直,單面開鋒,刀背厚實,適合用來砍劈。
在交錯廝殺的戰場上,環首刀這種專門用於砍劈的單刃厚背的短兵器具有構造上的優勢。它不像雙刃長劍一樣容易折斷,可以單手持握,使用技巧也較快熟練。環首刀一般都插在木製刀鞘中,配在士兵身體左側。
1974年7月,在山東臨沂蒼山地區出土一把東漢的環首刀,刀身上還刻有隸書銘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卅湅就是三十煉,也就是這把刀曾經使用百鍊鋼技術將鋼材折迭鍛打達三十次之多,而在這把刀的刃部還發現經過淬火。淬火是將刀刃加熱到某一高溫,再用水、油或空氣使其急速冷卻,並讓工件表面硬化。
三國時代,各國軍隊都大量生產環首刀,並使用兩漢以來如炒鋼、百鍊鋼、淬火等鋼鐵生產技術。《太平御覽蒲元傳》中提到,三國時的諸葛亮曾命蒲元造刀,蒲元在斜谷開工,為了造出好刀,還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來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稱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226年)造劍十口、刀萬口,從這可看出,劍在這時已成為玩賞用兵器,而刀則為士卒實戰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萬來計算。
兵器演變
漢代起,環刀在千年歷史裡始終是戰場主力兵器、世界上最佳的近身格鬥兵器,到了我們引以為豪的盛唐時代更出現了新的衍化。除刀莖的構造成熟外,唐刀在漢刀基礎上更加注重裝飾,刀在作為兵器的同時越發的華美奢靡。型制上,書雲唐時:“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其中障刀、橫刀為近身實戰兵器,特別橫刀在唐軍中裝備比率極高。橫刀初唐時與傳統環首刀無異,唐中期開始去掉了未端的環首(大概是為了方便雙手握持),加強了護格,可惜的是去掉環首後的橫刀國內並無實物出土,只有現存於日本的“唐大刀”作為參考;儀刀則基本仍為環首刀龍雀大環的樣式,主要用於王公貴族、御林儀仗的配帶裝飾,在陝西出土的唐代環首刀應為此儀刀;陌刀則僅見於描述,無任何實物,網路上僅有大量的猜想圖。個人猜測擁有“人馬俱裂”這樣恐怖殺傷力的陌刀應該演化自漢代的雙手環刀和斷(斬)馬劍,型制就像圖中一般,不會脫離當時普便刀的制式,直身、長刃、長柄、環首。
環刀這一套制刀的技術,從漢代傳承到唐代,而後日本進口唐大刀,開始仿製出唐樣大刀,並繼續摸索實踐,最終成為了如今馳名天下的日本刀族(主指太刀、打刀、忍者刀)的基本流程。漢刀、唐刀、倭刀,可以說是東亞特色長刀的一脈相承。
到了宋代,儘管已經變成了熟鐵刀身、刃口夾鋼的寬刃刀時代,但宋軍甚至金軍最普及的制式刀依然保留了環刀的大量特徵。此後的夾鋼環刀一直到了民國抗戰,依然在當時裝備落後的限制下,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環首刀這樣一個獨特的設計,沿用了上千年,實在是中國古兵器的一大特色。今天有很多人嘗試復原此兵器,也未嘗不是值得鼓勵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