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環頸鴴雄鳥夏羽額、眉紋和頭側白色。眉紋前端與額部白色相連。眼先和經眼至耳羽的貫眼紋黑色。頭頂至後頸赤褐色;後頸基部白色,並向頸側延伸,與前頸白色相連形成白色領圈。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沙褐色;背部羽緣微沾棕色,中央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外側尾上覆羽和三枚最外側尾羽白色;翅覆羽同背,翅上大覆羽具白色羽端。初級飛羽黑褐色,第一枚初級飛羽羽軸全白色,往內側飛羽羽軸僅中段白色,最內側幾枚初級飛羽外側具白斑,次級飛羽褐色,羽端白色。下體白色,胸兩側各具一大形黑斑。雌鳥似雄鳥,但體色較暗,額帶、眼先、貫眼紋、胸側斷裂的頸環均為沙褐色而不為黑色。雄鳥冬羽似雌鳥。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橄欖灰黑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35—46克,雌性32—49克,體長雄性148—182毫米,雌性145—175毫米,嘴峰雄性13—19毫米,雌性13—19毫米,翅雄性102一117毫米,雌性95—113毫米,尾雄性40—56毫米,雌性36—59毫米,跗跖雄性25—30毫米,雌性25—29毫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亞美尼亞,阿魯巴,奧地利,亞塞拜然,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貝多,比利時,汶萊,英屬印度洋領地,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高棉,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群島,維德角,查德,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克羅埃西亞,古巴,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薩爾瓦多,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國,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海地,宏都拉斯,香港,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韓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韓國,共和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阿拉伯民眾國,馬其頓,前南斯拉夫共和國,馬來西亞,馬里,馬爾他,馬提尼克,茅利塔尼亞,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緬甸,尼泊爾,荷蘭,荷屬安的列斯群島,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勒斯坦領土被占領,巴拿馬,秘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泰國,東帝汶,多哥,特里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委內瑞拉,越南,維京群島,英屬維京群島,美國,西撒哈拉,葉門。非繁殖地:澳大利亞,貝里斯,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芬蘭,加彭,瓜德羅普島,愛爾蘭,拉脫維亞,盧森堡,馬爾地夫,尼日,挪威,塞席爾,烏干達。
生活習性
環頸鴴棲息于海濱沙灘、泥地、沿海沼澤、河口沙洲以及內陸河流、湖泊、水塘、鹽鹼濕地、沼澤和水稻田等水域岸邊。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遷徙和冬季也集成大群,多在海濱潮澗地帶和水邊沙地或泥地上活動和覓食。行動敏捷輕巧,奔走急速。邊行走邊啄食。急速行走時有如小跑。通常急速奔跑一陣後又突然停止,然後變換方向再急速奔跑,遇驚擾時立刻起飛,飛一段距離後再落地繼續奔跑,並不時的在地上啄食。啄食動作也極為敏捷和迅速。主要以昆蟲、蠕蟲、小型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生育繁殖
環頸鴴繁殖期為4—7月。到達繁殖地後即開始求偶配對,通常營巢于海濱沙灘或附近沼澤濕地以及湖邊鹽鹼地上。巢甚簡陋,通常在沙地或泥地上扒一淺坑,內再用一些小圓石和貝殼裝飾。每窩產卵2~5枚,多為3枚。卵的顏色為土黃包或淡橄欖色,其上被有小的暗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1一34×22—24毫米。孵化期24天。雛鳥早成性。亞種分化
環頸鴴指名亞種(學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alexandrinus)。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內蒙古、青海、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環頸鴴華東亞種(學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dealbatus)。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沿海。
環頸鴴東方亞種(學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nihonensis)。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地。
相關信息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