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環頸鴴東方亞種,形態特徵與指名亞種相似,背部在繁殖期無棕色。此亞種的分類地位一直存在疑問,顯然它可能是介於指名亞種與華東亞種之間的一個過渡類型。
雄性成鳥(繁殖羽):額前和眉紋白色;頭頂前部具黑色斑,且不與穿眼黑褐紋相連。頭頂後部、枕部至後頸沙棕色或灰褐色。後頸具一條白色領圈。上體餘部,包括背、肩、翅上覆羽、腰、尾上覆羽灰褐色,腰的兩側白色。飛羽黑褐色,羽乾白色;內側的初級飛羽外翈基部白色,與次級飛羽的白色末梢一起構成白色翅斑(飛行時可見)。兩側尾羽白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向端部漸黑。下體,包括頦、喉、前頸、胸、腹部白色,只在胸部兩側有獨特的黑色斑塊。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雌性成鳥(繁殖羽):缺少黑色,在雄性是黑色的部分,在雌性則被灰褐色或褐色所取代。
非繁殖羽(冬羽):同繁殖期的雌性成鳥一樣暗淡,頭部缺少黑色和棕色,胸側的塊斑為淺淡的灰褐色,面積明顯縮小。
幼鳥:形態與非繁殖期的成鳥相似,但額前和眉紋淺黃色,胸斑萎縮,瀰漫黃褐色。頭頂前部無黑褐色帶斑;上體布滿黃色鱗片狀斑紋。
虹膜暗褐;嘴纖細,黑色。跗蹠稍黑,有時為淡褐色或者黃褐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45-62g,♀44-63g;體長♂177-200mm,♀178-190mm;嘴峰♂13.5-16mm,♀13.6-15mm;翅♂122-137mm,♀123-137mm;尾52-68mm,跗蹠♂25-27mm;♀26-28mm。
生活習性
棲息於河岸沙灘、沼澤草地上,通常單獨、或者3—5隻集群活動於海邊潮間帶、河口三角洲、泥地、鹽田、沿海沼澤和水田;在內陸的河岸沙灘、沼澤草地、湖濱、鹽鹼灘和近水的荒地中亦比較常見。遷徙期集群活動,有時與其他小型鴴鷸類結群覓食。在集小群覓食時,環頸鴴的啄食頻次顯著大於不集群的時候。在南方一些地方並不遷離,而是遊蕩。環頸鴴具有很強的返回繁殖地或越冬地的能力。在中國山東、河北有一定的繁殖種群,並且在台灣和海南有少量的留鳥。以蠕蟲、昆蟲、軟體動物為食,兼食植物種子、植物碎片,覓食小型甲殼類、軟體動物、昆蟲、蠕蟲等,也食植物的種子和葉片。
主要威脅來自於當地居民毀巢和揀蛋,田鼠和黃鼬也會偷食鳥蛋和雛鳥。如果親鳥遇見危險,常常裝扮成受傷的樣子,將一側的翅膀拖拉在地面。自然災害(如大雨、洪水等)也對鳥巢和卵產生較大的破壞。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台灣;日本。
繁殖方式
4—7月為繁殖期。營巢於沿海海岸和北極苔原以及內陸河流、湖泊岸邊、沙灘或卵石灘上、長有稀疏鹼蓬的裸露鹽鹼地段上,在營巢周圍的雜草高度均在30cm以內。巢甚簡陋。窩卵數2—4枚,以3枚居多。卵的顏色為淡褐色或土灰色,密布黑褐色的雜斑。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2—27天。窩卵數3枚與4枚的孵化時間明顯不同,4枚卵者孵化期延長。雛鳥為早成鳥。在孵化階段雄鳥的體重下降較多,而且雄鳥通常在夜間臥巢。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