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徵,幾乎布滿了整個月球表面。環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於圓形,與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環形山的中間,地勢低平,有的還分布著小的山峰。環形山的內側比較陡峭,外側較平緩。有些環形山的周圍,向外輻射出許多明亮的條紋。
在月球上環形山的數量非常多,總數達5萬多個。環形山的大小差別很大。較大的環形山直徑達100千米以上,小的直徑則在1千米以下。在月球的正面,直徑超過1千米的環形山就有3000個以上。其中,直徑超過100千米的約有40個。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達295千米,比海南島還大一點,是月球上最大的環形山。月球正面的第谷、哥白尼、克卜勒等環形山,周圍都有很明顯的輻射條紋。特別是位於南半球的第谷環形山,周圍的輻射條紋最為壯觀,數量多達100多條。其中最長的一條長達1800千米,一直延伸到北半球的澄海。
名稱來歷
環形山這個名字是伽利略起的。環形山是月面上最顯著的地貌特徵。月面上星羅棋布、重重疊疊的環形山酷似地球上的火山口,中央有一塊圓形的平地,外圍是一圈隆起的山環,內壁陡峭,外坡平緩。
月球上的環形山,大多是用著名天文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哥白尼、克卜勒、牛頓、柏拉圖、第谷、祖沖之、張衡等環形山。原版
特徵
環形山的中間有一個陷落的深坑,四周圍有高聳直立的岩石,環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間。環形山大小不一,直徑相差懸殊,小的環形山直徑不足10公里,有的僅一個足球場大小;大的環形山直徑超過100公里。最大的環形山是月球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達295公里,比我國的浙江省小一點,可以把整個海南島裝進去。
在月面上,直徑大於1公里的環形山總數達33000多個,占月球表面積的10%;至於更小的、名副其實的月坑則數不勝數了。
環形山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環形山內再套一個小環形山,有的大環形山中央有一個很深的坑穴,如牛頓環形山,中心坑穴深達8788公里,是最深的環形山;還有的大環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做“中央峰”。
阿基米德環形山,奧托里克環形山和阿里斯基爾環形山,是“雨海”中比較大的三個環形山,阿基米德環形山的直徑有80千米。原版
命名
古代天文學家在給月球上的山川起名字時,規定了月球上的山用地球上的山名,月球上的環形山用世界著名的科學家與思想家的名字來命名。這一規定沿用至今。如哥白尼環形山、阿基米德環形山、牛頓環形山、伊巴谷環形山、卡西尼環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中,有四座分別以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名字命名:石申環形山、張衡環形山、祖沖之環形山和郭守敬環形山。另外,為紀念一位傳說為嘗試飛向天空而獻身的萬戶(實際上是舊時一種官名),而命名的環形山,叫“萬戶環形山”。在月球正面有一座環行山以中國現代天文學家高平子命名的,它位於月球正面東經87度、南緯6度。 所以總共有6個人。原版
分類
環形山的構造十分複雜,種類也多。但是按它們形成的先後順序來劃分,基本上可分為古老型與年輕型兩類。古老的環形山很不規則,大多已經坍塌,而在它的上面重疊著圓形的小環形山及其中央峰。這些高高在上的環形山都是比較年輕的山 。
有個日本學者1969年提出一個環形山分類法,分為克拉維型(古老的環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還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輕的環形山,常有“輻射紋”,內壁一般帶有同心圓狀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型(環壁較低,可能從哥白尼型演變而來 )碗型和酒窩型(小型環形山,有的直徑不到一米).原版
成因
關於環形山的形成,比較流行的解釋有兩種:
其一,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內部的高熱熔岩與氣體衝破表層,噴射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噴發。它們起初威力較強,熔岩噴出又高又遠,堆積噴口外部,形成環形山。後來噴射威力減小,噴射堆積只在中央底部,堆成小山峰,就是環形山中的中央峰。有的噴射熄滅較早,或沒有再次噴射,就沒有中央峰。
其二,流星體撞擊月球。1972年5月13日有一顆大的隕星體在月面上撞成一個有足球場那么大的隕石坑。撞擊時引起的月震,被放置在月面的4個月震儀記錄下來。主張隕石撞擊的人認為,在距今約30億年前,空間的隕星體很多,月球正處於半融熔狀態。巨大的隕星撞擊月面時,在其四周濺出岩石與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環形山。又由於月面上沒有風雨洗刷與激烈的地質構造活動,所以當初形成的環形山就一直保留至今。
據科學家說,月球上的環形山是就是隕石下擊造成的“星傷”。來自宇宙深處的隕石,都比較集中地擊在月球的背面,而很少光顧月球的正面。
許多環形山的周圍都呈現放射狀斑紋結構,這種環形山至少在60座以上,如第谷,哥白尼,克卜勒等環形山,都有形狀不一,長短不同,條紋數量互異和亮度也很不一致的輻射紋。1968年美國的“勘測者”7號月球探測器,拍下了第谷環形山的一些輻射紋。第谷環形山的輻射紋共有12條,它們穿過山脈,月谷,也橫越月海,其中最長的一條輻射紋竟長達1800千米,最寬的一條有20千米寬。
輻射紋形成,多數科學家認為,火山噴發或者大的隕星體撞擊月球表面時,岩石以及岩石粉末等被拋向四周。後來,這些物質逐漸回落到月面而成為輻射紋。由於它們的反照率比較大,所以看上去顯得格外明亮。 這是月球表面那些奇異的輻射紋。月亮看上去很像一個鉛球。可是誰的巨手可以將它托舉起來再推出去呢?宇宙充滿了神秘,無以數計的星球的誕生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可能是一個永遠也窮究不盡的問題。荒涼的月球與人類的長久存在有關聯。“阿波羅”飛船從月球傳回地面的月球圖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隕石坑。
月球地理知識
眾所周知,月球是一顆寂靜荒涼的星球,沒有生命、沒有空氣、晝夜溫差極大、輻射強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撞擊坑,可以說,月球上是一個荒蕪蒼涼的世界,那么人類去月球做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