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民生指數

環保民生指數

環保民生指數全稱為“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簡稱“民生指數”,是由國家環保總局指導,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組織編制的國內首個環保指數,被譽為中國公眾環保意識與行為的“晴雨表”。通過實地調查和電話調查兩種訪問方式,調查公眾對食品安全、飲用水污染、空氣污染、垃圾處理、綠化、噪音污染、江河湖泊污染、可持續發展、土地污染、地球溫室效應、土地沙漠化、臭氧層變薄和生物物種減少等14類問題的感受的一組數據。

含義

環保民生指數環保民生指數

“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指的是中國城鄉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據直接經驗或其它渠道獲得的對於環境的感受和印象,是對公眾對環保的認知程度、參與能力、評價能力的量化反映。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運用國際先進的社會調查統計方法,組織進行了首次“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大型調查,並借鑑國家環保總局多年來在促進環保公眾參與方面的成功經驗,在中國民生銀行的大力支持下,將公眾日常生活中經常涉及但難以量化的環境問題,通過國際權威的現代民意測驗方法和統計學方法予以量化,是一項具有科學性、前瞻性的基礎性工程,是描繪中國公眾環保意識與行為的“晴雨表”。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相關專家認為,民生指數顯示,公眾對加強環保執法,加大環保科技投入,具有很大的期待。在公眾認為改善中國環境問題最有效的方式中,增加法律制裁居第一位,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相關環境法律法規的欠缺,有些內容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不足以形成足夠的震懾和處罰作用,操作性不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環保部門執法力度還需提高。因此,完善環保的法律法規,加強法律監管,加大執法力度是今後的工作重點。民生指數還顯示,20%的受訪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環境權利,不知道民法中有哪些相關規定,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後加強環境普法宣傳工作,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公眾意識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目標的實現,是今後環境工作的重點。

關係

環保民生指數環保民生指數

“民生指數”顯示,受訪者學歷越低、收入越低,越關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微觀環境問題(如垃圾處理等);受訪者學歷越高、收入越高,對環境問題關注的層面越廣,越有深度。年輕群體因接觸的媒體渠道明顯廣於年老群體,對各方面環境問題廣泛關注,對正面環境問題(如可持續發展、自然保護區等)的關注和了解程度明顯高於年老群體。從區域來看,華北地區的受訪者對各環境問題的認知、關心、了解程度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受訪者。

中國公眾環保參與程度低,行為跟進的廣度不夠。目前,中國公眾的環境意識和環境知識水平雖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環保行為參與性差。更值得引起重視的是,絕大多數公眾一旦遇到具體的環境問題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參與。

其它

環保民生指數環保民生指數

“民生指數”顯示,八成以上的公眾調查前三個月參加過環保活動的次數較少,參與較多的公眾僅占6.3%,兩者之間差距顯著;同時,當公眾遇到具體的環保活動時,視當時的情況再決定如何參與的比例最高,達到四成以上,主動參與意識不強,從眾心理表現突出。研究人員認為,公眾參與環境監督的權利雖然目前在法律上得到了肯定,但在參與的具體條件、方式、程式上還缺少明確細緻的法律規定,導致公眾一旦遇到具體的環境問題,根本不知道應該用何種方式參與,更不知道使用怎樣的方式是最合理最合法的。因此,為公眾參與環保制定明晰的程式與權利,是當務之急。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最近公布了“2007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其中指出,中國公眾的“環保意識”、“環保行為”、“環保滿意度”三項指標均“不及格”。調查小組負責人昨日下午告訴晨報記者:“三大指數中兩項僅剛過40分,一項低於40分的現實,無疑為中國公眾的環保意識與行為又一次敲響了警鐘。”

不為人所知的指數(二)

現實中有很多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指數,但也有一些指數很神秘,又和人們的生活很近,披著神秘的面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