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影片
瑞士有4個語言區,除羅曼什語區外,德語區、法語區和義大利語區均有電影生產。20年代,在法語區拍攝的影片有《塞爾溫的十字架》(1922,導演Z.貝蘭熱)、《山的呼喚》(1923,導演A.波爾舍)、《攀登薩列弗的人們》(1923,導演Z.布洛舍)。德語區是製片業最為活躍的地區。1924年攝製了歌頌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爾的長故事片《聯邦的起源》(導演E.哈德爾)。同年,在蘇黎世創立普拉厄森斯電影公司,起初只攝製廣告片。30年代裡,該公司拍攝了幾部大型紀錄片,後來,便投資攝製故事片,主要是改編19世紀瑞士德語作家G.凱勒和J.戈特赫爾夫的古典作品,其中比較重要的影片是L.林德堡執導的《機槍手維普夫》(1938)、《最後的機會》(1945)和《馬托王朝》(1947),F.施尼德爾執導的《長工烏利》(1954)和《佃戶烏利》(1956)。普拉厄森斯電影公司力圖打入國際電影市場,曾聘請外國導演去瑞士拍片。如美國導演齊納曼,F.拍攝了故事片《搜尋》,義大利導演康曼西尼,L.拍攝了《海蒂》(1952)等。其它電影製片公司拍攝了一些描寫社會生活的影片,如導演K.弗里尤的《警察維克爾里》(1955)、《楚列爾麵包房》(1957)、《達列巴赫·卡里》(1970)。德國導演E.萊澤爾在瑞士剪輯了幾部反法西斯的政論性影片《埃赫曼,“第三帝國”的人》(1961)、《我選擇生活》(1963)。60年代中期以前,法語區的電影公司主要生產紀錄片,故事片為數很少。如《在暴風雨中的孤島》(1942,導演A.波爾舍)、《馬努什》(1943,導演F.肖爾瓦里),《沉默的恐懼》(1960,導演K.留丹)。提契諾州的義大利語區,70年代以前只生產了3部故事片:《愛娃》(1940,導演包爾基),《隨著布穀鳥啼鳴聲》(1942,導演A.凱倫)、《邊境的往事》(1971,導演B.索爾迪尼)。
國家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外國影片進口減少,刺激了瑞士民族電影事業的發展,1942年瑞士年產長故事片達13部。戰後,瑞士政府對民族電影的發展給予很大關注。1958年瑞士的憲法中增加了關於電影事業的補充條款。1963年頒布了國家對新聞片、紀錄片、科普片和教學片的生產給予資助的法令;1970年對此法令又作了修正,即對故事片生產也給予資助。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瑞士年產故事片穩定在15部左右。
新的探索
從60年代中期開始,一些主要是在法語區工作的青年電影工作者在創作中逐漸衝破舊模式,力求使作品所表現的衝突真實可信,具有社會意義,代表作品是《他們中間的四個》(1967,導演C.薩姆皮溫,Z.桑道斯,F.柳塞爾和Y.葉爾森)等。體現這種現實主義傾向的影片還有達涅爾,A.執導的 《蠑螈》(1971)、《世界中間》(1974)、《在白色城市裡》(1983),M.蘇台拉執導的《大麻素》(1968)、《逃避》(1974),高列達,C.執導的《邀請》(1973)、《花邊女工》(1977,與法國、聯邦德國合拍)、《馬里奧·里奇之死》(1983)。這個時期,德語區的電影創作者們也力求通過現實主義手法拍攝以社會生活為題材的影片。如導演T.久爾菲爾的《跳蚤馬戲班老闆之死》(1973)、《幫工》(1977),導演R.里希的抨擊性諷刺片《葉夫蓋尼──可見是高尚的人》(1968)、《對質》(1975),導演D.施密特的以精細、雅致著稱的影片《今夜或永遠不……》(1972)、《天使們的影子》(1976)。80年代初期最有影響的一部故事片是《船已滿員》(1981,導演M.伊姆霍夫)。
瑞士在洛桑設有電影資料館(1948,由國家資助)。出版的電影刊物有《瑞士電影》(1935年創刊)等。
瑞士電影節
在瑞士舉辦的國際電影節有日內瓦國際自然影片電影節、洛桑國際軍事電影節、洛桑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洛桑世界先鋒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等。
電影節
電影節為了推動電影藝術,提高電影藝術水的一項活動。也是為了獎勵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優秀影片,促進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平發展。通常設立各種獎項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電影節很受人們的關注,大的電影節影響甚至覆蓋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