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銀行保密制度

瑞士銀行保密制度

銀行為客戶保密是指銀行履行對客戶所有事宜保持沉默的一項義務。這同時也是客戶的一項權力,因為他們才是那些被保護數據和信息的主人。銀行保密制度保護客戶的個人權益。它和其他的職業性的保密制度,比如醫生和律師的保密制度,是可以相提並論的。對私人權益的保護是瑞士法律的基礎,也是聯邦憲法明確規定的(參閱聯邦憲法第13條)。

基本信息

簡介

瑞士銀行保密制度

數百年來,瑞士銀行由於嚴格的銀行保密制度而聞名於世,從而成了巨額存款和黑社會洗黑錢的代名詞。然而,瑞士銀行真的是偵探小說或港台電影裡描述的那樣嗎?匿名帳戶又到底是怎么會事呢?這裡我們將給你揭開“瑞士銀行”神秘的面紗。

1瑞士銀行保密制度

瑞士沒有地下礦藏,二戰後依靠銀行業發起,至今瑞士銀行的存款已占全球總儲蓄額的1/3。

瑞士銀行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令人信賴的銀行,世界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個人財富被存放在這裡,各國政要、商界巨子和演藝明星都把存款放在瑞士而感到放心,這也造就了瑞士聞名於世的金融業。

開設匿名帳號

不可以,這是不可能的。銀行要求職員遵循“了解你的客戶”的原則,必須確認每個開設新帳號的客戶的身份及他們經濟上的合法性。為控制有犯罪來源的金錢交易,各銀行都自設嚴格的、國際上承認的身份認證條規。

匿名號碼帳號

偵探小說,特工電影及某些媒體渠道所報導的相反,在瑞士並不存在匿名帳號。號碼帳號客戶的姓名在銀行內部很小人員範圍內是公開的。銀行對號碼帳號和其他帳號客戶使用同樣的銀行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

1934年,瑞士議會通過了《銀行法》,鑒於當時德國納粹在歐洲各國清查猶太人資產的間諜行為,這部《銀行法》中特別加入了銀行信息保密及泄密處罰等條款。關於這部法律,衍生出許多感人至深的傳說,瑞士銀行家保護猶太人資產的人道主義精神被廣為傳頌。瑞士著名的非實名“數字賬戶”(NumberedAccount)制度,被許多國家仿效。

《銀行法》主要內容包括銀行職員不能過問客戶隱私,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客戶存款數額和私人機密。但是,大宗存款可匿名和客戶情況只有銀行高層少數人知曉,這才是它真正的“鎮法之寶”。法規規定,只有當外國檢察機關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才能得到瑞士方面的司法配合。

雖然“匿名賬戶”自1987年後就取消了,但蘇黎世和日內瓦仍有大約116家專門辦理秘密存儲業務的銀行,各大銀行內部也仍設有私人儲存視窗。

遭各國詰難

20世紀90年代,歐美各國都颳起了反腐之風,矛頭直指不法政客和貪官。因為不少精明善算的政府官員、執法人員、大企業主管在落網前已把財產提前轉移到了瑞士,因而瑞士成為眾矢之的。“9·11”事件後,一些富豪在瑞士的存款案例又被指與恐怖組織有關,瑞士因此面臨越來越多的國際壓力。

進入21世紀以來,“銀行業的保密時代就此結束了”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都因瑞士吸納本國避稅客戶而對瑞士銀行保密法提出過嚴厲批評,甚至呼籲把瑞士列入“不合作的避稅天堂”黑名單。除法國外,英、美、德、奧地利、西班牙、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均表示將對本國居民在避稅地的避稅行為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查。

改革

在1984年瑞士曾經做過一個調查,75%的人堅持銀行保密制度,但到2000年,瑞士民眾對保密制度的態度有了根本的改變:三分之一的接受調查者認為該項制度只為富人和姦商提供好處;有10%的人希望徹底廢除銀行保密制度,其餘人則認為制度應該有所放寬。在601名接受調查者中,只有28%的人認為應該繼續保持銀行保密制度。

2009年2月18日,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為了避免被美國起訴,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2月19日做出妥協,被迫向美方支付7.8億美元的罰款並提供250至300名美國客戶的信息。

2012年12月4日,瑞士聯邦財政部發布公報稱,根據瑞士與美國3日在華盛頓草簽的一份協定,瑞士同意其金融機構執行美國“海外賬戶納稅法案”,向美國稅務部門通報美國公民在瑞士境內金融機構賬戶的有關情況。

終結

瑞士銀行保密制度瑞士銀行保密制度
2013年10月15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宣布,瑞士政府當天在法國巴黎簽署《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成為該公約第58個簽約方。瑞士常駐經合組織代表斯特凡·弗盧基格在簽約儀式上說,簽署《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確認了瑞士參與全球打擊逃避稅的承諾。
經合組織稅務政策中心主任帕斯卡爾·聖阿芒指出,瑞士簽署這一公約,意味著瑞士銀行保密制度走向終結

缺點

同律師或者醫生為客戶保密的原則一樣,瑞士金融業也嚴格執行同樣的遊戲規則,1934年制訂的《銀行保密法》,在瑞士各種規模的銀行中得到了不打折扣的執行,可以說這已經成為瑞士金融業的立業之本。
20世紀30年代,正是德國法西斯勢力肆虐歐洲的時候,由於納粹政權的武力逼迫,幾乎所有德國公民都被迫將其在瑞士銀行中的存款轉入德國銀行,這使得眾多瑞士銀行幾乎出現擠兌風潮。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這類巨額存款流失事件,瑞士政府於1934年制訂了西方第一部關於銀行保密制度的法律,規定所有金融從業者,無論是高級管理人員,還是普通雇員,未經存款人的同意,均不得泄露任何與其業務有關的資料。一旦有人違反保密法規定,就將面臨罰款6萬瑞士法郎甚至入獄6年的處罰。法令還規定,除非存款人涉及刑事案件,在國外被起訴,否則瑞士政府不提供有關其銀行賬戶的情況。
二戰期間,由於瑞士特殊的中立國地位,瑞士成為納粹德國和其他國家進行黃金交易的主要地點,各國紛紛向瑞士央行買賣黃金,以換取硬通貨瑞士法郎。瑞士央行則根本不問黃金的來路,一味從中賺取巨額差價。據稱,當時納粹德國的帝國銀行90%的黃金交易就通過瑞士央行進行。納粹通過戰爭掠奪來的巨額財產,也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瑞士銀行。
二戰結束前,精明的瑞士人看到納粹的氣數已盡,就凍結了德國的賬戶。1945年,盟軍要求瑞士歸還納粹德國存在瑞士銀行中的估計價值5億多美元的黃金。但是瑞士與盟軍方面扯皮,否認納粹黃金有如此之多。由於隨後美蘇交惡,冷戰隨之開始,西方不但需要瑞士嚴守中立立場,而且需要瑞士幫助進行歐洲戰後重建工作,於是在納粹黃金的問題上不了了之,以接受瑞士大約6000萬美元還款而告終。
這一事件是瑞士實行銀行保密法之後,瑞士銀行在捍衛自己利益上取得的重大勝利,銀行保密法也因此成為瑞士銀行業延攬外國資產的重要法寶。眾多外國政要,甚至是黑幫頭目,都將或者正當或者來路不明的資產存在瑞士銀行,從而避過本國稅務部門的耳目。瑞士私人銀行家協會今年1月宣布,瑞士掌管著全球1/3的私人財產,總價值在3.7萬億瑞士法郎左右。
詞條標籤:
瑞士銀行瑞士銀行保密制度瑞士銀行帳戶

背後事件

瑞士難保銀行保密法
銀行業“為儲戶保密”是通行的準則,但過分了就會走向反面。歐盟委員會正在進行的打擊詐欺活動中,諸多案件都和瑞士銀行有直接關聯。歐盟反對營私舞弊委員會認為瑞士銀行的保密制度已經成為調查的障礙,但銀行保密制度對瑞士而言,又是整個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撐點,豈能輕言放棄?

胳膊扭不過大腿

瑞士國家雖小,但是其在全球經貿體系中的地位卻不容小覷,它與美國和英國鼎足而立,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作為瑞士國民生產總值的重要支柱,金融業每年為瑞士財政創造約40億瑞士法郎(1美元約合1.6瑞士法郎)的稅收,僅次於商業,遠遠高於醫藥和機械製造業。憑藉著銀行保密制度,瑞士銀行吸引了大量的境外存款。據今年年初瑞士有關方面估計,瑞士金融業所管理的資產占全球私人總資產的1/3。。

其他國家的挑戰

但是瑞士的金融中心地位近些年來一直受到西歐其他國家的挑戰,英國倫敦在接受外來資本的數目上已經高於瑞士,以至於瑞士人頗有點“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認為是由於瑞士金融業過分廉潔,對存款來源追查太嚴,才導致這些存款都流到英國去了。此外,美國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要求各國提供司法協助,以幫助其追查恐怖分子之間的金錢往來。雖然瑞士同美國進行了積極的合作,凍結了多個可疑賬戶,但是美國人卻一直對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度耿耿於懷,認為這項制度阻礙了進一步調查的開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