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編者楊宗稷。從1911年到1931年陸續成書。共四十三卷,約七十萬言。收錄資料頗多。
介紹
在 《琴話》、《琴粹》部分提出"以琴傳聲,如鏡臨物然。"並分析這種反映"不外象形、諧聲、 會意三端"。承認民間曲調對琴曲起到豐富發展的作用。認為一意追摹古調則"難為聽者"。所 收三十二曲附有工尺譜。對《幽蘭》、《廣陵散》等久已絕響的傳統名曲也作了點拍的嘗試。
"會意三端""。 認為一意追摹古調則""難為聽者""。 收三十二曲附有工尺譜。"
編者楊宗稷。從1911年到1931年陸續成書。共四十三卷,約七十萬言。收錄資料頗多。
在 《琴話》、《琴粹》部分提出"以琴傳聲,如鏡臨物然。"並分析這種反映"不外象形、諧聲、 會意三端"。承認民間曲調對琴曲起到豐富發展的作用。認為一意追摹古調則"難為聽者"。所 收三十二曲附有工尺譜。對《幽蘭》、《廣陵散》等久已絕響的傳統名曲也作了點拍的嘗試。
琴鏡卷一 琴鏡卷二 琴鏡卷三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學琴之路叢書:小提琴基本功口訣60條》研究了60個基本功問題。既面向少兒教學,從最基礎的問題談起,又適應小提琴教學的各級進程。因為我每天面對著中央音樂...
基本介紹 圖書目錄琴文化是中國文明的瑰寶,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
起源 興盛 繼續發展 近現代發展 琴制《琴史》,現存最早的琴史專著。作者朱長文,該書體現出他的史學觀和音樂美學思想。成書於1084年。全書共六卷。前五卷按時代順序收一百五十六人與琴有關的事跡...
內容 作者簡介 史書記載 發展歷程 意義琴派是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稱“琴派”始自明末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各個琴派之間差別主要決定於地區、師承和傳譜等條件。 同一地區的琴人,經...
簡介 簡史 派別 浙派 虞山派《琴曲集成》16冊全。本套書是從80年出版第一本開始到94年結束,經15年出版16冊。共出600套。出版社為中華書局。2010年此叢書在增加了新的內容的...
本書賣點 內容簡介 大師簡介 目錄明末清初徐谼的《溪山琴況》是中國古琴美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其內容乃是植基於儒道佛思想的影響下,以二十四況來論述古琴的演奏技巧與美感意境,明末琴家徐上瀛,...
琴論專著 徐谼《溪山琴況》中的儒道佛思想 漢服名人林琴南,即林紓(1852—1924年),中國近代文學家、翻譯家、書畫家;原名群玉、秉輝,字琴南,號畏廬、畏廬居士,別署冷紅生;晚稱六橋補柳翁、春覺齋主人...
中國近代文學家、翻譯家 附:林紓齎米《琴操》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揚韓國。韓王召他進宮演奏,聶政終於實現了...
內容 配圖 所屬分類 《琴操》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