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據開元釋教錄卷十八載,北魏天平年間(534~537),定州募士孫敬德造觀音像,常事禮拜。後為賊所引冤屈入獄,臨刑之前夜,夢一僧來,教其誦讀此經,乃誦千遍。及至刑場,三度受刀,刀折而不傷皮肉,監司怪之,遂免死,敬德夢醒大驚,朝廷第二天便將之無罪釋放。還而拜像,見觀音聖像頸項上有三道刀痕,由此而信者日眾。
詩讚
淨妙琉璃觀世音 鏇湛清瑩熙怡相
息諸災厄成虛淨 銷滅三毒證菩提
願力
琉璃觀音護佑:吉星高照,絕路逢生。
道場
三亞南山寺 三十三觀音堂
三十三觀音之一。又稱高王觀音,香王觀音。高王觀世音經謂此菩薩能救諸苦厄,臨危急時若誦此經滿一千遍,則可變死者成活人。琉璃觀音又稱氽來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一峰和尚得到觀音菩薩點化後,便雲遊四海,宣揚佛法。有一次,他來到東海之濱,正想找一塊奇石雕刻觀音寶像,卻見海浪之間飄來一尊琉璃觀音像,他便撈起來送到附近的寺廟中供奉起來。表示心誠則靈。只要心誠,觀音菩薩就會幫助眾生實現自己的心愿。
據開元釋教錄卷十八載,北魏天平年間(534~537),定州募士孫敬德造觀音像,常事禮拜。後為賊所引冤屈入獄,臨刑之前夜,夢一僧來,教其誦讀此經,乃誦千遍。及至刑場,三度受刀,刀折而不傷皮肉,監司怪之,遂免死,敬德夢醒大驚,朝廷第二天便將之無罪釋放。還而拜像,見觀音聖像頸項上有三道刀痕,由此而信者日眾。
淨妙琉璃觀世音 鏇湛清瑩熙怡相
息諸災厄成虛淨 銷滅三毒證菩提
琉璃觀音護佑:吉星高照,絕路逢生。
三亞南山寺 三十三觀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