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四季童裝,款式新穎,花色品種繁多,除供應溫州市各縣(市、區)市場外,還遠銷義烏、路橋和東北三省、內蒙古、武漢等地,並出口俄羅斯、荷蘭和東南亞諸國,被譽為“溫州童裝第一村”。村內建童裝市場,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有59個攤位。市場附設託運部,每日出車通達全國各地。
交通便捷
地處溫州、台州、寧波的交通要衝,在宋初設郵亭時即設有市集,歷800年而不衰。舊有一條長約0.50公里,寬約4米的街道,鵝卵石鋪地,兩旁店鋪林立,以經營百貨、布疋為主,也有漁網、農具等市場。趕市者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珠岙村,宋代有丁、葉、陳諸姓居住。南宋建炎元年(1127),開闢寧波與台州兩府間驛道,並設郵亭。左丞相、龍圖閣學士吳潛,曾於景定五年(1212)中秋之夜宿於珠岙郵亭,會見西陳村進士陳榮卿。明洪武三年(1370)改設驛丞廳。
清代寧海知縣黃映庚,夜宿珠岙驛站,留下《早發朱岙》的詩篇:雞聲初報束行裝,為語肩輿趁曉涼。數點殘星涵積水,半鉤斜月掛疏楊。鴉喧樹頂人驚起,犬吠籬邊客到狂。曙色漸分朱岙界,匆匆已過兩三莊。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占領三門灣,溫州、台州與寧波、上海間水道受阻,珠岙成為陸路交通樞紐,旅館業迅速發展,全村竟達30餘家,尤以三山、南洋、東亞、溫州等旅館為最。每逢農曆一、六市日,貿易興旺,商賈雲集。
1934年,杭州到臨海公路建成,南離珠岙4公里許的高梘始通汽車,後因戰事停開,1949年後,恢復通車。1955年,省道寧(波)臨(海)公路通車,設珠岙車站。自此,珠岙北通寧波、杭州,南通臨海、溫州,過境車輛如梭,帶來經濟繁榮。
商業繁榮
1949年後,工農業生產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珠岙市集亦更興旺。尤其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這個古老村莊,使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鄉鎮企業蓬勃興起,現在已發展成為橡膠、皮革、紡織、食品、服裝、化工6個大類,生產近70個品種的規模。除了一般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外,還建有生膠、畜牧、兔毛、木材等專業市場,尤其是生膠市場,每市成交額3~4萬元,名聞全省。
工業生產已成為該村的主要經濟支柱。辦在該村的鄉鎮、聯戶及個體企業有數十家,規模最大的有:三門縣橡膠製品廠,為全縣鄉鎮工業龍頭廠,1992年產值1520萬元,稅利超200萬元。產品橡塑並用輸送帶獲七五全國星火博覽會金獎、全國適用新技術展覽會金獎。被省人民政府評為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三門縣茶廠,為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定點生產廠,生產各檔出口精製珍眉茶及各檔雨茶。天壇牌特級珍眉茶和駱駝牌特級珍眉茶,於1985年和1991年先後獲得二十五屆、三十一屆世界優質食品金質獎。該廠年產值居全省同行第四位。
浙江省齊蘭襯衫廠,是三門縣工業企業中唯一掛省牌的廠家。生產400多個花色品種的男女襯衫。1991年男襯衫獲省優質產品獎,1992年女襯衫又獲此殊榮。產品外銷日本、香港、美國、獨立國協、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內銷全國各大城市。該廠於1985年白手起家,1992年產值達1020萬元,稅利200萬元。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現有珠岙街、珠溪路等4條街道,丁家巷、珠山巷、鋪弄等10條巷弄。以水泥路面為主,總長1940米。
教育事業
清乾隆年間(1736~1795),有珠山書院設在珠岙村。清末民初創辦珠岙私塾,1916年改辦珠山高等國小。1927年,村人葉其萋任校長。中共寧海縣委委員鄔植庭、楊毅卿等來校,組建珠岙、西陳等村黨支部,以珠山國小為中心領導機關,葉其萋任珠岙支部書記。陳祥任共青團珠岙區委書記,以珠山國小教員身份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1928年5月,珠岙、桑洲和天台、臨海各地農民武裝千餘人匯集珠岙,於25日夜在葉家祠堂舉行會議,推選陳祥為珠岙路紅軍臨時總指揮,支援亭旁起義。1927年3月,陳祥赴杭州找省委請示工作,在武林路被捕。
1930年死於浙江陸軍監獄。1939年,中共天寧中心縣委派黨員章彩香為校長,先後有黨員金良才(金光)、俞聖舟、陳敬之、葉信亥等在校任教,成立中共珠岙區委,開辦地下聯絡點,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49年後改名珠岙鎮中心國小。1988年配備電化設備,為縣電化教學實驗中心。國家撥款6萬元,地方自籌12萬元,於1985年在珠岙溪畔新建校園,占地面積5940平方米,建築面積2742平方米。村西北有中學1所,創建於1968年秋。
文化昌盛,教育發達,造就了大批人才。宋初有神童丁肅頑,天資奇偉,七歲能文,大書朱溪二字,鄉人觀之無不駭服。宋太平興國二年(977)被召於觀文殿,對答如流。太宗笑曰:此乃神童也。遂命光祿寺給以御果珍味,欽賜呂蒙正榜進士。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00),丁崇職欽賜進士,選授河南臨章刺史,因打敗契丹有功,晉升山東提刑按察司僉事。在明代有葉應祥,官居直隸深澤典史。在清代有武舉葉步青,歲貢葉奕芳、葉含輝。
1984年,三門縣民政局批准珠岙村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根據地村。1987年12月,縣民政局撥款建造珠岙人民革命紀念碑,此碑正在籌建中。
現村內設有國小、舞廳、卡拉OK廳、有線電視台、檯球室等文化教育設施。
大路村台州地區;仙居縣M276.BMP;村辦企業--仙居針廠大路村位於仙居縣境東側偏北,永安溪下游北岸,距縣城11公里,轄地5.50平方公里,北靠大雷山,南臨永安溪,隸屬於楊府鄉。1992年,有800多戶,2450人,居民絕大多數姓徐。有山林4270畝,耕地1600畝,桑園550畝,溪灘844畝,住宅、廠房等建築占地889畝,水面100畝。
村莊風景
粼粼半月小南湖 青青綠樹桑園村
村境北高南低,自南至北,由溪灘、防洪林、桑園、良田、山林等5幅版面大小不一的自然區域梯次組成,形如東西狹、南北長的條幅。村莊原呈方形,占地0.33平方公里;近年來,建築群向東西兩角延伸,成飛鳥狀,面積擴大近1倍。
境內有省道臨(海)石(永康石柱)公路自東至西橫貫而過,又是大(路)朱(朱溪鎮)公路的起點,並已接通至溫州的公路,交通便捷。村南1公里處有川流不息的永安溪。溪岸綠柳成蔭,桑園阡陌。1982年,為美化村容,緊靠村莊南端人工挖掘小南湖,東西長480米,南北寬50米,形如半邊月。湖邊的建築群,檐水相映,倒影粼粼,美不勝收。村內龜山,俗稱後門山,占地15畝,高20米,登山可覽全村。1949年前,村北邊荒墳累累,荊棘遍地,不堪入目;村南邊的成片園林雖不乏參天古木,亦先後被亂砍濫伐,毀為沙石灘。而今,村北建成工業開發小區,村南闢為成片桑園,村容煥然一新。
農業發展
耕地過去大都種糧。但是,年年種糧年年缺糧。民國初期,全村每年的糧食產量,都在40~50餘萬公斤的低水平上浮動。其中大半被少數地主、富農占有。秋收以後,即便是豐年,也有半數人只有年裡飯糧(只夠年前吃)。舊時有順口溜道:有囡嫁到大路,世世代代苦斷腸。50年代,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先後投放上百萬個勞動力,聯合鄰村和獨村分別建成東嶺、長加坑、瓦窯塘3個水庫,股份蓄水量達60萬立方米,使99%的耕地變成旱澇保收田。糧食產量不斷提高,最高的1984年,總產達170.5萬公斤,1991年為167萬公斤,人均產糧700公斤,畝產超噸糧。
1958年,開始利用荒灘栽桑50畝。1964年擴大到200畝,當年養蠶,產蠶繭150公斤。1966年桑園增加到350畝,蠶桑飼養量逐年增加。1973年產繭302擔。1978年桑園擴大到400畝,1983年擴大到550畝。1988年,村民個體又發展100多畝,基本上成為每戶1畝桑的桑園村。1990年,產繭1200擔,產值近60萬元,是台州地區重要產繭村之一。
1973年辦起占地15畝的繅絲廠,利用當地的蠶繭紡絲。現有繅絲機138台,職工500餘人,年產值400餘萬元。
工業發展
工業始辦於1973年春。當年由生產大隊(村)集體投資4000元,創辦生產爐柵,有職工12人的翻砂廠,年產值3萬多元。後來,以生產羅絲為主,投入批量生產。1976年產值猛增到26萬元,1984~1987年,企業結構開始變化,產值大幅度上升,基本上每年翻番。現在村有機械、橡膠、化工、繅絲、針織、工藝、印刷、電力等工業企業30多家。1990~1992年,每年產值2500多萬元。工業開發小區的建設不斷加快,1992年引進1家機械工業企業,3年竣工後可創產值3000萬元,利稅500萬元。
仙居針廠是村辦企業中的重點企業,已同浙江大學建立科研生產聯合體,能生產多型號植絨針,每年產量3000多萬枚,占全國植絨針產量的23,產值300多萬元,最高年份420萬元,為國家節省外匯400多萬美元。是全國最大的植絨針生產廠家,引起國內外有關人士的關注。一些本來要向我國推銷無紡布植絨針的國外客商,看到該廠生產的技術先進、質量優良的植絨針後,竟然反過來要求擔任代理商。廠長張明星原先是村裡的紅腳梗(種田人),現在是名聞遐邇的明星實業家。
由於產業結構調整,工業企業發展,全村1600多個男女正半勞力,有1000多個從事工業企業,400多個半勞動力(女性居多)從事養蠶業,200多個半勞動力(男性居多)從事農業,非農業勞動力離土不離村,每當農忙季節,集中突擊搶收搶種,抓住季節完成收種後,各就各位,始終把農業作為基礎產業,放在首位。近3年來,人均純收入高於附近鄉村30%以上。全村公共資產,特別是企業資產連年增加,至1992年底,累計原值達1200多萬元,全村擁有大小機動車53輛,其中各種汽車23輛。
村莊旅遊
東甌王城遺址
自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建立東甌江王國至公元323年東晉政府置永嘉郡城於甌江南岸的近800年間,甌北一直是東甌王城、東甌鄉、永寧縣治的所在地。據有關學者研究,東甌王城和永寧縣治均設在甌江北岸今朱岙村、花岙至清水埠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