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絲足魚

珍珠絲足魚

珍珠絲足魚隸屬於攀鱸科(Anabantidae)。來源於熱帶魚三大發源地之一的東南亞,以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為最多。他全身銀灰色,體腹乃至各鰭邊都鑲嵌了珍珠狀的灰色圓斑,緩緩遊動時全身閃爍著五光十色的珠光寶氣,顯得格外雍容華貴,柔和迷人,因而被贊為珍珠魚。其他中文名尚有珍珠馬甲魚、馬山克魚、馬三甲魚、彩石線鰭魚等。其英文名為Pearl gourami(珍珠哥拉美)或Mosaic gourami(馬賽克哥拉美)。

魚類歸屬

點擊查看大圖
中文名:珍珠絲足魚
英文名:Trichogaster leeri
 別 名:珍珠毛足鱸
類 別:淡水熱帶魚
原產地:東南亞
備 註:隸屬於攀鱸科(Anabantidae)。來源於熱帶魚三大發源地之一的東南亞,以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為最多。他全身銀灰色,體腹乃至各鰭邊都鑲嵌了珍珠狀的灰色圓斑,緩緩遊動時全身閃爍著五光十色的珠光寶氣,顯得格外雍容華貴,柔和迷人,因而被贊為珍珠魚。其他中文名尚有珍珠馬甲魚馬山克魚、馬三甲魚彩石線鰭魚等。其英文名為Pearl gourami(珍珠哥拉美)或Mosaic gourami(馬賽克哥拉美)。
 

基本特徵

身長:110毫米
雌雄區別:雄魚鰭較長,發情期,咽喉部呈紅色
飼養難度:較易
食性:雜
繁殖方法:巢性卵
繁殖能力:易;多產
飼養條件
水質:無苛求
水溫:24℃
放養形式:與慢游魚類混養
活動區域:皆可
 

生活習性

1.溶氧
珍珠魚和藍星魚、麗麗魚一樣,有褶鰓一類的輔助呼吸器官,可以在水面吞咽空氣,從空氣中吸收氧,在含氧量較少的水中可安然無恙,能飼養在魚體密度較高的水族箱中。同時,它們浮出水面吞咽空氣的姿態也頗有佇目一顧的欣賞價值。
2.水溫
這種魚喜歡棲息於不太流動或完全靜止的天然水域,需要的水溫較高,適溫範圍為20~30℃,最適水溫為24~27℃,對水質要求清澈透明,適合生活在弱酸性的硬水中,所以在一些酸鹼度偏高的環境中不能好好生活,顯現出美麗的色彩。
3.食性
喜歡在水族箱上層覓食,屬雜食性魚類,不擇食,偏愛水蚤搖蚊幼蟲線絲蟲水蚯蚓蝦籽蟹籽等富含高蛋白質的小型活餌,也能投餵乾飼料。
4.飼養
由於珍珠魚軀體較大,性膽怯,喜棲息在濃密的水草里,所以飼養水族箱要足夠大,而且最好廣植一些水草,以供其藏匿、休息。如能同時用美麗的石塊堆成假山則更好。水草和假山既可提供珍珠魚隱身場所,又起到“以景襯魚”的作用。
珍珠魚平時性情溫順和善,不象一般攀鱸科魚類愛爭鬥,適宜和小型熱帶魚混養,但其成魚不宜與體型纖小的諸如紅蓮燈魚等脂鯉科魚類混養,因它會追逐吞食這些小魚,更不能與性情兇猛的魚類混養,否則會因受驚嚇而導致體色黯淡無光,甚至不進食。值得指出的是,到了繁殖期的珍珠魚變得暴躁、好鬥,有攻擊雌魚的傾向,而平時雄魚之間也鮮有爭鬥,因此繁殖時要分箱單養。
珍珠魚的幼魚膽小,對水質極敏感,如遇光線突然熄滅或開啟時,幼魚會因受驚而四處亂竄。

外形特點

珍珠魚體呈橢圓形,側扁,頭大,微尖。口亞上位,眼大。背鰭高而短,胸鰭圓扇形。從吻端下部及胸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著身體兩側的側線,各有一條由黑色圓斑組成的縱向條紋。珍珠魚腹鰭胸位,而且已經演化成為一對細長而柔軟的觸鬚,可向各個方向自由轉動,有觸覺功能,能探測周圍有無障礙物和辨別食物,平時隨著身體的遊動,時而在前方搖晃,時而轉至兩側擺動,或上或下,猶如盲者探路的手杖,十分靈活敏銳;在不遊動時,觸鬚也會輕輕飄動,好像女孩在梳理自己長長的辮子,異常美麗。臀鰭長而寬,占到體長的2/3,始於腹鰭後,越向後越寬,直至尾鰭處。尾鰭後緣稍稍內凹,近似分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