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高原](/img/8/753/nBnauM3X4AzM1gTM2ITNxYjMyITMyAjNyAjMwADMwAzMxAzLyU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概況
![玻利維亞高原](/img/2/03a/nBnauM3XzIzNzAzN3ITNxYjMyITMyAjNyAjMwADMwAzMxAzLyU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錫、銻、鎢、銀、鋅、鉛、銅、鎳、鐵、黃金等。錫的儲量為115萬噸,鐵儲量約450億噸,在拉美僅次於巴西。石油探明儲量為9.29億桶,天然氣為52.3萬億立方英尺。森林覆蓋面積50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48%。
工業
工業落後,以小工業及食品、紡織、皮革、釀酒、捲菸等加工業為主。有色金屬冶煉有一定能力,擁有號稱世界第三的平托(Vinto)冶煉廠。2003年玻各種金屬礦的開採量同比提高了5.6%,出口額達3.67億美元。2004年礦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92%,加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39%。建築業占2.13%。
農業
農業較落後。全國可耕地面積3.4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3%。2000年全國土地種植面積188萬公頃。糧食生產僅能滿足國內34%的需求,其餘依賴進口。全國牛存欄數為640萬頭,羊784萬頭,豬186萬頭。漁業資源貧乏,1996年捕魚量5300噸。2004年農牧漁業產值93.85億玻利維亞諾,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48%。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咖啡、菸草、甘蔗、向日葵和古柯等。主要農牧產品為玉米、水稻、小麥、薯類產品和大豆等。
旅遊指南
![玻利維亞高原](/img/4/c22/nBnauM3XxMDO2UjN2MTNxYjMyITMyAjNyAjMwADMwAzMxAzLzU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蘇克雷(Sucre)是玻利維亞法定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卡奇馬約河谷地,被兩座山峰所包容,一個是斯開斯卡山,另外一個是群克拉山。海拔2790米。年平均氣溫21.8℃。年降水量700毫米。人口70萬。因市內主要建築和居民住宅均呈白色,故該城有“白色城市”的美譽。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卡奇馬約河谷地內,海拔2,835米,氣候溫和。人口10萬(1988)。原為印第安人村落,1538年建城。曾名拉普拉塔、查爾卡斯。1809年在此爆發南美洲反對西班牙統治的第一次起義,並於1825年8月6日在此宣布玻利維亞獨立。1839年起成為玻利維亞首都,並以第一任總統蘇克雷之名命名。1898年成為法定首都(但政府設在拉巴斯)。周圍地區農產品集散中心。有卡里米油田和蒙特古多油田的輸油管通此。有石油提煉、冶金、水泥、釀酒、菸草、水果罐頭、紡織等工業。鐵路通波托西,公路連科恰班巴。有獨立宮、博物館、大教堂(1553年建)等著名建築和建於1624年的大學。
蘇克雷城原為印第安人村落,名為丘基薩卡。1538年建城。1559年,西班牙殖民者在這裡設立了美洲殖民地司法最高機關——大審問院。1624年,耶穌會在這裡創建了美洲最早的大學—聖佛朗西斯科·哈比埃爾大學。這所大學目前是擁有一萬多名學生的玻利維亞全國高等教育中心。1809年5月25日在此爆發南美洲反對西班牙統治的第一次起義,並在1825年8月6日宣布玻利維亞獨立。蘇克雷城是用玻利維亞第一任總統蘇克雷的名字命名的。蘇克雷作為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的助手,為玻利維亞的獨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由於功勳卓著,蘇克雷被選為玻利維亞的第一任總統。1839年,蘇克雷城成為玻利維亞的首都,翌年以第一任總統蘇克雷之名命名。1898年成為法定
![玻利維亞高原](/img/3/f95/nBnauM3X2cjNxADMwQTNxYjMyITMyAjNyAjMwADMwAzMxAzL0U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蘇克雷城建築在一個開放、通暢的直角格中,城市的中心是巨大的“5月25日廣場”。廣場正南是白色的新古典主義樣式的建築物“自由之家”,建於1701年。1825年,西班牙承認玻利維亞獨立,曾在“自由之家”獨立廳簽署了《獨立宣言》 。廣場對面建有蘇克雷大教堂。大教堂始建於1551年,17世紀末增建了兩個側廊,中央入口也改建成巴洛克樣式。側廊有瓜達爾佩聖母小禮拜堂,安置有1601年製作的南美最珍貴的聖母像,飾有鑽石和珍珠。大教堂5層高的鐘樓,是“白色城市”蘇克雷的標誌性建築。鐘樓的四角有4位福音使者和12名使徒的站立雕像。蘇克雷最古老的教堂是始建於1538年的聖拉薩羅教堂,當時用印第安人傳統方法以土坯和草木灰建造。1691年建立的方濟會的拉·萊可萊塔修道院是城中最古老最美麗的修道院。
由宗教團體創建的眾多的塔和鐘樓與紀念碑相結合,共同形成了多樣的風格,如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混合式,新古典主義和古典主義。它們通常是白色的,並且用磚角、陽台、鑄鐵的花格圖案和木製的百葉窗,在建築上融合了拉丁美洲當地風格和從西班牙引入的外來風格的成功的,是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之一。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蘇克雷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玻利維亞高原](/img/8/8e2/nBnauM3XyITM5kDOxQTNxYjMyITMyAjNyAjMwADMwAzMxAzL0U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的的喀喀湖海拔3812米,面積有8330平方公里,水深平均100米,最深處可達256米。湖水呈淡綠色,清澈見底。湖泊的3/5在玻利維亞境內,2/5在秘魯境內。的的喀喀湖是一個內陸湖,但不同於世界上許多高山、高原上的鹹水湖,而是一個淡水湖。它海拔高而不凍,處於內陸而不鹹。這是因為湖的四周雪峰環抱,湖水不斷得到高山冰雪融水的補充,故而湖水不鹹;又因為湖泊地處安第斯山的禁止之中,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了冷氣流的侵襲,湖水故而終年不凍。湖岸蜿蜒曲折,形成許多半島和港灣,湖畔水草豐美,湖中魚蝦眾多。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稱之為“聖湖”。湖中有41個島嶼,其中,位於玻利維亞境內的太陽島、月亮島點綴湖中,兩島的岩石呈棕、紫二色,湖光島色,交相輝映,格外美麗。兩島上有豐富的印第安人遺蹟。月亮島上有公元前的古城遺址、精美壯觀的宮殿、廟宇、金字塔及其它石頭建築物。在秘魯境內的埃斯特維斯島上有新建的一座旅遊者飯店,在此可觀賞湖光山色,頗有樂趣。湖中還有許多浮動小島,這
![玻利維亞高原](/img/9/cfe/nBnauM3X4gDN2cTOzQTNxYjMyITMyAjNyAjMwADMwAzMxAzL0U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富魚產和飛禽。湖中盛產鱒魚和體長達30厘米的巨蛙,由於灠捕過度,目前秘魯和玻利維亞政府都已經制訂禁止濫捕鱒魚的法令。湖邊盛產高大的蘆葦,當地印第安人用蘆葦編制一種蘆葦船叫“淘淘拉”(如圖所示),只能使用一年左右時間就逐漸被水浸透而放棄。湖面上還有由印第安人用蘆葦編織的一種浮島,人們在浮島上常年生活,打漁,甚至可以在上面種植蔬菜。目前這種蘆葦船和浮島都成為吸引旅遊者的好觀光景點。
原住居民
![玻利維亞高原](/img/1/521/nBnauM3XxUzM1UTNzUTNxYjMyITMyAjNyAjMwADMwAzMxAzL1U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原住民文明大約在西元前2300年生根於安地斯山中部,其後進步迅速,數千年間在農耕、技術上皆有開展。約西元1000年前後,有奇穆(Chimu)、蒂瓦納庫(Tiwanaku)王國,及後來的印加帝國。印加的繁榮盛況直到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才衰落下來。它的領域從秘魯延伸到智利北部,曾發展了有效的灌溉系統和複雜的控制糧食生產、儲存與分配的制度。人口最多時達350萬。其社會階級分為世襲的王室、貴族、工匠及農民。印加文明最顯著的革新,是以法律取代習俗來制定社會組織及高水準藝術產品的造詣。
16世紀歐洲人征服南美,使印加帝國的農業與政治習慣完全被西班牙人的方式取代,天主教亦取代印加宗教。印加的貴族與工匠階級納入殖民地階級制度中,而農民則淪為勞役者。在低度開發地區,印加人民仍保持他們某些文化傳統,並與現代工業中心維持經濟交易。其他南美印第安人如阿勞坎人(Araucanian)等一直成功地抗拒西班牙人統治,直到19世紀後期始遭壓制、同化或遣入保留地。
![玻利維亞高原](/img/c/6f4/nBnauM3XwgTN5ADN2UTNxYjMyITMyAjNyAjMwADMwAzMxAzL1U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酋長印第安人的婚禮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婚禮地點多選擇在印第安人聚居區公共建築物里舉行,一般是一幢較大的木頭房屋。舉行婚禮時,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村中居民紛紛來到木房裡,眾人席地而坐,互致問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裝,款式新穎,色澤艷麗。雖然印第安人性情開朗,但婚禮場合卻顯得非常安靜,即使說話也是輕言細語。
文化
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論”,他們崇敬自然,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報以敬畏態度。印第安人相當程度上已經被歐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在今天的美國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它與基督教相混雜,成為一種奇怪的宗教信仰。卡耶特說,宗教信仰在印第安人生活中占據很高地位,最重要的部落首領是宗教領袖,他在內部事務上的權力高於部落首長。在大多數部落,部落首長僅負責對外事務,主要是與聯邦或當地政府打交道,他對外代表部落,但他的任命權在宗教領袖,他在對內事務上更要聽宗教領袖的。
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高原](/img/b/7d7/ml2ZuM3X2MjMykjN3UTNxYjMyITMyAjNyAjMwADMwAzMxAzL1U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在18世紀間的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玻利維亞被一位從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來的民族英雄---玻利瓦爾解救而獨立,所以國名便以他的名字為名。1825年正式從西班牙獨立,獨立後的玻利維亞經常和周邊國家發生戰爭,因而失去了很多土地,有現今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脈和沿海地區,巴西南部,和巴拉圭北部。特別是在1879年到1883年的硝石戰爭,玻利維亞喪失其唯一濱海省份,包括重要港口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玻國自此成為內陸國家。
玻利維亞是南美洲最貧窮的國家。這是因為高度腐敗和殖民統治後外國列強在該國的勢力。該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被稱為"坐在金礦上的驢"。除了著名的礦藏,還有人所熟知的是後來被西班牙人發現的印加帝國,,玻利維亞擁有在委內瑞拉之後的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氣田。此外,薩爾瓦多mutún在聖克魯斯擁有70%的世界鐵和鎂。玻利維亞的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已達79億美元。經濟成長約2.5%,2002年通貨膨脹率預計將在3%至4%,(2001年低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