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
玫瑰鏽病
流行情況
病菌以菌絲在芽內越冬,是來年的主要浸染源。單主寄生。發病適溫為24~26℃,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導因素。不同玫瑰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保加利亞紅玫瑰、白玫瑰和前蘇聯香水玫瑰較抗病。
症狀
該病是玫瑰的重要病害,發生普遍。該病引起早落葉,削弱生長勢,影響觀賞效果,減少切花產量。
該病主要為害葉片,也也危害芽、葉柄、花、嫩莖、果和枝條。
初春:新芽、莖、葉柄上表面出現黃的病斑,黃色小斑點(性子器)。
春夏季:5月間開始,葉片正面出現褪綠,葉片正面產生橘紅色皰狀突起(銹孢子器),葉背面散生橘黃色粉堆(夏孢子堆)。
夏秋季:病株葉背面出現橘紅色,不就呈深棕紅色,最後變成黑色的小粉堆(冬孢子堆);病葉枯黃早落。
診斷
1、症狀觀察。
2、實驗室制臨時玻片鏡檢。
預防方法
1、秋末徹底清除病殘體,生長季節及時摘除病芽(最好套上袋再摘)並做深埋處理。
2、栽植密度適宜,以利通風透光。
3、適量增施磷、鉀、鎂肥。
4、酸性土壤施入石灰等物以利玫瑰生長,提高抗性。
治療方法
發病初期噴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40%杜邦新星乳油9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2%120抗黴菌素100~200倍液等。10天左右1次。
發病初期,可選噴15%粉銹寧1000倍稀釋液,12.5%烯唑醇2500倍稀釋液或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等,每隔10~15d噴一次,連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