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聲[翰林學士]

王金聲[翰林學士]

王金聲系安東縣潮河鎮八墩王槽坊(今響水縣南河鎮八墩村),(1787~1883年),享年九十六歲。曾兩次中進士,參與龍袍案等。

人物簡介

翰林王金聲系安東縣潮河鎮八墩王槽坊(今響水縣南河鎮八墩村)人氏。他生於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卒於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享年九十六歲。

求學歷程

王金聲自幼家貧,他秉承“耕讀兩行”的祖訓,七歲入塾,聰明好學,刻苦攻讀。二十歲時參加淮安府試中秀才,二十九歲鄉試中舉,三十二歲赴京會試中進士及第。因為家境貧寒,歷次應試所需盤纏費用,均向親友借貸,而無力償還。雖然中了進士,卻窮困潦倒,債務纏身,故棄官不做,五百兩紋銀將進士賣掉,以償還債務,親朋鄰里都為之惋惜。而他卻樂觀地說:“為人無病一身安,無災一身樂,無債一身輕,官是身外物,清官難做,貪官遭唾罵,倒不如樂守田園是福也。”但是,在那朝廷腐敗,盜匪四起,惡霸橫行的社會裡,他本想樂守田園,耕讀兩行,過著清靜安閒生活的願望,並未能如願以償,相反地仍逼得他日夜不寧,貧不聊生。處於此種環境,王金聲走投無路,官念又萌生,復又指望在仕途上謀求出路。於是,他又赴京應試。誰知,好事難成,一連數次,都金榜無名,名落孫山。
王金聲數次未中,並不甘休。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時年已屆六旬的王金聲,再次赴京師進考場,所作詩文在可取可不取之列,考官視其年老,無意錄取。王金聲即以梁灝八十三歲尚中狀元作喻,以期打動考官之心。當時,考官念其言辭懇切,為之動容,遂將詩文獻呈御覽。道光帝憐其年已花甲,尚有堅毅的上進心,特恩賜進士,列候補闕。已屆花甲之齡,何時補到官職?因此,道光帝又以翰林院編修職御賜之。按清官制屬正七品,與外官縣丞、教授訓守、知縣、按察司經歷同級別,月俸銀三十一兩六錢四分。道光帝又給予特殊的照顧,讓其退養家居,俸祿照吃。這種邊賜官、邊拜官、邊解組歸田的做法,在清朝典制中尚屬首例,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翰林院是清朝統治者在文化教育方面設立的一套機構。翰林院設掌院學士、侍讀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等職;負責陪侍皇帝充當學術和文學顧問,參與各種敕撰書籍的纂修、草擬祝文、冊答文、諭祭文、朝考、教習庶吉士;在鄉試、會試和殿試時,可充當主考官、同考官和讀卷官。王金聲被御封為翰林院編修,乃學士下屬人員,亦屬京官文職列。所以退養家居後,人們普遍“海稱”他為翰林,表示對他的尊崇。

歷史案件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7年),同治帝派員去南方(杭州)趕製龍袍,龍袍制好後,海運回京。途徑安東縣灌河口(今響水縣灌河口)被海盜竊走。當時,朝廷責令淮安府緝拿盜賊。淮安府官將此案坐在安阜莊(今響水縣南河鎮南河村五組)王金聲的同族本家身上,王家被緝捕多人。事發後,王金聲隨即趕到安阜莊族中調查,得知純屬冤案。他雖年逾古稀,卻不顧年邁體弱,決心親往淮安府為族人伸冤。
王金聲含辛茹苦,長途跋涉,來到淮安府求見正堂吳棠。吳知府早就知他是恩賜進士,官拜翰林院編修,因此對他十分尊重。問他來有何貴幹?他回道是為龍袍案而來的,並向吳棠申述說:“我是恩賜進士,官拜翰林院編修,承蒙皇恩,退養家居,俸銀照領,皇上對我恩深似海,族人皆感激涕零,正慮無以報答,怎能劫走皇上龍袍?如若實屬我子侄所為,首先治我之罪,滅我九族,也不怨也。”他情詞懇切,言語篤篤。於是吳棠將負責緝捕的城門都領王德標召來詢問,王說是嫌疑,為了交差而緝捕的。因此,吳棠即令王德標將被緝捕的無辜黎民統統釋放回家。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家內憂外患,朝廷亦無暇顧及此案,所以,一起駭人聽聞的龍袍案也就不了了之。王金聲為人忠厚,平易近人,從不倚官仗勢,欺凌弱小。有一次,他帽子上的朝珠被人竊去,而他一點也不動怒,並向鄰里解釋說:“偷珠之人是因窮困所逼,但這樣做也太不明智了。我這帽珠是朝廷所賜,拿到集市上賣,也無人敢買,有何用呢?為了不失和氣,我也不驚動官府,請竊珠者於夜間將珠掛在我家門上。”果然,竊珠人深夜送還朝珠,物歸原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