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23年7月9日 生於山東省泰安市。
1950年 畢業於南京大學(原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
1950-1953年 前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研究實習員。
1953-1956年 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56-1958年 中國科學院土壤及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助理研究員。
1958-1960年 前蘇聯科學院土壤研究所進修。
1960-1961年 中國科學院土壤及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助理研究員。
1961-1965年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土壤鹽漬地球化學研究室主任等。
生平介紹
王遵親,1923年7月9日出生於山東省泰安城北近賢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由於其父在北伐戰爭中陣亡,而被送到南京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讀書,1937年國小畢業,正值日本侵略中國,抗戰爆發,社會動盪,民不聊生,他輟學二年,倍受失學無依的痛苦,後靠國家公費及親友資助,先後讀完了國中、高中並考入了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1950年8月,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1953年該室擴建為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
1950-1952年,在李慶逵、席承藩教授的領導下,先後參加“蘇北濱海鹽漬土”、“內蒙古、東北地區橡膠草土宜”、“江蘇雲台山農場的勘查設計開墾”等野外調查和製圖,並進行了室內化學分析。學習並掌握了野外工作的方法和每一項研究工作形成的全過程,並為今後從事鹽漬上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3-1954年,他負責組織和參加了山東省打漁張灌區的土壤調查工作,任調查隊隊長,負責完成了“山東打漁張灌區濱海鹽土的形成條件及改良利用”的報告及各種圖件,為濱海地區建設灌區、發展引黃灌溉和改良鹽鹼地提供了科學資料。他組織編寫了《中國鹽漬土》專著,該書融理論性、資料性和生產性於一體,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評價。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9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王遵親先後負責和參加編寫8本專著,發表論文、報告120 余篇,其中《中國鹽漬土》、“中國土壤鹽漬分區圖”、“中國鹽漬土地資源類型分布圖”等權威性著作,獲得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和引用。由於這些系統性研究成果,他在我國土壤科學領域內創立了土壤鹽漬地球化學分支學科,成為這方面公認的奠基人,並在國外產生了一定影響。他學風正派,治學嚴謹,培養碩士研究生6名。獲國家和院級特、一、二等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和其他榮譽獎16項,其中居第一名次的6項,其他榮譽10項。
技術成就
鹽漬土形成和性質
王遵親在總結國內外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率先提出鹽漬土中的鹽和鹼是乾旱、半乾旱和漠境地區及沿海地帶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具有活躍而複雜的地球化學特點,在全球環境變化中的土壤退化方面,構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土壤鹽鹼化問題,需要採取多學科有關理論和綜合手段進行研究和防治,因而在土壤科學中應建立一個獨立的土壤鹽漬地球化學學科分支,其任務是研究土體和水體中鹽類的來源、遷移和積累規律及其與鹽漬土形成和性質的關係,研究植物耐鹽鹼性的機理,研究防治土壤鹽鹼化的措施及其理論依據。在他長期努力下,我國的土壤鹽漬地球化學學科得以建立和逐步完善起來。
他根據豐富的研究資料,首先將土壤現代積鹽過程細分為海水浸漬影響、地下水和地面漬澇水雙重影響、地下水影響及地面徑流影響4種,並闡明了各自的鹽漬特徵。研究證明,在淡質和低礦化度地下水條件下土壤也可發生鹽漬化,從而糾正了只有地下水的礦化度達3克/升以上才能引起土壤鹽漬化的傳統論斷。
土壤發生次生鹽漬化有3種原因
他認為土壤發生次生鹽漬化有3種原因:
(1)大規模自流灌溉引起淺層地下水位上升,超過其臨界深度;
(2)土壤心、底土有鹽分累積層,其鹽分因下滲水的溶解而活化,向地表累積;
(3)用礦化地面水或地下水灌溉,又無調控措施,致使鹽分在土壤表層累積。
呈斑塊狀分布的原因
他揭示了鹽漬土在微域地形上呈斑塊狀分布的原因是:
(1)微域地面不平,相鄰地段的土壤表層溫度和濕度出現差異;
(2)層狀沉積物土體中有埋藏不深的滯水托鹽層;
(3)局部存在高礦化度的地下水穹。
他還闡述了殘餘鹽漬土的積鹽特徵和分布規律,並指出殘餘積鹽有成土過程產物和地質過程產物之分。
王遵親發現,在黃淮海平原發展大規模機井灌溉的情況下,當低礦化度的地下水或淡質鹼性地下水中含殘餘碳酸鈉時,如不採取預防措施,土壤有可能發生次生鹼化。草甸草原的超載放牧可加劇土壤鹼化的發展。他率先提出了土壤鹼化有現代鹼化、殘餘鹼化和次生鹼化之分的論點。
在鹽漬土分類分級方面,他率先區分出潮鹽土和潮鹼土(即“瓦鹼”)兩個新亞類,並論述了它們的形成過程與草甸鹽土和草甸鹼土的區別,提出了土壤鹽鹼化分級的數量指標及其依據。
根據對鎂質鹼化鹽漬土的形成條件和鹽漬特性的研究,他提出其改良途徑和方法應不同於鈉質鹼化土壤,並指出過去改良利用失敗的原因。
在山東、河南、江蘇等地進行長期定位試驗的基礎上,他套用土壤研究所研製的土壤鹽分和水分感測器,建成了具有特色的土壤水鹽動態模擬地下實驗室。根據蒸發—人滲條件下層狀結構土體的水鹽動態長年觀測結果,揭示了粘質土層水鹽毛管運行緩慢的機理,糾正了國外認為粘質土情況下引起土壤鹽漬化的地下水臨界深度為最大的論斷。
通過田間模擬試驗,闡明了耕層熟化和植物覆蓋對土壤水鹽運動的影響,率先提出抑制土壤返鹽的熟化層厚度和熟化度的物理、化學性質指標及其作用機理。
根據土壤—地下水體系中水鹽運動規律的多年觀測,他提出了我國各生物氣候帶在不同土體結構和水文地質條件下防治土壤鹽鹼化的地下水臨界深度數值範圍。
主要論著
1 王遵親.《山東廣北地區農民的鹽土改良》.土壤通訊.1955(11):15~16
2 王遵親等.《山東打漁張引黃灌溉區濱海鹽土的形成及其改良利用問題》.土壤專報28號.1955:55~108
3 王遵親等.《河網化與排水種稻是改良華北平原地區鹽漬土主要途徑》.科學通報.1961(4):11~16
4 王遵親等.《山東聊城土壤鹽漬化防治區劃及措施》.土壤學報.1964,12 (1):1~22
5 王遵親等.《山東聊城鹽漬土的形成條件及其分布規律》.土壤學報.1963,11(4):343~360,等等。
主要貢獻
在熊毅教授的指導下,他率先提出了水利措施和農業生物措施相結合的“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最先成功地套用具有特色的機井群開採地下水灌溉壓鹽,並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從而在防治土壤鹽鹼化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繼而發展成用各種形式的井溝渠相結合的灌排工程措施與多樣性農業生物措施相配套的綜合防治旱澇鹽鹼等自然災害的技術體系,在生產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和巨大的經濟效益。在土壤鹼化防治方面,他以保護生態環境為指導思想,利用工礦企業“三廢”如磷石膏、亞硫酸鈣和風化煤等及農村有機物料進行改土試驗,取得明顯成效,並對其作用機理進行了闡述。在承擔國家黃淮海平原農業發展戰略和綜合治理開發的科技攻關任務中,他取得了突出成績,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合理利用和調節水資源方面提出的方案及其依據,深得廣大有關人員的讚許,並在水利部“引黃入淀濟京”調水計畫中列為優先考慮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