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1483~1540)
正文

王艮多就百姓日常生活,闡發良知之學,他以為百姓日用條理處,即是聖人條理處,僮僕之往來,視聽持行,泛應動作處,不假安排,即是天理。在他看來良知原自分明停當,不用安排思索,小而至於百姓日用之事,大而至於參贊天地之化育,皆本於此,但聖人知之,故不失。百姓不知便易失。
王艮對格物有其獨特的解釋。他以格物之“格”就是格式之“格”,即所謂“絜矩”。我身是個矩,天下國家是個方,用身之矩量度天下國家之方,便知方之不正是由於矩之不正。所以只可去正矩,不必在方上求。矩正則方正,方正則成格,這就是格物的意義,要知道自身是天下國家之本,應該以天地萬物依於己,而不要以己依於天地萬物。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這就是所謂淮南格物說。
他又將尊身與尊道結合起來,說身與道原是一體。至尊者此道,至尊者此身。尊身不尊道,不謂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謂之尊道。須是道尊身尊,才叫做至善。因此他明確提出明哲保身論,為後來李贄倡導“人必有私”的思想開闢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