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殖東

王殖東

王殖東,物理教育家。長期從事高等工科院校基礎物理教學工作,為物理教學改革作出了貢獻。熱心為青年教師和大中學校學生主持編寫了多套現代物理讀物,主辦了近20期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和科學研究報告會1929年4月18日在北京出生。在讀國小階段,正值日本侵略軍占領了大半箇中國領土目睹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飽受侵略壓迫的苦難讀中學階段,看到南京國民黨政府統治的腐敗和國家工農業的落後,加之家庭生活的艱難,遂立下了科學救國的宏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決心放棄保送進入大學的機會,投考清華大學,結果如願以償,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1929年4月18日 出生於北京市。

1949-1952年 在清華大學學習。

1952-1979年 任北京工業學院助教、講師。

1979-1985年 任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

1985-1989年 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主任。

1983-1991年 任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物理》雜誌副主編。

1989-1995年 任北京理工大學校科協主席、機電工業部所屬高等院校技術協會聯合會副理事長。

1991-1999年 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物理》雜誌主編。

1994年9月 退休。

人物生平

簡介

王殖東,這裡匯集了國內眾多知名教授,由於他們的言傳身教,使王殖東不僅掌握了具體知識,還學到了終身受益的為人治學之道。如王竹溪授課中的嚴密邏輯體系,葉企孫言語的精練,孟昭英理論聯繫實用和溫文爾雅的颱風,周培源瀟灑熟練的演講,彭桓武講授時表述的思考方法,葛庭燧、楊立銘在科學前沿的鑽研方式等,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他後來從事教育事業提供了養分。

尤其是這些學者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歸國執教的愛國熱情,使他感受尤深,致使他在1958年後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在“瓜菜代(糧)”的環境下,依然承擔三個大合班(近600名學生)的授課任務。

工作

1952年秋,王殖東畢業分配到北京工業學院工作,時逢中國實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一個五年計畫,落後的工業急需建設,需要大量人才。國家一方面擴大工業院校招生,一方面對當年抗日民主根據地和解放區建立的小軍工廠的領導幹部進行培訓。這些廠長、黨委書記們有實際工作經驗,但缺乏系統的科學知識,入學後學習上困難重重。王殖東接受委託,承擔了為這些工農幹部授課的任務。他深入這些“老學生”的宿舍,深入調查他們的經歷和學歷,談生活、談思想、談學習思路,摸清他們產生困難的原因,採用他們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一些科學概念和理論。由於師生打成一片,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這些“老學生”走上新的領導崗位後,常托人帶信向他問好,並在北京工業學院建校50周年之際專門邀請他參加該老幹部班的聚會。

教育

王殖東在讀大學時期,受的是通才教育,當時的大學沒有所謂“專門化”。由於打的基礎較廣、較深,特別是在一批名師教導下,學會了一套學習方法。他在參加工作後學科多變的環境下開過多門課程,如普通物理、大學物理、電路與磁路、電路分析、電工基礎、紅外線、半導體、量子力學、分子光譜、雷射物理等。從他身上證明,在大學教育階段,教會學習方法比教會具體科學知識更為重要。

在40餘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始終忠誠教育事業,適應祖國發展需要,對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對象,從收集資料到潛心備課,都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在教學中注意啟發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動性;突出重點,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精闢、條理地進行分析講解;既講清經典理論,又聯繫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因而,他的教學效果優異,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特點

王殖東思想敏銳,勇於創新,在如何培養人及辦學模式上有許多真知灼見,且勇於提出並身體力行。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了提高大學的辦學水平,他力主衝破單科性學院的模式,主張工科院校一定要辦理科,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就積極宣傳、奔走呼籲理工合校的重要性,促成了北京工業學院在80年代中期建起了套用物理系。他出任首任系主任,為北京理工大學物理系的成長發展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王殖東從1983年至1999年長期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先後擔任過教學委員會高等工科院校委員會主任、普及委員會主任,兼任《物理》雜誌副主編、主編。他還擔任過中國青少年輔導員協會副理事長。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工科院校“普通物理”課程的教改和教材建設工作,並為提高工、農、醫、林、電大類院校物理教師的業務、知識水平以及科學普及做了大量有益和有效的工作。

教育事業

“文化大革命”時期,大、中、國小基本上處於停辦狀態。“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高考制度恢復,但正規大學招生有限。由於10餘年的政治衝擊,使數以百萬計的適齡青年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他們有著強烈的求學願望。形勢的需要使全國出現了許多所“基礎大學”,無院牆的電視大學應運而生,年招生10餘萬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考慮到學生規模宏大,為保證教育質量,亟需一批有經驗和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承擔講課任務,同時對新成立的基礎大學師資予以培訓,因此向全國一些正規大學的教師發出了聘請。

王殖東也被邀為電大上課。由於同時肩負工科學生教學和理科師資培訓的雙重任務,需要另定課程大綱,重新編寫教材。為此,他編著了《光學及近代物理》,較大膽地突破了使用了近20年之久的教學大綱體系,不限於介紹量子論,而延伸到了量子力學初步。當時雖引起了一些議論,但從後來多年的發展變化來看,說明了這種超前行動適應了新科技革命的需要。由“基礎大學”、電視大學畢業的部分得以出國深造的學生後來在來信中,對自己能在基礎課學習中接觸到近代物理思想表達了肯定和感激之情。

由於上述兩類大學初辦,師資力量薄弱,王殖東在江蘇常州電視大學為各地電視大學教師主辦了近代物理講座;在湖南邵陽為各地基礎大學物理教師主講了原子光譜及量子力學發展史;在北京為兩類學校物理教師主講了整門“原子物理”課程。此外,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全日制大學20世紀60年代畢業的大學教師也沒有登過講台,缺乏教學實踐,迫切要求有經驗的老教師傳授教學經驗,尤其是對教材分析和教學內容背景材料的掌握。王殖東應國家教育委員會工科普通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邀請,在哈爾濱的講習班上主講了原子物理與量子力學發展史,為全日制大學恢復高考後基礎課質量的提高作出了努力。

全日制工科大學走向正規化後,師資教學經驗交流和學術水平提高提上了日程。王殖東在主持中國物理學會工科物理教學委員會工作後,主張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活動。由於20世紀50年代教育體制理工分家,大學基礎課教師只有授課任務,沒有科研機會,對教育質量的提高極為不利,所以在活動中隔年召開一次物理教師開展科研的經驗交流會。第二次會議上,就有幾所重點大學取得了成果,並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

第三次會議後,又有幾所大學取得了專利發明權。第四次會議召開時,不少工科類學院物理教師中已湧現出一批從事套用研究的隊伍,爭取到了科研經費,研製出了探測火警的感測器和檢測靜電的設備等產品。再後來幾次會議甚至出現了專業性很強的論文,只好建議到學報上去發表。

教育研討

王殖東主持的另一類大型活動是物理教育研討及經驗交流會,每次會議參加者在200人左右。20世紀80年代初期,會議旨在傳授教學經驗,涉及教法內容較多,有自製演示實驗設備的展示等。考慮到受教學體制制約,多數物理教師沒有條件從事前沿課題研究,故有意識地鼓勵從事教材研究,逐步提出了固定性方向的深入探索,以利於長時間取得高水平成果。歷次學術研討會徵文涉及以下內容:(1)國內外大學物理教學情況研究;(2)國內外大學物理教材的研究與評論;(3)教學法研究(包括講課、習題課、討論課等);(4)實驗內容與教法研究;(5)演示實驗設計與使用;(6)CAI與電化教育手段的使用(包括電影、錄像帶等);(7)微機在大學物理與實驗中的套用;(8)物理學史(包括物理與生產的關係和與社會發展的關係);(9)大學物理教學現代化與實踐;(10)大學物理教學與學生科學素質關係的研究與實踐;(11)大學物理與工科專業結合的研究。每次都組織審稿會對應徵論文逐篇打分比較,錄用論文約多於1/3。被錄用論文的作者在會上作20分鐘報告,會後出論文集。教師們反映會議質量較高,學術團體舉辦的會議比行政系統召集的會議更講嚴格和民主。委員會堅持每次經驗交流會的主持人要作風正派、鐵面無私,保證了會議取得良好的口碑。王殖東在每次論文集中都撰寫序言,總結本次會議的成果,說明比上次會議的提高之處。會議在工科物理界反響很好,為中國物理學會爭得了很好的信譽。

教學藝術

通過九屆全國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還宣傳了教學也是一種藝術的思想。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教法,收效往往不同。王殖東強調講課中語言要精練,用語不宜前後不一,以致學生做不了筆記;聲調宜起伏跌宕,使學生精神不致睏乏;板書布局宜有全局觀點,既不能隨寫隨擦,又要前後呼應,便於勾畫聯結;課上教師不僅用手寫字,還要使身體有閃身、有偏身、有蹲身,不致擋住書、畫,以致學生精神渙散;對概念、原理、定律用語嚴密,不能原則說明,以利於學生準確理解;講課不能照本宣科,要全神貫注,隨時注意學生面部表情,看其是否聽得懂,是否有興趣聽,是否思路隨著內容走,還是人在心不在,尤其注重知識的起源、思路。

通過全國性學術研討會議,團結了一批對教學有興趣、熱愛教師崗位的人。尤其是通過教改實踐,發現了一批熱心寫教材的青年教師,王殖東為他們審稿、改稿,或為之寫序,予以推薦出版,先後為成都、湖南、大連、北京等地5人的普通物理學、基礎物理、大學物理教材的出版做了幕後工作。通過這些會議,還發現了一批熱心學會工作的教師,陸續吸收到教學委員會參加工作,尤其是為西北、西南、中南地區分別物色到一位在該地區熱心為大家服務,善於做組織工作,可以在該地區牽頭開展小型活動的骨幹,有力地促進了物理教學委員會的工作。

主要論著

1 王殖東.雷射基礎知識.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1982

2 王殖東.集成光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3 王殖東,李椿,閆金鐸.普通物理學講義.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3,198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