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王懷義,陝西省安塞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8歲時即開始為富人家放牛。在舅父的資助下,10歲時開始讀書,1933年於縣立高小畢業。
參加革命
1934年9月,王懷義在陝甘寧蘇區參加了革命。193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調任中共安塞縣委秘書長,組、宣部長等職。
體育部長
1936年12月後,歷任青年救國聯合會主任,青救會軍事體育部部長,縣抗敵後援會主任(縣委常委),青年救國會巡視團主任兼分區青救會主任,中共延安縣委組織部部長等職。
縣委書記
1945年9月2日,王懷義隨第一批幹部團從延安到達東北,被任命為中共朝陽縣委書記,同張煦等9人趕赴朝陽縣。11月中共朝陽縣委成立,王懷義兼縣支隊政委。
解放戰爭
中共朝陽縣委成立後,國民黨軍隊大舉進犯解放區。1946年1月4日,王懷義奉命率朝陽縣黨政軍幹部戰士同地委機關進行戰略轉移,同年4月又奉命返回朝陽,按中共熱河省委會議“縣不離縣,區不離區”的要求,以柏山為基地,重新開闢地區,建立人民政權。
當時的朝陽境內,國共兩黨武裝力量十分懸殊,除城內有國民黨正規軍隊占據外,朝陽縣柏山一帶也是3面臨敵。西北面有王永伙會;東北面有王俊山(王老鑿大兒子)的聯防大隊;東南有賀景興的保全隊和朝陽、建昌交界的劉七匪隊。他們都與以姜廷相(匪號姜小胡)為頭子的國民黨縣警察大隊互相勾結,以城裡國民黨正規軍隊為“靠山”,在全縣各地到處圍剿革命力量,企圖撲滅革命火焰。
消滅土匪
王懷義率領朝陽縣黨政軍一班人,在熱東地區武裝部隊的支持下,同多於自己幾倍幾十倍的敵人進行周鏇。在1947年10月23日朝陽縣城解放之前的兩年時間裡,大小仗打了不下百次,先後配合我正規部隊共消滅國民黨雜牌武裝17股,2430多人;消滅土匪27股,312人。
王懷義在開闢地區過程中,堅持靠武裝鬥爭奪取和建立人民政權,堅持發動和依靠廣大民眾反奸清算、減租減息和全面實行土地改革。他事事處處都特別注意宣傳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使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土改後期,全縣動員3500多翻身農民參軍參戰。在支援遼瀋戰役期間,他擔任支前總指揮,領導和組織近4000人次的擔架隊和近千輛運送支前物資的大車,接待和轉運傷病員4萬多人。50多天中,他不分晝夜地辛勤工作,直到戰爭的勝利。
王懷義在朝陽和羊山縣任職期間,十分注意黨的建設,注意選育人才,已先後建起11個區委、141個基層黨支部,發展中共黨員1604人。他事事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嚴格律己以服人,從不搞半點特殊。
1946年5月12日,他率隊擊潰王永伙會,在返回的路上,老百姓看他體弱清瘦,還領兵打仗為人民除害,送給他一隻雞補補身子。他得知後,批評了當事的部下,並對全體戰士說:“我們是革命的隊伍,是人民的子弟兵,我們打仗是為人民,決不能在民眾身上討好處。”因為雞已殺了,只好按他的意見折價付款。同年7月,一次戰鬥剛結束轉移時,人困馬乏,十分飢餓,王懷義已經有些支持不住了。他的警衛員劉宗禮看到很難過,摘來幾把大棗讓他吃,他再三追問大棗是哪裡來的?給沒給老鄉錢?警衛員無法回答,只好把大棗如數送回並進行了賠禮道歉。
建國以後
1949年8月,王懷義調任撫順西制油廠(現石油一廠)任第一任黨委書記。不到1年時間,無論對廠的組織建設還是生產建設,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績。1950年6月後,歷任中共撫順市委城工部副部長、市紀委委員;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兼市紀委副書記,市委組織部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婦委書記,市監委第一副書記,市委書記處書記等職。
1966年“文革”中,王懷義受到迫害,但他始終相信黨、相信人民民眾,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忠於黨忠於人民的道德風範和無私情懷。1968年王懷義任撫順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相繼被選為遼寧省革委會委員、中共遼寧省委委員、省人大代表。1971年6月,任撫順市市委副書記,1976年7月,調任丹東市委副書記。
1978年5月,調國家建材工業總局,任副局長、局黨組成員兼政治部主任。1979年改為建材工業部,任副部長(部黨組成員)。他在任期間,十分關心建材工業的發展,經常到各省市進行調查研究。他對延安老區多年沒有一個水泥廠的問題十分關注,在他的建議和積極籌措下終於建成。為解決西北地區玻璃的供求矛盾,他親自出面組織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合資擴建了蘭州玻璃廠。
王懷義同志於1983年4月23日病逝於北京,終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