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明[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人文學院院長]

王思明[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人文學院院長]

王思明,湖南人,1961年11月出生。先後獲西北農業大學理學碩士和南京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學位。,南京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主任,科技史專業學科帶頭人。國家一級學會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農史研究會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理事、美國農史學會通訊會員。浙江寧波周堯昆蟲博物館副館長;中國“吳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農業部“神農計畫”人選;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民進江蘇省委委員、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民進南京市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南京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CSSCI核心期刊《中國農史》雜誌主編;《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委。曾經和目前正在主持的有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國家社科基金、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20餘項。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94,1999-2000年分別赴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加州大學(Davis)和史丹福大學從事客座研究。現任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擔任職務

·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理事長(2004/11月, 2011年10月)。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農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1999,2008)。

·江蘇省農史研究會會長(2002)。

·美國農史學會通訊會員(1995)。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理事(2004)。

·中國期刊學會農業期刊分會理事(2001)。

·中國農史學會畜牧獸醫史專業委員會主任(2005年)。

·《中國農史》雜誌主編。

·江蘇省孫中山研究會理事(2006年)。

·江蘇省中國經濟史學會副會長(2006年)。

·江蘇省歷史學會理事(2008年)。

·江蘇省文化產業學會常務理事(2011年)。

·再次當選中國農業歷史學會畜牧獸醫史研究會會長 (2011年)。

黨派職務

·民進江蘇省委委員、經濟與法律委員會主任。

·民進江蘇省委科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民進南京市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

·民進南京農業大學支部主任。

學術兼職

·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南京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南京農業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

·中國吳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浙江周堯昆蟲博物館副館長。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06年)。

·GIAHS中國專家委員會成員(2010) 。

研究方向

中國農業科技史、中國農業經濟史、中國農村社會史、比較農業史及科技與社會研究、科技決策與科技管理 。

主要貢獻

(2006年之前):

(一)著作

1、《A History of Chinese Entomology 》(英文譯著)天則出版社,1990年。

2、《中國近代昆蟲學史》陝西科技出版社,1995年。

3、《中美農業發展比較研究》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9年。

4、 中國農業發展史 《農業概論》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

5、《中國近代農業改進史略》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1年。

6、《中國農業科技史》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1年。

7、《中國農業古籍目錄》中國圖書文獻出版社,2002年。

8 、《傳統與現實的對話——二十世紀中國農業與農村變遷研究》(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

9、《西部農業開發史研究》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3年。

10、《二十世紀中國的昆蟲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

11、An Induced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the 16th century 《Tradition and Change of Agriculture in East Asia》,p75-92, published by Korea Rural Economic Institute. 2003。

12、《論張謇科教興農及倡導棉鐵主義的實踐》,中華工商聯出版社出版《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前驅》

13、《二十世紀中國的昆蟲學》(合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

14、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Challenge and Strategy. WTO/DDA NEGOTIATION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REFORM. Published by Korean Rural Economic Institute. 2004. September

15、《萬國鼎文集》(主編),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5年

(二)論文

1、《美國農業機械化進程及其面臨的問題》,《農業考古》1993年第1期。

2、《中國近代昆蟲學社團》,《中國科技史料》1993.14(2)。

3、《台灣昆蟲學研究及害蟲防治事業的歷史發展》,《中國農史》1994年第1期。

4、《從美國農業的歷史發展看持續農業的興起》,《農業考古》1995年第1期。

5、《觀念的更新與農史學科的發展》,《農業考古》1995年第1期 。

6、《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業變化》,《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3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報告印資料中心《經濟史》專題全文轉載)。

7、《關於農業規模經營的問題》,《中國科技導報》1995年第4期(被收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主編的《中國科技文庫》)。

8、Review on Making of A Hinterland :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 1853-1937,《Agricultural History》 1995(69):1

9、《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動力與條件》,《中國農史》1996年第1期。

10、《從歷史傳統看中美生態農業的實踐》,《生態經濟》1996年第6期。

11、《站辦農場——農技服務產業化的新思路》,《中國科技導報》1997年。

12、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ai Lake Region of China,荷蘭《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ornment》 97。

13、《中美農業合作經濟的發展比較》,《古今農業》1997年第4期。

14、《條件與約束:資源、技術、制度與文化》,《中國農史》1998第1期 。

15、《技術變化下的資源、環境與社會》,《古今農業》1998年第4期。

16、《誘致性技術變遷——談明清以來的中國農業》,《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4期。

17、《比較觀中的中國國情分析及未來中國農業技術的發展戰略》,《農業考古》1999年第1期 。

18、American Crops in Asia Before Columbus Times Pre-Columbiana,1999 。

19、《近代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及其動因分析》,《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1期。

20、《農史研究:回顧與展望》,《中國農史》2002年第4期(《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2003.3)。

21、《美洲作物的傳播及其對中國農業發展的影響》, 《中國農史》2004年第1期。

22、《試論政治因素及政府政策對中國現代昆蟲學發展的影響》(合作), 《中國農史》2004年第2期。

23、誘致性技術與制度變遷 《中國科學技術回顧與展望》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4、《花生的傳入、傳播及其影響研究》(合作), 《中國農史》 2005年第1期。

25、《辣椒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研究》,《中國農史》 2005年第2期。

26、《中國雜交稻發展的經濟、技術與社會學分析》(合作), 《中國科技論壇》2005年第3期。

研究成果(2006年之後):

新疆坎兒井的農業文化遺產價值及其保護利用 《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12(2)(與崔峰合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江蘇傳統制茶技術考證及價值探討 《中國農史》2012年第4期(與劉馨秋合作)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困境與對策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29卷第3期(與李明合作)

江蘇禪茶文化遺產考證 《農業考古》2012年(5)229:234 (與劉馨秋合作)

氣象災害對民國上海地區植棉業影響的比較分析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2年(3) (與李義波合作)·民國時期長三角棉業組織研究 《中國農史》2012年(3)(與李義波合作)

中國古代農學思想探析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2年(11)(與黃穎合作)

東北人地關係變遷及其規律研究 《社會科學戰線》2012(11) (與李琦珂合作)

東北地區農業系統資源利用方式及其效益的歷史變遷 《東北亞論壇》2012(4)(與李琦珂合作)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什麼與如何保護 《中國農史》2012(2)(與李明合作)

梁希“大林業思想”探析 《中國農史》 2012 (1)(與胡文亮合作)

中國農業發明創造對世界的影響 《農業考古》 2012(1)26:32

《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農學卷)(萬國鼎) 科學出版社 2011年第287-296頁 (與陳少華合作)

以國治水,以水知國 ---- 評大衛·艾倫·佩茲《國家工程》 《綠葉》2011年(12)

萬國鼎與中國田制史 《中國田制史》 商務印書館 2011年 387-394

長興茶業歷史發展概述 《農業考古》 2011(5) (與劉馨秋合作)

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爭論的幾點思考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6)(與姜萍合作)

毛澤東“先合作化後機械化”思想探析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1(9)(與張月群合作)

江蘇省民俗類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現狀與保護對策研究 《中國農史》2011年(3)(與璐璐合作)

農業遺產研究現狀 《中華農業文化攬勝》 唐珂主編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2011年

《農業:文化與遺產》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11年

《江蘇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11年

《中國農業科技史》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11年

《美洲作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研究》 中國三峽出版社 2011年

江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調查與實踐探索 中國農史2011(1)(李明)

芻議農業高校推進農業文化遺產研究與傳承的對策 中國農業教育2011(1)(胡燕)

近代農民離村原因研究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11(1)(周應堂)

《科學編年史》(編委)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0年12月

《技術:歷史與遺產》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10年 (主編)

李約瑟與中國農史學家 《中國農史》2010(4)

明清時期黃淮河防管理體系研究 《中國經濟史研究》2010(3)(與盧勇合作)

張謇“導淮”:中國近代水利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0(2) 98-105頁 (與尹北直合作)

轉基因大豆技術發展動因探悉 《中國農學通報》2010(4)342-347頁。(與姜萍合作)

人文勝地,美食天堂------談“四大名吃”之首的南京夫子廟小吃 台灣《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10年 vol 16(1)

《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叢書》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10年始

《江蘇農業歷史文化研究叢書》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10-

李儀祉與江淮水利 《工程研究》2009(4)(與尹北直合作)

The Origin and Production of Rice and Their Impacts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Rice, Life & Civilization. Korea. 2009 Vol.3 ·中國的農業遺產研究:進展與變化 《中國農史》2010(1)

“無鴨不成席”----- “鴨都”何以成為南京的代名詞?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中華飲食文化研究叢書》

《民以食為天·地方飲食文化》(二)(黃克武主編)2009 45-68頁。

美洲作物的傳播及其對中國飲食原料生產的影響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中華飲食文化研究叢書》

《飲食傳播與文化交流》(蒲慕州主編)2009 125-160頁。

明清時期淮河水災預防措施探析 《中國農史》2009(3)(與盧勇合作)

《美洲陸地棉的引種、推廣及其影響研究》《中國農史》2009年2期(與羌建合作)

農民離村問題研究 《中國經濟史研究》2009(3)(與周應堂合作)

非理性群體行為中的個體理性分析《中國青年研究》2009(76-79)(與吳磊合作)

中國傳統稻魚共生系統的歷史分析 《中國農學通報》2009(5):245-249。(與夏如兵合作)

李儀祉對中國傳統堤防理論的繼承與發展 《中國農學通報》2009(5):294-299頁。(與尹北直合作)

主要項目

1、中國農業通史·近代農業卷(農業部,主持,1996-2002)

2、中國重大農業典籍的整理研究(國家科技部,主持,1999-2002)

3、中國農業遺產選集(6卷)(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主持,2000-2006)

4、中華大典·林業典森林培育與管理卷(國家林業局,副主編,2001-2003)

5、西部農業開發史(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基金,主持,2001-2003)

6、西部農業開發的歷史反思(國家社科基金,2001-2004)

7、中國農業遺產信息資料庫(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專項基金,主持,2002-2003)

8、中美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主持,2002-2004)

9、中國傳統農業科技資料庫建設(國家科技部,主持,2003—2004)

10、美洲作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主持,2003-2005)

11、 西南西北傳統農具搶救與整理研究 (南京市科技局專項,2005)

12、 西北傳統農具搶救與整理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專項,2005)

13、中國農業科技遺產數位化保護與利用研究 (科技部社會公益研究專項,主持,2006-2008)

14、中國傳統農業科技信息資料庫建設(科技部科技基礎工作專項,主持,2006-2007)

15、《清史·農業志》《清代農業經濟與科技資料長編》(麥、棉、園藝、畜牧、蠶桑、漁業等6卷)(戴逸主持國家社會科學重大工程)(2006-2007)

16、國務院重大文化工程《中華大典·農業典》(副主編,《水利分典》主編)

17、民國時期農業科技與教育投入研究 (主持) (農業部)(2005-2007)

18、美洲作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研究 (主持)(教育部)(2006-2009)

19、《中國農學會史》(主持)(農業部及中國農學會)(2008年)

20、 中國古代重大農業發明創造名錄 (中國農學會, 2009-2011)

21、江蘇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地重大招投標項目)(2010-2013)

22、中國農業文化遺產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教育部科技基礎性研究研究專項)(2010-2014)

23、中國農業系統發展史 (農業部, 2010-2012)

24、 指南針計畫·農業部分 (國家重大文化工程,2010-2015)

25、《中國古農書集成》 主持 (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重大項目,2011-2020)

26、 明清方誌物產資料庫建設 (教育部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重大項目,2012-2014)

27、清華大學·農業部農研中心重大項目《中國近現代農業與農村變遷研究》·晚清民國農業資料庫建設 (2012年)

獲獎記錄

·南京農業大學品學兼優博士研究生 (南京農業大學,1993)

·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中美生態農業實踐的歷史比較與分析,1996)

·農業部神農計畫入選人(1999年)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02年)

·中國農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農史研究:回顧與展望 《新華文摘》2003(1))

·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優秀論文獎(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06年12月)(“新農村建設:背景、成效、問題和啟示----中日韓的比較研究)

·南京農業大學迎校慶先進個人(2004/10)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004年)

·《中國農業科技史》:國家教育部推薦研究生用教材(2005)

·南京市科教興農先進個人(2005年3月)

·南京農業大學優秀教育管理工作者(2003-2005年度)

·南京農業大學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等獎(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建設)(2006)

·南京農業大學“師德先進個人”2006年9月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人(2006年)

·江蘇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入選人(2007年5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委員會委員(2007年12月)

·“花生的傳入、傳播及其影響研究” 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8年9月

·論文《制度變遷與村莊利益博弈----關中地區村莊修路的事件與過程》獲第四屆南方農村報·中國農村發展論壇“三農研究創新獎”。(2008年12月)(《南方農村報》·中國農村發展論壇組委會)

·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2009)

·再次當選南京農業大學“133重點人才工程”學術帶頭人

·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10)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2010年6月)

·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獲國家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優秀成果二等獎(2010年12月)

·中國農業科技遺產信息平台建設獲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套用成果精品獎一等獎 (江蘇省社科聯,20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