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挫折
1956年,王彩娥出生於舟塔鄉鐵渠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上中學時,年少的她便夢想當一名白衣天使,然而,因為很多原因,王彩娥考取大學的夢想化為了泡影。雖然生產隊推薦她上寧夏醫學院,但由於母親體弱多病,家境貧困,無奈中她放棄了這一機會。回到家後,王彩娥和其他人一樣,開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務農生活,但她追求美好生活,期盼有朝一日發揮聰明才智、實現人生價值的願望卻沒有改變。
學藝
1976年,命運女神向王彩娥露出了笑臉。這一年,王彩娥幸運地被招進縣農機修造廠,成了一名政工組的契約工。一段時間後,聰慧的王彩娥意識到:在政工組,雖然工作輕鬆,但學不到真本領。再三考慮下,她決定去找廠領導,要求下車間搞修理、學技術。廠領導不理解,同事不理解,家裡人不理解,可是這一切都沒有改變王彩娥的選擇。她帶著人們的不解,走進了修理車間,開始了7年的修理實踐。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儘管王彩娥以前從沒接觸過機械,但是她不放棄,她一邊加倍工作,一邊潛心鑽研,逐漸由門外漢變成了修理骨幹。經過7年的實踐,王彩娥掌握了電機、拖拉機的維護、修理等技術。
創業
1982年,王彩娥下崗了。她迷茫、彷徨過。她說,當時的她就像大海中遭遇風暴的小舟一樣,孤立無助。懷著失落的心情,她再次回到家中務農。1983年,王彩娥成了鐵渠村婦聯主任,在一次次向農民宣傳黨的政策過程中,她受到了啟發,決心利用自己以前學到的技術創業。她東借西湊了400元錢,帶著兩個孩子,來到縣城,開了一間名叫興隆的修理鋪。剛開始,客戶寥寥無幾,連日常生活也難以維持。於是,她決定以賣蔬菜維持生活,同時又積極宣傳、介紹自己修理鋪的情況。
半年過去了,王彩娥的修理鋪終於被人們了解,客戶漸漸多了,生意也有了好轉。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她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新的修理技術。因為嫻熟的技藝,許多司機師傅開始慕名而來,她店裡的生意越來越火爆。為了將自己的事業做大,王彩娥開始大膽引進修理人才,選拔優秀修理工,並通過聯合經營、承包經營等方式,使興隆汽修廠終於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人物現狀
王彩娥的修理鋪已經變成了一個占地2666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達200萬元、職工49人,能夠承擔多項技術服務的綜合修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