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之(1766~1834)

王引之(1766~1834)

"前人聚訟不解的,以合於經意者為斷。 既熟於漢學的門戶,而又不囿於漢學的藩籬。 善於以聲求義

王引之(1766~1834)

正文

王引之(1766~1834)中國清代訓詁學家,江蘇高郵人。祖王安國,吏部尚書。父王念孫,直隸永定河兵備道。王引之字伯申,乾隆六十年(1795)舉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 由翰林院編修為禮部尚書,又改為工部尚書。平生由治經學而深究訓詁之學,用訓詁以說經,又用訓詁以校正群經。其學主要出於庭訓。所著有《經義述聞》32卷,《經傳釋詞》10卷。《經義述聞》所述,包括《易》、《書》、《詩》、《周官》、《儀禮》、《大戴記》、《小戴記》、《春秋內外傳》、《公羊傳》、《穀梁傳》、《爾雅》等書,不為鑿空之談,不為墨守之見。前人聚訟不解的,以合於經意者為斷。既熟於漢學的門戶,而又不囿於漢學的藩籬。善於以聲求義,發前人所未發。字有假借,則求其本字,以正其解,所以成就最多。書末卷三十一、三十二所載“通說”53條,更是精粹所在。所著《經傳釋詞》一書專為解釋經傳中的語詞而作,自九經三傳以及周秦兩漢之書凡有虛詞的文句都一一搜討詮釋,“揆之本文而協,驗之他卷而通”,為後來研究虛詞的人開闢一條門徑,貢獻極大。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